为救被困的士兵,此人四进四出,最终力竭战死,官兵嚎哭数日不止【一点资讯】
在每个朝代更替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英雄,比如我们小时候常看的《隋唐演义》里面,就有许多英雄豪杰,不管是文武双全坚守忠义的秦叔宝,还是挥舞着两把板斧战斗力奇强的程咬金,抑或者是武功卓越的神拳太保,在这部演义里被刻画得生动有趣。他们的本事不管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能算的上是一方豪杰。
这三位的本事固然厉害,他们的事迹我们都听说过不少,我们今天要谈的是另外一位人物,这位人物的本事相比这三位也是不遑多让,要知道当年这三位可都是由这位大将给带出来的。
这位大将就是张须陀,相比于那三位辅佐大唐明君登基,这位则誓死守护的确是大隋的江山,他是一位隋将。他几乎一生都在沙场征战,有勇有谋,立下了不少军功,曾经凭借出色的战术,多次让敌方不敢对战,但是很可惜的是他最后还是被李密等人击溃,而且他可以说是隋朝最后的守护者,在他之后,隋朝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出应战的将军了。他的死亡,是隋朝最后倾覆的原因之一。
在河南灵宝曾经出土了这位大将的墓志铭,从上面的记载中,我们得以了解到这位大将更为真实的一面。
他的籍贯还有一些争议,墓志记载他是南阳人,但是在隋朝相关的史书中又写到他是弘农阌乡人,不过他的出身倒是可以确定,他家在南阳也能算的上是有名望的人家。他年轻的时候,跟随的人是史万岁,虽然年岁不大,但是立起功来却是毫不含糊,年纪轻轻便已是一方太守,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如果当时天下太平,可能他的仕途就要止步于此了。
当时杨广致力于征服高句丽,穷兵黩武,搞得很多百姓难以聊生,而且再加上连年饥荒,更加剧了百姓的困苦,所以民间就爆发了起义当时王薄等人在长白山割据,举起了反隋大旗,一些为了躲避徭役的百姓也自愿跟随着造反,这个队伍没多久就已经有了数万人之多,而且多次围剿都被击败。
当张须陀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震惊,但是身为齐郡丞的他没有多想,连忙带兵过去征讨,多年行伍经历再加上本人又有勇有谋,没多久就打得这群起义军落荒而逃。
当时天下已经太平很久了,所以很多百姓都不怎么习武,很多地方官吏每次和起义军交锋,要么投降,要么丢下城跑路,只有张须陀一路战无不胜,而且还很会笼络军心,所以当时很有一番声望。
被打败的王薄非常不甘心,就带着自己仅剩的一些人马去联合其他的起义军了,当时这些叛军组合在一起,竟然有十万之多,他们选择去攻打章丘,而张须陀出奇招,派出水兵,断了他们的的水运,同时在陆地上,仅带着两万之多的步兵骑兵去攻打这些叛军,使得叛军大败。等这些残兵败将一路逃到律梁时,又被王法尚率领的水军一通击打,他们二人也在这次战役中收获了不少金银财宝,而且还获得了皇帝的一番褒奖。
虽然一个王薄被击倒了,但是因为徭役太重,百姓民不聊生,起义军就像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王薄的出现,似乎召唤起了一大片有叛乱之心的人,在当时,起义军三天两头就冒出来,而张须陀带着他的手下,每天各处跑,专门收割这些起义军。为了保护隋朝的江山,他们几乎每天要么就是在去往征讨的路上,要么就是正在征讨起义军,连个安生觉都没有。
在当时,比较大的起义有齐郡的十万人,小一点也动辄三万,张须陀本人有很是忠义,一听到哪里有反叛军,就立刻带兵前往,当时的起义军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接二连三。这样的征讨使得张须陀在仕途上获得了成功,他当时还被封为讨捕大使,专门负责南道十二郡的征讨。
虽然这样给了他仕途上面的机遇,但是最终也断送了他的性命。这么多次战争,百战百胜可以看到他的厉害之处,但是人又不是铁打的,这样四处征战,不论是对身体还是对精神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和他收下的士兵常年奔波,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整顿,再加上很多士兵都怀念自己的家乡还有亲人,所以使得士气也在不断的磨损,军队的状态日见变差。
使得这段征讨生涯彻底划上句号的就是瓦岗寨。这次成为张须陀战场生涯的最后一战,虽然在前期,他们多次打败了对方的队伍,甚至当时敌军很多人都对他十分畏惧,不敢应战,但是他们这边不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处在一个疲惫不堪的状态,似乎再给一颗稻草,就能彻底压弯他们。
当时为了速战速决,再加上之前的多次胜利,使得张须陀不可避免的轻敌了。当时敌军那边私下秘密换了指挥,新的指挥李密看破了他们的疲惫,就想了一个战术,他把部队精锐分成两波,一波和张须陀应战,一波则在预定的地方埋伏。这边张须陀力不从心,不断退让,等把他们逼到伏兵所在的地方,之前埋伏的精兵开始一通围剿。
张须陀为了救出被围困的士兵,四进四出,最终力竭死在沙场上。所有的官兵日夜哀嚎痛哭不止。壮哉英雄,他用最后的生命为隋朝画上一个悲壮的句号。
不久,隋朝无力对抗四面八方的起义军,又没有张须陀这样的将领为之拼命,慢慢走向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