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研故事:只要心甘情愿,就会变得简单

文丨曾福源

考研人数逐年增加,2019年报考人数已突破290万。作为一名刚完成考研任务的大四学生,我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考研心路历程。

Part 1 考研缘由

早在大一大二,偶尔跟朋友闲聊时就曾谈到自己要考研、深造等话题,但其实那时候的自己对考研了解甚少,道不出考研的理由。总之,那时候想考研,带有很大的从众心理。

真正下定决心,是在大三第二学期的课程实习期间。正如当年的班助师兄一样,在生产实践中渐渐感到自己大学三年里掌握的知识还不能满足工作上的一些需求,个人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起心中的理想。于是,我想利用考研,这个继高考之后的又一重大转折点,为自己再拼一把。

Part 2 徘徊

“考哪里?”

这是决定考研后浮现在脑海的第一个问题。研究生入学考试与高考的一大区别是前者需要先填报志愿再参加考试,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不同,对应的复习方向和侧重点也会不同。

在当时,我既向往985、211等双一流名校,追寻更大的舞台,又害怕自己能力不足,过于冒险。

如果说“考研”如“栽树”,而自己是一颗小树苗的话,那么在广阔的土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才会生长得最好。综合各方面因素,权衡之下,最终决定考本校。

Part 3 自信

“考本校很容易的!”这句在师兄师姐口中广泛流传的话,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的自信感。 实习结束是在六月份,回校后一边忙着上课,一边兼顾着复习。好不容易等到学期末考完试,可以全心全意复习的时候,已是七月的中旬。

尽管起步比一些同学晚了几个月,但也不会因此产生太多的压力。从当前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期望的考研分数出发,制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计划,并付诸行动,终能成功。

Part 4 压抑

考研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有些人跑着跑着就停下了脚步,看不到希望,开始另寻他路,而有些人则能一心向前,坚持到最后。连续几个月的复习,偶尔也会因为复习进度跟不上、效率达不到,或者是其它鸡毛蒜皮之事而感到压抑和烦躁。

合理地将这些负面情绪发泄出去,及时调整好心态,才能早点把自己带回备考之路。

Part 5 慌张

十二月份,距离考试还剩二十多天。将做过的题目翻出来重新再做,感到疑惑时立刻在书本中寻找相关的知识点。通过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构架,以利于理清关系、整体把握。越往后越是感到不安,书本刚合上,又得重新翻开,瞅上一眼。

考前一晚,也许是觉得已经尽力了,考到多少是多少,所以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紧张和害怕。我一如既往地做题、背资料,只为平静度过这短暂却也漫长的黑夜。

专业科目考试,试卷和答题卡都在密闭的信封里,需自行拆开,考试结束后再将它们装回去封起来。担心弄坏了信封,便小心翼翼地割开封条,当发现别人开始作答而自己还未拆开到一半的时候,整个人瞬间只剩下紧张和无奈,十多分钟过去,内心才得以平复。

Part 6 空虚

初试结束,自己就像是一只刚从笼里逃出的小鸟,终于获得了自由,又像是一只掉了队的羔羊,迷失了目标和方向。在交卷的那一刻,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交给阅卷老师便是。

等待成绩公布的一个多月里,陆陆续续是亲朋好友询问考得怎么样、什么时候出成绩之类的问题。即使心里没底,也还是会微笑着答道:“应该没问题!”

Part 7 欣喜

“所有的努力总算没白费!”这是查完成绩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分数比预计的高出好多,尤其是英语和化学,这无疑是自备考以来感到最欣慰的事。得知成绩后向家里汇报情况,电话那头,父亲激动得像个小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初试没考砸,在准备复试的那段时间里就会感到轻松一些。除了一门专业课需要笔试外,更多的是考验个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灵活应用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运筹帷幄,取决于平时的积累和锻炼。

每一个考研人,都有一段独行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日子。

想清楚了,就走下去,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只要心甘情愿,就会变得简单。

最后,愿每一颗“小树苗”都能找到合适的土地,吸收阳光和雨露,茁壮成长!

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

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

部长,我想退出学生组织了

中年人的学习困境:这4关你必须要闯过去

我为什么要考研?

景夜思(ID:zjyesi)

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