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能成功吗?用技术发展规律推理一下
好久没聊科技话题,陶叔都快忘了自己是个工科生了,这篇文章就谈谈最近大火的元宇宙。
本文分成以下三个部分:
一、元宇宙是个啥?
二、为什么元宇宙会火起来?
三、从技术发展规律推理,元宇宙能成功吗?
一、元宇宙是个啥?
1992年,已经写了八年小说的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推出了一本赛博朋克风格的小说——《雪崩》(Snow Crash),终于大火成名。
赛博朋克并非斯蒂芬森首创,但是因为他的这本小说里有一个非常独到精妙的设定,使得他一举而成赛伯朋克派宗师。这个设定就是“Metaverse”,该词是斯蒂芬森自创,用来称呼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数字空间,在这里来自世界任何地方的人们可通过各自的虚拟“化身”相互交往,参加喜欢的活动,还可获得并支配由此产生的收入。在这部小说2009年出的中文版中,Metaverse被翻译成“超元域”,而近几年,则被翻译成“元宇宙”。
看到对小说中Metaverse的介绍,你会联想到什么?电影《黑客帝国》《头号玩家》,还有正在上映的《失控玩家》,确实它们之间都有渊源,都是讲的真人的虚拟形象在一个高度自由的数字空间里发生的故事。
电影《黑客帝国》(左)、《头号玩家》(中)、《失控玩家》(右)
其实,Metaverse——或者用现在通用的翻译——元宇宙,你在理解时往这三部科幻电影靠拢,也就容易理解多了。
当然,科幻毕竟是科幻,元宇宙还远没有达到那种程度,现实中要实现的又是什么样子呢?
现今元宇宙的主要推动者还没有对其统一定义,但有些典型说法可以作为参考。
按照“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公司的说法,元宇宙产品应该具备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
这八个要素看着玄乎,但只要把它们简单地分分类,就很快明白了。
· 沉浸感、低延迟、随地,都是对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沉浸感,现在能用到的硬件设备首选就是VR、AR,还有就是刚刚冒头的脑机接口。这些是元宇宙最让人有直观感受的部分,像《头号玩家》、《失控玩家》都是用的VR,而《黑客帝国》则是脑机接口。低延迟,一方面是网络通信的延迟小,经过5G这两年的大力宣传,这个概念大家都好理解;另一方面则是体感设备本身的延迟小,自己和对方的动作能够迅速传递。随地,既是对网络连接便捷的要求,也是对体验设备小型、轻便的要求。
· 身份、朋友、多元化,这些是对软件基础设施的要求。身份、朋友很快就能联想到社交软件,这些大家都不陌生。多元化现在已经在众多沙盒游戏中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玩家可以改变、影响或创造游戏中的世界。有了这样的开放能力,可玩的新内容就会被不断地创造出来,最终实现多元化。
· 经济系统、文明,这是指虚拟世界的社会属性。你在元宇宙中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和活动获得经济收入,并用收入进行消费。当加入元宇宙的人达到一定量级后,再利用其开放、多元的基础设施,可以预期不同的参与者会分别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文明。
这三大类的八个要素需要多种技术来支撑与实现,这些技术被归纳为BIGANT(大蚂蚁),分别是Blockchain(区块链)、Interactivity(交互)、Game(游戏)、AI(人工智能)、Network(网络)、IoT(物联网)。可以看到基本把现在最火的技术名词一网打尽了。从这里我们就明白,元宇宙是用现在流行的技术拼出来的一个很大的局,指明了这些技术整合到一起以后可以共同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新型产品。以前的技术产品也就是叫个软件、系统、工具、框架、游戏什么的,而这次的野心显然要大得多,世界都不行,得叫宇宙了。
二、为什么元宇宙会火起来?
通过前面的讲述,大家可以知道,元宇宙本来是小说家开的一个脑洞,但是很多影视题材对它进行了可视化的创作,逐渐成为大家熟悉的一种虚拟世界。而现在就有人站出来说,元宇宙大家这么喜欢,我们就来实现它吧!
既然要实现,用什么来实现?
元宇宙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电影里描绘的那种能让人完全沉浸其中与现实世界区隔开的体验。进入元宇宙就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环境。
要营造出这样极致的体验,脑机接口可能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现在还太过遥远。因此,普遍把技术突破的重点放在VR上。
VR(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其实出现得很早,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就在美国问世,此后一直不断升级。但就是到了斯蒂芬森写《雪崩》的90年代,眼镜设备显示效果仍然很差,而且非常笨重。陶叔曾经在那个年代看到过央视《正大综艺》的一期节目,内容是国外一场用VR技术举办的婚礼,新人头戴着大大的眼罩头盔,后面连着很多线,而播放的动画内容只有黑白两色,人物形象也是简单的线描,十分的简陋。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VR一直发展缓慢。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这一年,Oculus Rift问世。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化VR设备,在显示质量、轻便性、成本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因此面世之后马上就获得了非常多的关注。
虽然关注很多,依然不过是发烧友小圈子的玩具,但出乎意料的是,2014年Facebook突然以总计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 Rift的开发公司Oculus VR。Facebook啊,神一样的公司,它的这一举动让苦熬多年的行业人士泪流满面,并迅速把VR这口冷灶瞬间烧得热火朝天。而且这股资本热潮很快从硅谷传导到国内,2015年,国内VR的投资规模从2.7亿上升至24亿,一年之内就翻了8倍。许多科技公司纷纷下场研发VR,收购相关技术与团队。有些上市公司成功地将自己包装成VR概念,引发股票市场的强烈追捧。著名的“妖股”暴风集团,就是在那段时间亮瞎了许多股评家的眼,创造了40个交易日37个涨停板的奇迹,最高市值超过400亿元。
时代杂志2015年8月以Oculus VR创始人帕尔默·拉奇(Palmer Luckey)为封面人物
但是这股热潮来得快,退得也快。据统计,2016年之后VR融资项目数量、金额都逐年下滑,2017年为77起,金额为17亿元;2018年为48起,略超17亿元;2019年38起,15亿元;2020年18起,金额11亿元。这些数字表明一方面经过市场淘汰,资源在向头部公司集中,另一方面也说明,VR题材不再是市场追捧的热点。曾经的妖股暴风集团更是于2020年退市。
为什么VR热不能持续?原因在于该设备的两大硬伤。
第一个硬伤是VR设备的眩晕感始终难以完全解决。VR设备的眩晕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生理系统在发现看到的运动画面与耳朵前庭反馈的运动信息不一致时,会默认为是中毒,自动产生眩晕并反胃,试图将毒物吐出;另一方面,来自VR设备本身的画面延迟、景深假象等使眼睛不断改变焦距,由视觉疲劳而产生眩晕。
另一个硬伤则是VR设备的销量始终上不去。因为眩晕感,只有少数不敏感的人群才能长时间使用VR设备,这与还要靠防“沉迷”系统才让玩家放手的各种游戏相比简直天上地下,也就离当初向资本吹嘘的亿级规模成为下一个硬件入口的美好前景相距甚远。实际上VR设备的销量长期只有百万台量级,甚至不如家庭游戏机的千万量级。吹牛圆不上,资本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耐心了。
VR短期内解决不了沉浸式硬件入口的需求,是不是可以用别的办法呢?这个主意早就有聪明人想过了,聪明人叫罗尼·阿博维茨(Rony Abovitz)。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叫“光场”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理解为下一代的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通过密集排布的光纤阵列来模拟自然光线,而且通过光纤发出的光线可以改变角度,从而产生光线来自远处的错觉,以此欺骗眼睛获得更好的体验。前些年,在网上疯传一段视频,是在一个学校的体育馆凭空跃起一头鲸鱼。这段引起极大轰动的视频,就是由阿博维茨创办的公司Magic leap(魔力之跃)放出的。
凭借这个美好的故事,Magic Leap拿到令人咂舌的投资:
2014年2月,A轮融资,5000万美元,具体投资方不详;
2014年10月,B轮融资,5亿4200万美元,Google领投,数家知名VC跟投;
2016年2月,C轮融资,7亿9300万美元,阿里巴巴领投,Google、摩根士丹利、华纳兄弟、JP摩根、高通等跟投;
2017年10月,D轮融资,5亿200万美元,淡马锡领投,Google、阿里巴巴、摩根大通等跟投。
四次融资总额达到了18亿8700万美元现金,Magic Leap创造了又一个资本神话。到了2018年,Magic Leap推出了首款产品Magic Leap One,售价2295美元,咬咬牙也不是不能接受。
登上福布斯封面的阿博维茨和他推出的Magic Leap One
效果怎么样呢?此前大受震撼的Oculus VR创始人帕尔默·拉奇应邀参加了发布会并体验了产品,回去就玩了个谐音梗“Magic Leap is a Tragic Heap”(魔力之跃成了无力之岳)。据说是能够同时看到几个位于不同深度的数字图像,但是像大鲸鱼那样的震撼效果显然是不存在的。什么?你信了Demo?好吧。
资本能把人捧上天,也能很快打落尘埃。Magic Leap的估值从2019年的64亿美元骤降至2020年9月的4.5亿美元,跌幅达93%。2020年5月Magic Leap宣布裁员1000人,一周之后,阿博维茨辞去CEO职务。神话成了笑话。
VR还没有走通,AR也不像很快就能行的样子。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但是,别忘了VR的这阵风是由Facebook吹起来的呀,Facebook是什么样的公司?小扎是什么样的人?必须得整点新活。
于是,今年7月29日,扎克伯格在公司财报会议中宣布,Facebook将在五年内转型成为“元宇宙公司”,并将从各部门抽调得力干将真抓实干。这一表态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DJ换了段旋律,立马就让本来有些冷场的气氛躁起来了!许多国内外大佬纷纷跟随加码,又一阵资本飓风俨然就要成型。
先抛开这些热闹不看,回到扎克伯格做这一番动作的现场,看看Facebook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你就会有些嘀咕。这份财报显示,最大的收入来源依旧是雷打不动的广告。而在员工数量及开支部分,2021年初,员工总数约5.9万人,其中近1万人在VR/AR业务部工作,占17%。负责VR业务的Reality Labs的开支居高不下。而涉及VR等硬件的收入,却只占Facebook总营收的1.7%。
Facebook于2020年10月发布了最新款的Oculus Quest 2,预计首年销量将超过800万台。为了实现目标,销售策略采用的是亏本低价的方式。对此,扎克伯格的解释是:“当下更重要的还是扩大VR用户规模”。要知道收购Oculus VR已经7年了,还在拖总体营收的后腿,虽然Facebook家大业大烧得起,但压力还是有的。
回顾从Facebook决心拿下Oculus VR直到现在的整个历程,大家其实可以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砸下血本急赤白脸来争夺的,许多是互联网企业,从开始的Facebook、谷歌、阿里巴巴,到元宇宙概念之后的腾讯、字节等。他们曾经错过了手机这个硬件入口,想提前布局VR/AR这个可能的下一个硬件风口,这个动机其实并不难猜。而那些手机赛场的优胜者们,反倒老神在在,并不是太焦虑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局面。
而VR热潮的始作俑者Facebook骑虎难下,再抛出一个“元宇宙”的概念,效仿诸葛武侯摆个七星阵给自家VR业务续命,这种动机实在是难以排除啊。
而在元宇宙所包含的技术中,还有一种也会有同样的冲动,那就是区块链。大家知道,区块链技术从诞生以来最痛快的变现场景,一直是发虚拟币割韭菜。当然技术本身是无辜的,有问题的是那些利用技术搞事的人。但是随着现在各国政策的收紧,传统路子已经越来越搞不下去了,许多区块链企业都想找到正经的落地场景赚到合法的钱。说实话,这个钱不好赚,很容易碰到天花板——技术提供方的公信力。想要从良的区块链企业最好的归宿可能就是被国企收编,最终成为国家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一份子。随着中国的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越来越近,这种产业前景也会越来越明朗。但这不是区块链企业想要的出路,而元宇宙给了他们又一个希望。元宇宙中的经济系统,必然要用到区块链技术。如果元宇宙能成,区块链企业也就能重新支棱起来了。
元宇宙这个概念确实很好,它利用了多年影视剧在人们头脑中营造出来的“共识”,使人们产生将幻想变成现实的强烈愿望,自然一经推出就火爆全球。而在这个概念的包装下,目前有些后劲不足的VR/AR、区块链技术如果能够借到东风再次一飞冲天,当然是相关业界的梦寐以求。有梦总是好的,我们先不管这藏在背后的精心计算,做回理中客,冷静地给元宇宙算上一卦,它能成吗?
三、从技术发展规律推理,元宇宙能成功吗?
陶叔没学过周易,也没有特异功能,自然不能靠掐指一算,只能从技术发展的历史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再拿这些规律去衡量元宇宙,看看它的成长前景究竟是什么样子。
历览前潮兴亡事,陶叔还是经历过几次技术浪潮洗刷的,因此总结了以下几条规律:
第一、在硬件入口的争夺中,规模是成败的决定因素。
按照前面的分析,陶叔高度怀疑“元宇宙”是互联网大公司用来为VR续命的概念,目的是满足其抢夺下一个硬件风口的雄心。
而从历史来看,现有的硬件入口包括手机、PC、平板电脑、游戏机,这些都是规模大战的成功者。而那些硬件战场的过客则有平板笔记本(Tablet PC)、上网机顶盒(微软“维纳斯”计划)、掌上电脑等。在战场上被打败的产品,它们的出现本身并不一定是个错误。最典型的是平板笔记本,这款由微软联合硬件厂商在2002年隆重推出的产品,具备了当今平板电脑所有的特征,包括触摸屏、触控笔、无线上网等。刚推出时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但是价格死贵,规模没做起来,好产品就搞成了死产品。后来还是苹果在智能手机成功之后,乔帮主施展“夺舍”神功,在手机的躯体上安上大屏幕,招魂复活了平板电脑。
平板笔记本
硬件产品只有规模起来了,产品才能成为平台,平台才能形成生态,硬件与软件能够共生共荣,大家都能赚到钱良性发展。这个道理其实现在的VR硬件厂商都明白,Facebook亏着本都要卖硬件,目的也就是要做大规模。
但是,VR具备成为下一个硬件风口的潜质吗?
老实说很难。在硬件这棵大树上已经挂满了猴子,其中最大最上面的几只是手机、PC和游戏主机,它们牢牢控制着消费者,出货量分别是十亿级、亿级与千万级,而VR这只小猴子只有百万级。VR要克服技术上的硬伤,往树的顶端一步步爬,超越一个又一个的红屁股,这个过程不知道还要花多长时间。就算突然之间技术就突破了,在树顶等着的那只猴子可不好惹,因为它爬到顶的过程中把别的猴子吃掉不少。
这其实已经是长期以来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和陶叔同龄的中年人都曾经熟悉一句广告语:“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现在证明这句话错了,呼机彻底不见了,作为一种掌上电脑的商务通其功能则完全被合并进手机之中。手机这个大胃王后来又张开大嘴吃下更多硬件:游戏掌机不见了,被手机游戏取代;长得像呼机的计步器也消失了,计步功能成了手机的标配;GPS导航仪也整合进了手机……而另外有些硬件虽然没有被手机吞并,却选择了臣服:通过物联网的连接成为了手机的各种外设。手表、手环已经归顺很久;智能家电陆续被手机收编;通过投屏功能让电视成了手机的大屏幕外设,而这又对游戏机产生了威胁,毕竟游戏机的优势就是连接电视,视觉效果更好。当手机运算能力进一步提升,不仅游戏机地位不保,PC能不能存在也是个问题。如果能做到上班时把手机连接上显示器开始办公,下班时直接带走,这样才是移动办公的完全体啊。如果这一趋势也延伸到VR身上,VR最后成了手机的一种沉浸式外设,它又怎么作为独立的硬件入口而形成自己的生态呢?VR辛苦卖力往上爬,最后成了给猴子大王送到嘴边的肥肉,岂不冤哉?
第二、砸钱可以填平技术发展中的一些坑,实现以投入换时间,但有些鸿沟却填不平。
资本对技术发展的确是能起到明显的加速作用,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比如互联网、搜索引擎、智能手机、新能源车等。在这些技术尚未成熟,还不具备造血能力之时,资本及时出现,提供充足的现金支持研发,不断烧钱搞营销做大规模,把技术发展这条坑坑洼洼的路生生用钱填平,让技术不仅能够走得顺利,还能跑能跳,这才成就了当今这个丰富的技术产品世界。
但是资本并不是万能的。实际上,资本支持技术的发展只是起到加速器的作用,把能够看到头的技术路线让它快点走完。而有的技术产品的发展前景并不清晰,需要的并不是加速向前,而是要向上蹿升,解决关键技术难点实现突破性的技术升级。而技术突破的时间很难预测,资本一个猛子扎进来并不知道自己掉进的是多深的坑。近些年,被资本爆炒最后却大热倒灶的案例,基本都是遇到了攻克不了的技术难关。如被称为“女版乔布斯”的伊丽莎白·霍尔姆斯,她搞的“一滴血体检”项目,拿到9亿美元投资,无数美国政商名人站台(包括基辛格老爷子),最后成了一场骗局。又像前面提到的Magic Leap,技术难关并没有在资本的加持下快速冲破,现在只能打回原形,边找营利模式边继续研发。而VR面临的技术难关,谁能给出突破的准确时间点呢?
也上过《福布斯》封面的霍尔姆斯(为什么要说“也”?)
第三、权威号召力可以发挥马太效应,但他们终究是人不是神。
在技术发展过程中,领军人物领军企业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们的高瞻远瞩确实让技术发展冲破现实的迷雾,走上了成功的坦途。当他们出面推动新的技术方向时,往往能迅速吸引大量资源的汇集。一呼百应的根源在于,人们喜欢神,愿意跟随神。
但现实的残酷之处是:并不存在全知全能的神!谁都会反复提自己的成功,谁又愿意叨叨自己失败狗啃泥的糗事呢?科技大佬、头部公司或是看走眼,或是出于某些目的,都有可能把人们引向错误的方向,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在观察技术发展时,这是一条重要原则。对不断翻新的概念、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
说了这么多,陶叔还是总结一下吧。
1. 元宇宙作为一种技术前景的描绘,它在现有技术共同作用可以实现的范围之内,本身并没有对错问题。
2. 元宇宙实现的关键是硬件基础设施之一的沉浸式设备,这种设备还需要攻克重大技术难关,时间并不能预测,也有极大可能彻底改变技术实现路线。
3. 元宇宙被用来包装热度降低的两种技术:VR/AR与区块链。短期内可以重新炒热这些技术,但是受技术发展规律约束,当技术难关长期无法攻克时,热度能持续多久不好说。
4. 元宇宙描绘的前景很美好,陶叔也很喜欢想要,但远不是很快就能实现的,还需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