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玉屑解读八病,与文镜秘府略有不同,律诗需要避免八病吗?
前言
沈约等永明体诗人,研究四声八病,为唐朝律诗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关于四声平上去入,都没有什么争议。但是关于八病,却有些不同说法。
古人文献中,比较全面解释八病的有唐朝东瀛诗僧空海的《文镜秘府论》,今读《诗人玉屑》也对八病作了简述,与《文镜秘府论》略有不同。
八病中,有的对于格律诗的影响很大,有的并没有什么影响。
一、平头
《诗人玉屑》关于平头:
一曰平头 第一、第二字不得与第六、第七字同声。如“今日良宴会,欢乐莫具陈。”“今”、“欢”皆平声。
《文镜秘府论》中解释:
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
两种说法类似,但是空海说得更详细。
其实在今天的律诗中,第一个同声其实并不是毛病,但第二个字是不能同声的。例如: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杜甫《巳上人茅斋》
第一字都是上声,巳、可。第二字一个平声,一个上:公、以。
唐律中,同声并没有永明体所说那么严格分为四声,而是分为平仄。也就是说,第二个字是不可以同平,或者同仄的。
这个平头的规则,对于规范了唐律中的“对”。
二、上尾
《诗人玉屑》关于上尾:
二曰上尾 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柳”皆上声。
这个解释与《文镜秘府论》相同。但是《文镜秘府论》加了一个解释:
唯连韵者,非病也。
律诗多数句都是押平声韵,单数句仄声不押韵。但是律诗有第一句押韵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连续押韵,就不算上尾了。例如: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重题郑氏东亭》杜甫
可见,律诗也是遵守上尾的规则的。
三、蜂腰
《诗人玉屑》解释蜂腰:
三曰蜂腰 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如“闻君爱我甘,窃欲自修饰。”“君”、“甘”皆平声,“欲”、“饰”皆入声。
《文镜秘府论》中多举了几个例子: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诗曰:“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瞳陇引夕照,晻暧映容质。”又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又曰:“徐步金门出,言寻上苑春。”
用这个标准来看,杜甫的“华亭入翠微”也是蜂腰,可知蜂腰对于律诗来说,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平平仄仄平,这个律句,永远是蜂腰,当然不是诗病。
多说一下,律诗有蜂腰体(颔联失对),与八病中的“蜂腰”不是一回事:
颔联亦无对偶,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上二句,及颈联,方对偶分明。谓之蜂腰格,言若已断而复续也。“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贾岛下第诗《诗人玉屑》
四、鹤膝
《诗人玉屑》解释鹤膝:
四曰鹤膝 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如“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来”、“思”皆平声。
《诗人玉屑》说“上尾、鹤膝最忌”,上尾要避免,是可以理解的,上面解释过。但是鹤膝在律诗中,是不必完全避免的。
所谓第五字,和第十五字,就是律诗中的白脚。例如杜牧之《开元寺水阁》犯鹤膝: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间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三个白脚都是上声:里、雨、蠡,白脚尽量避免同声,最好上、去、入有变化。律诗中只要白脚不全部同声,不算诗病。即使算,也不是大毛病。
五、大韵
《诗人玉屑》解释大韵:
五曰大韵 如“声”、“鸣”为韵,上九字不得用“惊”、“倾”、“平”、“荣”字。
这个好理解。《文镜秘府论》中举了一个例子:
紫翮拂花树,黄鹂闲绿枝。
枝,是韵脚,前九个字避免与枝同韵。鹂,与枝同韵,所以犯了大韵之病。
可以看出,这在朗诵时同韵有点拗口,但是不算诗病。但是诗人作诗要注意这个细节。为什么有人的诗朗朗上口,有人的诗读起来不好听呢?就是注意这些用字在声律上的细节。
六、小韵
《诗人玉屑》解释小韵:
六曰小韵 除本一字外,九字中不得有两字同韵。如“遥”、“条”不同。
也好理解。《文镜秘府论》中解释得很详细:
陆士衡《拟古歌》云:'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即'阳’、'霜’是也。若故为叠韵,两字一处,于理得通,如'飘摇’、'窈窕’、'徘徊’、'周流’之等,不是病限。若相隔越,即不得耳。
七、旁纽
《诗人玉屑》解释旁纽和正纽:
七曰旁纽,八曰正纽 十字内两字叠韵为正纽,若不共一纽而有双声,为旁纽。如“流”、“久”为正纽,“流”、“柳”为旁纽。
看不懂的,直接看《文镜秘府论》中的例子,更为清晰:
傍纽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有“月”字,更不得安“鱼”、“元”、“阮”、“愿”等之字,此即双声,双声即犯傍纽。
古人用反切法,现代人用拼音更好理解,五个字中,如果有用同声母的字,就是犯傍纽。例如:
鱼yu游见风月yue,兽shou走畏伤shang蹄。
“鱼”、“月”是双声(y),“兽”、“伤”双声(sh),这种“隔字双声”,就是犯了傍纽。
八、正纽
《文镜秘府论》中解释正纽:
元氏曰:“正纽者,一韵之内,有一字四声分为两处是也。如梁简文帝诗云:'轻霞落暮锦,流火散秋金。’('金’、'锦’、'禁’、'急’是一字之四声,今分为两处,是犯正纽也。”)
所谓正纽,就是十个字内,有声调不同的同音字。例如锦、金。
结束语
关于八病,《诗人玉屑》说“上尾、鹤膝最忌”,但是在格律诗中,要注意的是平头和上尾。鹤膝要注意避免。其他的问题,即使是唐朝的诗人,都不认为是大毛病。
前面四病,与四声的声调有关:平上去入。
后面四病,与声母和韵母相关。
明白八病是什么回事,注意声调音韵上的变化,在炼字炼句时,还是有一些指导意义的。
@老街味道
相逢只道好江山,老街原创诗词,临江仙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