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怎么辱骂,都能胜似闲庭信步:做到很简单,只需一颗心理脑

很少有人在遭受了“攻击”之后还能淡定平和,但是这正是我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我在5个月前曾经写过一篇"爆款文章",题目叫"我不能被人说,一说就急,想马上怼回去":这背后是什么心理?作为一篇专业性强、文章篇幅也长(近6000字)的长文,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我所有10w的文章里,这一篇是收藏率最高的,评论区好评如潮,而且直到现在,我还不断能收到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和点赞。

我想这大概说明一个现象:这是一个很多人有共鸣和感触的话题,可能有相当多的人都受此困扰。

前两天,我收到了来自头条后台的一条私信,内容是关于我之前文章里提及的那篇问答的(详情可见文章),不过不同于在评论区的谩骂,这个人直接在后台私信了我,并且气愤的发了几条谩骂之词。

当时我正在和一个朋友在一起,看完之后我给他念了念,然后笑着拉黑了对方。我的朋友问我:他这样骂你,你不生气吗?又或者是因为你在头条写了这么久文章,什么人都有,这样的"喷子"见的多,所以无感了?

我反问他:如果是你,你会生气吗?他想了想说:可能最开始会生气吧,后面见的多了也就不气了。

我又问:那你不生气是因为看开了,甚至理解了他们,还是因为别的?

他想了想回答:人太多了....怼不过来。

我笑了:这么说,你好像很无奈啊。

他也笑了:不无奈还能咋样?难道挨个骂回去啊?

今天这篇文章,受到这个事件的启发,我想谈一下"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怎样淡定的看待别人的恶意?"这个话题。

不过要首先说明一下,我并不是标榜我自己多么淡定,也不是认为我比大多数人做的好,事实上,我在生活中也做不到对批评和否定完全的心如止水,只不过相比大多数人而言,我还有一个"心理学"的武器,随着个人成长的深入,我的"心理脑"发育的越来越完整,看问题的角度切换的越来越自如,仅此而已。

本文将从"攻击者"和"被攻击者"两个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1. 攻击者的角度

可以想象一下,什么人会激发我们的攻击欲呢?在网络上,活跃的"喷子"是什么人呢?他们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呢?

① 动机与需要

任何人的行为都有意义,也可以说,任何行为,都反应了一个人背后的动机和需要。以我这件事举例,可以设想一下,这个人的动机和需要是什么呢?

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激发逆反,情绪宣泄。

在网上,活跃着很多"喷子",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情绪易激动,语言较偏激,行为爱抬杠,很难接受不同意见。

网络世界和真实世界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安全性,躲在屏幕后面的人,因为匿名,缺少了社会和自我的监管,所以显得更加胆大,从某种角度说,更有条件释放攻击性。

在现实中压抑过多的人,比如"老好人",或者超我强大的"道德楷模",有可能在网上会换一副面孔,网络成为一个载体,承载着他们日常生活中压抑的、无法言说的情绪。除此之外,有一些逆反型人格的人,就更表里不一,他们就是传说中在马路上被人看一眼就恨不得拔刀的人,逆反型人格的人,背后也有大量的情绪和创伤,他们在生活中爱抬杠,易激惹,在网络上也容易"本色出演"。

不管是哪一种,他们采取在网上攻击谩骂的行为背后,都有共同的需要:即满足自己宣泄情绪的需要。

第二,挑战权威,获取存在感。

这一点和上一点相关联,一般"喷子"都有比较明显的逆反型人格,他们除了和一般的人争论之外,也会对所谓的"权威"更有反感。

私信我的那位读者,他写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以为你加了一个黄v就很了不起了?",这是典型的对权威的批判。在ta的世界里,加了黄v的人,更容易成为攻击的假想敌,因为攻击了权威,也就同时意味着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需要。

第三,发生链接。

相比前两点,这一点稍微难理解一点,很多人嘴上是谩骂和攻击,但也许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都很难觉察他们的真实需求:是和这个人发生链接。

有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比如青春期的男生,他们有时候会故意对女同学找茬,比如揪一下女同学的头发等,来表达他们对女同学的喜爱。这是一种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谩骂你的人,都是因为喜欢你。而是因为在这些人的内心当中,"你"的某些特质触碰了ta,也许是创伤,也许是渴望,也许是别的,总之,ta一定是对你特别"有感",才会专门找上门来和你单挑。

在生活中,很多人的关系处于"纠缠"状态,表面上看恨的咬牙切齿,但本质上是一种无休止的纠缠,而纠缠本身,也是一种关系链接的形式。

② "喷子"的语言系统

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有较好的共情能力。我曾经看到一个人描述她对共情的理解,她说:我一直不太懂共情的意思,直到有一个人跟我说了另一个词:"慈悲"。

实际上,咨询师是怎么治疗来访者的?其原理就是咨询过程的移情与反移情。简单说,就是咨询师需要为来访者构建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来访者会产生心理上的"退行",ta会把自己早年和父母的关系投射到和咨询师的关系上来。而咨询师为来访者创造一个新的环境,也就是给到来访者新的经验,于是他的创伤就被打开了。

举个例子,一个早年经常遭到父母辱骂的人,他长大之后非常逆反,在咨询的时候,他会不由自主的做出很多挑衅咨询师的行为,这其实就是他的移情。这时候咨询师没有像他的父母一样对他的挑衅做出惩罚和谩骂,反而理解他这样做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咨询师的做法给了来访者新的经验,于是就有了被疗愈的可能。

说这些的目的,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一个拥有"心理脑"的人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不会单纯的只看表面,也就是说:我们不会只看这个人的行为,他谩骂侮辱他人的语言,而是看他这些行为背后的内容。

有一个比喻,婴儿在不会说话的时候,用哇哇大哭来告诉妈妈自己饿了,而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如果饿了,会明确的告诉对方:我饿了。但是一个心理发育不好的人,或者说人格有创伤,心智化完成的不够的人,他会怎么做呢?简单说,他就会用把你也弄的很不舒服的方式来告诉你"我饿了",他的潜意识语言是:"你体会到了我饥饿的感觉,也就知道了我的需要,就会给我吃饭了"。拥有心理脑的人,能够读懂这门语言,知道他让你很难受的意思,其实是告诉你"他饿了"。于是,咨询师就会对他的行为充满慈悲的共情。

从这个角度上说,"喷子"的语言有其自身的语言系统,实际上,ta只是在用ta的方式告诉你ta的需要。仅此而已。

他骂的越凶,表现的越激烈,我们就越知道他早年的创伤,究竟有多严重。

2. 被攻击者的角度

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淡定的面对攻击",其实答案已经在刚才对"攻击者"描绘的画像中了。

很多人说,提升自我修养,就能笑对风云。但是自我修养从何而来?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来自于认知的迭代和升级。就像刚才讲到的"喷子的语言系统"一样,如果你看不懂,听不懂,就会很容易生气——别人打上门来,岂有不还手的道理?

所以,这篇文章,我将着重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

① 接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心理学有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这句话如果按照普通大众的说法,则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是什么?江湖就是利益、交易、是非、纷争以及爱恨情仇.....从这个角度说,网络和生活没有本质区别,他们都由人组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和是非的标准,自然也就有爱恨情仇和产生各种纷争的基础。

关于这一点,看懂不够,更要看透。怎么才算看透?就是心境平坦的接纳——心理学非常讲究接纳,对现实的接纳,自我的接纳,和对他人、世界的接纳。不夸张的说,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对现实"全然的接纳",基本上能消除90%以上的烦恼。

在网络上,当你的观点、文风、语言甚至你的长相"妨碍"了别人,都意味着有被攻击的可能。从这个角度说,"被攻击"是一件太正常的事情了。而是否攻击,取决于对方对于攻击的成本的衡量,由对方决定的,自己完全无法掌控。

所以,如果能接纳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更紧密的拥抱了真实,自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被攻击"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更深的认识——当我们不把来自外界的攻击谩骂当成是意外的"晦气",可能自己的情绪就会平和很多。

面对攻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

② 认知ABC:"攻击"罪名是否成立,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它

合理情绪疗法中有一个核心理论:ABC理论,在这个理论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ABC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换言之,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

这与日常认为的"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有很大的出入。

关于ABC理论,虽然是一个心理学理论,但是其道理并不难理解。先哲们对此也早有阐述。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曾经这样说到:"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塑造并观察世界,世界由此为不同的人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可能对这个人来说,世界是空洞乏味流于琐碎的;对另一个人而言,它却有可能是丰富有趣充满意义的。"

所以,我们怎么感知世界(外部事件),实际上是来自于我们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在这件事情上,怎么理解ABC理论呢?简单说就是:对于"喷子"对我的谩骂,我是否生气,是否要怼回去,并不取决于谩骂者说了我什么,而是取决于我怎么理解他说的话。

在之前的部分,我们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喷子"为什么会选择你作为攻击目标?"谩骂和侮辱"是他的语言或行为,但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什么?他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我"这个人的吗?

这些问题如果能被一一厘清,相信所有的火气就消失的差不多了。

简单的说,谩骂是"喷子"的语言,他之所以使用这种语言,是因为他有一些创伤被你激发了,比如你说一件事情的时候使用了强硬的语气,这会让他和潜意识里曾经教训他、打压他的权威联系起来,他的创伤被你强硬而肯定的语气所勾起,激发了他强烈的进攻欲望,表面上看,他在攻击你,但本质上,他在攻击那个潜意识里曾经伤害过他的敌人。而你,这个陌生人,只是他的替罪羊而已。

如果你的"段位"再高明一点,也许还会对他产生同情和悲悯——他是曾经受了多少伤害,才变得这么歇斯底里,像一条野狗一样无家可归啊?

什么时候我们会想要怼回去?其实就是当我们感觉到危险和敌意的时候,但是很多时候,所谓的危险和敌意——就像"喷子"所感知到的一样,只不过是基于我们过去的经验以及现在的想象得出的,并不是真正的危险。

当我们看清楚对方攻击的对象并不是真的"我"时,我们想怼回去的欲望也就消失殆尽了。

③ 表达:每个人都只是在表达他自己。

很多人都会有无意识的"自我援引",比如别人说一句话,我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这是别人对我们的恶意,是在针对我们,从而激发自己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自我援引是基于我们的自我中心——大部分人身上都有不够健康的自恋成分,所以习惯于什么事都会和自己挂上联系。

也许有的人会说:他都私信我了,还不是针对我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在上一条内容里了,你可以根据"表面证据"判定对方是在针对你,但是你也可以理解的更深,知道他其实是在攻击他内心当中给他创伤的那些人和事。

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在表达他自己,用他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表达他的观点,他的态度,他的渴望,他的需要............也许他的表达方式不是我们喜欢的,但是这其实和我们无关,因为,他只是在用他知道的、自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而已。对于他个人而言,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

【写在最后】

虽然这件事我写的是一个素未谋面的读者对我的"攻击",但实际上这个道理可以应用在任何人际关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中——这也是最容易触碰我们伤口的地方,因为亲密关系往往意味着"自己人",我们或许能对外人的攻击一笑置之,但却很少有人会对自己人的"攻击"心平气和。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来理解自己,也理解别人。这是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因为我们想要达到彼岸,需要不断的和自己的本能对抗。

但是它是一个选择——我们每可以自主的选择到底是顺从经验,还是跳出经验的限定,以更高层级的认知去看待这个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