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慢下来,才是真正的幸福
你焦虑过吗?身处当下快节奏的社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我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受到焦虑的困扰。其实想要真正做到“不假于外物”是很难的,在社会的大熔炉下,能真正不为外界所动的人少之又少。
对“快”的追求抹杀幸福感
在这个凡事都讲究快、唯恐落人之后的时代,也催生出了很多一夜爆红的普通人,运气好像变得越来越重要,成功变得越来越容易,鲜少有人像过去那样,沉下心来,在一个领域里默默深耕。
可是这样拼命前行的我们,貌似并没有抓住幸福的尾巴,反而在一天天如机器般周而复始运转的状态下,徒留麻木与疲惫。
我们梦寐以求的成功真的能够使我们幸福吗?还是使我们距离幸福越来越远?答案显然是后者。我们像个不停被抽打的陀螺,机械般的运转。我们看到的只有别人的更快、更好,过多的欲望使我们无法安然享受当下的美好。
那么想要获得幸福,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
《心流》的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告诉我们:幸福是内心的主观体验,它是你全身心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换句话说,快乐都是自找的,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我们就要意识到:无论处于何种状态,自己此刻即是幸福的。
“慢”生活的背后,是对生活的不辜负
有一部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讲述的是日本隐居山林的建筑师津端修一夫妇的平凡日常,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修一夫妇的日常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回归田园、慢下来的美好状态。
修一夫妇在园子里种植了70种蔬菜,50种水果,施肥、浇水、修剪,不亦乐乎,而且他们还为每一种作物都写了独特的标语:
竹笋,你好。
鸟盆,请自便。
凌霄花,享受这红色走廊吧。
对于食物,英子奶奶极度用心,为了采购新鲜的食材,年迈的奶奶不辞辛劳,跑到特定超市去购买。她更是有一双巧手,能让最普通的食材,化身各种美味佳肴:樱桃优酪乳、草莓蛋糕、布丁...。从采集、烹饪,到享用,食物成了修一夫妇体验生活、追求美感的媒介。
而修一爷爷的生活态度更是不可谓不精致,每次英子奶奶购物后,他都会为每一种食材制作卡片,把它们制作成美食后的模样画下来,写上文字。在享用食物时,他会用自己钟爱的木勺子细细咀嚼、品味,更是不吝对爱人的赞美之词:
炖菜很棒,很美味,我吃得很开心。
对我来说,她是最棒的女朋友。
无论是精心装饰房屋,还是耐心培育果蔬、修剪枝蔓,对每件事情的认真投入使得两位老人能淡然面对生活的琐碎与无常,这种缓慢且坚定的生活哲学使他们能享受当下,时刻处于心流的状态。
其实所谓的慢生活,并不是慵懒、放纵,恰恰相反,它是对生活的真切热爱,它使我们摒弃焦躁不安的内心,回归当下,认真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哪怕是最简单的吃饭,也全然投入。
而这也正是米哈里在《心流》里所倡导的的最优体验:不问结果、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当下这一刻,进而达到无我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人会忘记时间的存在,内在充满能量和喜悦。
我想修一夫妇对心流的状态一定颇为熟悉,认真生活的人,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美。正如三毛曾说:“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
热爱生活,学会汲取平凡生活的不凡之美
其实想要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回归当下,我们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看到平凡生活中的不凡之美,这就需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对于叶嘉莹来说,那是诗词;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对于苏东坡来说,那是美食;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对于孔子来说,那是道。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生活中的这些小美好才更显得不可或缺,因为我们真正的幸福就蕴藏在其中,要知道,我们一直都处于幸福中,只是需要我们慢下来,听一听它的声音。
所以说,当慢下来时,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心流,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