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28)
回到家,夏万福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他爹娘。
他娘说“听你说王家金还好,可是,他有个弟弟是个赌博鬼,跟这种家庭的人结亲,今后对我们夏家一定有坏影响。”
“娘,这个事情,我不知道耶。”夏万福吃惊地说。
事情是这样的:
王家金有个弟弟王家银。他长得像母亲,细皮嫩肉,瘦瘦弱弱的。他穿的不算好,但母亲料理得干净,给人个书生印象。
王家银喜欢赌博,说来也是天性。
七八岁的时候,他去广信府“天宝”赌馆玩。他看赌桌上一边“押大”,一边“押小”,谁赢谁输,全凭那个摇着骰子的人来决定。
他看那个摇骰子的竖着摇几下,又横着摇几下,张口大喊“押,押,快押”,他看准了哪边押的钱多后,又猛力一摇,口喊“开”。一看点数,做庄的赢了。
他想那摇骰子的最后为什么要猛力一摇?难道这骰子的点数,最后一摇才确定吗?
王家银特有灵感。他细心听,听出点多时摇出的声音更轻,点少时摇出的声音更重。
他再三竖起耳朵听骰子滚动的声音,听着听着,他听出了骰子滚动声真与点多点少有关系。
他听着听着竟能区分出那点多的声音和点少的声音来了。
他突然来了赌一赌的兴趣,他仔细听着,凭耳朵听出的声音来押庄。
他怕输,先在心里估摸两次押“大”,一次押“小”,他竟然三次都估摸准确了,都赢了。
他摸出口袋里竟有的一枚“十文”铜子,紧紧地捏在手上,耳朵在静静地听。他的心在跳,耳朵好像不能辨别准确似的。那枚铜子在他手上捏出了汗,湿淋淋的,也不敢押出去。
庄家已经摇第三次骰子了。突然,他的耳朵精灵起来,听准了骰子声音是点数少。他押了“小”,
他立马把“十文”铜子压了下去。也唯独他一个人押在“小”上。庄家打开骰子,竟然真是“小”。
这一局,唯独他一个人赢了!
他第一次赢到一个铜子。他把那两个铜子紧紧攥在手中,心里好高兴。
他鼓励自己再押上两枚铜子。
他竖起耳朵仔细听,那骰子晃动的声音轻了些。他把两枚铜子都押在了“大”上。
他紧张地等待着庄家打开骰子,果然是“大!”
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声说:“我又赢了!”
他把四枚铜子装在口袋里,手也放在口袋里,高兴地玩着那四枚铜子。如此这般,他竟然赢了一百多枚铜板。
回家的路上,他的脚步轻松多了。
他边走边比划,模仿那个庄家摇骰子的姿势。他准备“自己回去做做庄,像那人一样摇骰子,看会不会赢到别人的钱。”
他分析那骰子六面的点数怎么不同,怎么把不同的点数在自己需要时摇出来;他分析那个庄家,怎么随心所欲地控制骰子的点数,要“小点”就“小点”,要“大点”就“大点”。
怎样准确控制骰子的“点数”,得到自己需要的“点数”呢?
他回到家,用粘土做骰子。他挖掉骰子里面的粘土,让骰子里面是空的。他放进一粒小小的铁珠。
骰子轻了,轻得可以吹动,小铁珠可以随着吹动在里面滚。这样,他就可以让骰子的点数随心变换了。
他做了两个骰子,烧干后,放在桌子上。他用口吹,骰子没动;他又吹,一次又一次地吹,直到把骰子吹动为止。
可是,骰子翻动的点数,有时不一定是自己心中需要的点数。
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估计原因在“吹”的力度不均匀。如果“吹”的力度恰当,次次能“吹”出自己需要的点数,那么他次次准赢。
他在家天天练习“吹”的力度。练习了几个月,直到准确吹出不同点数为止。
为了检验自己的技术,他和两个弟弟玩了千百回,十赌十赢。从此,他带着自制的骰子在家乡四周去赌,赢来了不少小钱。
一个晚上,他上河口摆了个地摊开赌。开始,他赢三次输一次;后来,见押得多就赢,押的少就输。
来赌的人见庄家有时赢,有时输,大家赌得很来劲,来赌的人也愈来愈多。他赢了满满一箱子钱。
正当下一局开始时,来了两个小青年。一个高个白脸的瘦子,一个短发圆脸的矮子。那个瘦子押了二十个银元,那个矮子押了十个银元。
王家银一看,眼睛霎时亮了起来。他看准那两个押的都是“大”,也看清了有一伙人跟着押“大”。
王家银看“大”点里那么多钱,两只摇着骰子的手不免有些颤抖。
他安慰自己“镇静,别怕,先前赢了那么多都没失手,这下也不会失手的。”他心里念叨着“菩萨保佑,赢这一局就发大财了。”
他手里摇动着骰子。为了壮胆,他一边摇,一边喊:“押呀,快押呀!”
“好,开!”押注的人大声叫嚷起来“快开!”
王家银镇静地把骰子甩进碗里,一看点数是“大”,不免有些心虚。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正当开口吐气炊时,那个瘦子突然张开折子扇,正好遮住了王家银的口。
王家银口里的气吹不出去,碗里的骰子不能翻动,点数仍旧是“大”。
王家银全身瘫了下来,好像手筋被人挑了似的,软得像焉了的稻草软绵绵。
“赔钱!”“庄家赔钱!”全场人一起欢声大叫起来。那个瘦子摇着折子扇称心如意地笑着说:“跟着爷爷押,大家都赢了。哈哈”
王家银勉强地提起神,用发抖的两手打开箱子,赔光了所有的钱。
“嚯!”在场的人齐声喝彩,点清自己所赢的钱,走了。
那个瘦子拿着扇子敲打着王家银的脑袋说:“小子,这样的把戏别来城里玩。”
王家银看只有他们两人在场,“噗通”一声跪下,说:“我叫王家银,第一次上街混碗饭吃。请两位爷爷带携,给我一口饭吃,我拜你两个爷爷做师父了。”说完,王家银连连磕了几个响头。
“小子,算你聪明。”那个瘦子仍旧拿着扇子敲敲王家银的肩头说,“起来,好说,请我们上个馆子再说。”
王家银又深深拜了三拜,来到金家弄醉仙楼,点了好酒好菜,陪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你们河口桃花弄的姑娘真漂亮,又温柔,会服侍人,”那个瘦子喝口酒说,“我兄弟俩来河口玩了几天啦。听说,大河沿那里也有好多姑娘,很好玩的,是吗?”
“是的。请问师父,你俩不是河口的?”王家银听瘦子的话音反问说,“师父来河口有什么事呀?”
“屁事没有。我俩是广信府人。我叫陈启担,”陈启担又喝口酒,洋洋得意地说,“我爹是广信府航运局的局长。他是我后娘生的儿子,算是弟弟吧,他叫陈启明。我俩专程来河口玩姑娘的。河口姑娘好玩!”
“师父,弟子请问,你是怎么发现我的秘密的?”王家银觉得奇怪似的问。
“哈哈,”陈起担看着王家银的脸说:“看在你是我徒弟的身份上,我点拨你吧。骰子的点数发生变化时,你的嘴唇是圆的。”
“啊——”王家银一听,一巴掌朝自己的嘴唇打去,“真该死!”
“没有这点功夫,能当你的师父!哈哈哈。”陈启担尖声地笑起来。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之《船 的 女 儿》(上2)
作者简介
王安中,江西省铅山县人,铅山一中退休教师。1962年分配铅山县电影院工作,主编《铅山电影报》,1978年,短篇小说《豆》发表于《信江文艺》,2003年论文《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理论研究》发表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五期。
1998年主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第一册、第二册),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主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与课例精选》,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申 明
在《文学顾事》微信平台发表的文章,
主编根据文章阅读量发放稿费。
属于精彩故事类文章
一周内打赏100%全部作为稿费;
打赏10元以内不发稿费。
每周六统一发放稿费
主编微信号:gcb6161(投稿文友请务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