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波(陕西省)
从回家休息的第一个年头2020年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关注并加入《中国诗歌网》被认证为蓝V诗人算起,到我受到各方的鼓噪要我把所写的诗结集出版时,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居然写下了300多首诗,我自己都讶异这个数字。不是夸耀,更不是想说勤奋,而是说如今年龄在60岁上下如我者,能想到并执着于学写旧体诗,实属不易。因为,当我们这些人,在像小苗期盼阳光雨露滋润茁壮成长时,特定的历史原因和特殊的政策年代,导致我们这一代人不但没有系统地好好学到多少文化和知识,反倒是生活在一个文化荒漠的年代里,当然就更谈不上受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了。除了极少数佼佼者不受干扰,通过恢复后的高考走进大学校门,系统地进行了学习的天之骄子外,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随波逐流。而后,进入新时代,为了适应工作要求,又大都走了一条艰苦的自学之路。因此上,我学写并结集的绝大多数五、七言诗,都不敢标律绝。因为距离旧体诗声律、骈偶、对仗、用典、意境以及避免三平尾、孤平、失对拗救等等的这些写作要求差距太大了。但也有些许首是标了律、绝的,可那都是一字一句对照着旧体诗的写作要求和工具书才敢确定的。过程也是相当费心费力的。中国文学史有句经典的名言,叫“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这句话不仅是指有文字记载以来,各个朝代写作诗歌的人数量众多,更重要的是说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如恒河沙数。有人做过统计,仅《全唐诗》辑录唐一朝代的优秀诗歌就达48000余首,而且作者都是有名姓的。而到了清朝,乾隆爷一人就作了43630首,这不得不由衷的让人慨叹,中华民族天生就是一个有诗意表达的民族。我说这些不是要进行类比,标榜我自己天生也是一个会写诗的人。而是在内心里早已把这些优秀的遗产当成偶像顶礼膜拜,也想达到诗圣杜甫要求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何其难也!读者们读我的诗,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模仿的痕迹很浓,有许多诗似曾相识。我觉得能有这样的感觉这就对了。清人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序言中有云:“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其实,我在学写旧体诗前,也正是在熟读了前人所编的《唐诗三百首》和其他优秀的篇什的基础上,才开始了习作的,难免模仿痕迹。旧体诗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化,早已形成了自身的规律,你要学习她掌握她,你就很难跳出她的窠臼!然则,仿则仿矣。我想说的是只要没有照抄照搬,而是在化用,道出现实中自己眼之所见、心之所想、思之所悟,并把它诉诸文字就不失为收获和创造。拉里拉杂写下这些,颇有点为自己不按规律出牌而降格以求进行辩解地味道!好在今人对阅读写作旧体诗的要求并不那么绝对严格,我写的大多诗词也得以在《中国诗歌网》上发布。我要对编辑和读者的宽容表示深深地感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学写旧体诗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前有引领,后有追者,我辈当图强直追,若甘居荒废了的一代,恐难对先人,愧对后人,让我们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共同戮力!
作者简介
王微波 离职公务员 有多篇散文、诗歌发表于报刊和网络公众平台。打油自嘲曰:刀笔差事心意猿,诗词歌赋魂梦牵。辛苦码字千千万,付出换得谋生钱。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