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国良
越风剡韵·陈国良越剧原创作品名家演唱会花絮
9月24日晚,“越风剡韵——陈国良越剧原创作品名家演唱会”在杭州萧山剧院完美落幕。此次演唱会回顾和总结了陈国良老师近六十年的艺术创作成就,为广大越剧爱好者打造了一场名家云集、经典唱段荟萃的饕餮盛宴。9月25日,在陈国良原创作品艺术研讨会上,行业专家共聚一堂,畅所欲言,学习和分享陈国良老师的艺术成果。越剧之家今天刊登国家一级导演、越剧史学家钟冶平老师的发言——《学习陈国良》,为你解开陈国良老师艺术人生背后的故事。
尊敬的陈国良老师,尊敬的王滨梅院长、钱可副院长,各位领导,各位艺术家,同志们,朋友们,上午好!非常高兴出席上午的座谈会,能够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机会,向辛勤耕耘越剧音乐近六十年的作曲家陈国良老师,当面致以发自内心的崇高敬意。
我和陈国良老师已经相识几十年了,深知他能够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艺术成就,真是应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老话。我们知道,凡是能够成就伟业的大师,都是牙齿打掉咽进肚子里、豪饮苦难当美酒的人杰。1964年,陈国良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他去报考嵊县越剧之家的时候,绝对不是今天孩子们参加艺考的那个场景,完全是被生活所迫。我和陈国良老师有过几次深谈,他在三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姐弟三人全靠母亲开的一家缝纫店维持生计。岁月艰难,使他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懂事。怀着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为母亲分担忧愁这样的心情,他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一脚踏进了越剧这个大门,从此再也没有回头。越剧史专家丁一老师告诉我,少年时的陈国良不善言辞,除了吃饭睡觉,天天就是躲在排练厅里练琴,团里那些搞七捻三的事情,他是从来不参与的。
越风剡韵——陈国良越剧音乐艺术专题片(一)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改革开放后1983年,陈国良老师怀着对音乐的进一步追求,走进中国音乐最高学府之一的上海音乐学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经何占豪、连波等一批教授的精心栽培,通过自己的刻苦深造,并结合多年的艺术实践,越剧界一颗璀璨的音乐明星冉冉升起,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先后创作了戏曲舞台剧音乐120多部、戏曲电视剧音乐110多集、还有大型晚会音乐、音乐电视等等,是一位高质量、高数量的多产作曲家。陈国良的音乐作品,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越剧音乐的抒情性和歌唱性,生动精炼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并为演员提供了丰富的表演空间,由此奠定了他在越剧音乐领域的地位。在陈国良老师的音乐中,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父亲的思念,对母亲的挚爱,对家乡的眷恋,对艺术的敬畏,和对前辈艺术家的敬仰。优美的旋律,如泣如诉,感人心弦,催人泪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奋斗,陈国良这个名字已经镌刻在百年越剧的历史丰碑之上。
2000年12月在余杭县陈家园村,著名作曲家陈国良为村民演唱男班老调《珍珠塔》。(演唱部分在视频59秒处)
2000年10月在临安市乐平乡外伍村,男班艺人试验性演出旧址,著名作曲家陈国良、著名演员陈明水演出《十件头》选段。(演唱部分在视频2分06秒处)
说到百年越剧,从2000年春天开始,为了纪念越剧诞辰100周年,我带领团队跟踪拍摄了六年,完成了大型纪录片《百年越剧》。片子拍的非常艰苦,苦的我都不愿意去回忆往事。结局也是幸福的,纪录片囊括了国家级省级纪录片大奖的全部奖项,更为宝贵的,是为越剧界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影像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显得珍贵。我们在拍摄越剧溯源时,当时陈国良老师是《中国越剧大考》的主要编委,这部大考也是前后耗时八年,是越剧的百科全书,陈国良老师是功不可没的。2001年春天,陈国良老师和丁一老师、陈明水老师陪着我,多次前往越剧的首次试演地,临安乐平乡的外伍村、余杭县的陈家园考察,通过艰苦细致的调查走访,越剧界的专家们终于第一次踏上了当年男班艺人粉墨登场的地方,厘清了早期越剧萌芽状态的一些来龙去脉,陈国良老师和陈明水老师还在外伍村和陈家园村,分别演唱了南派艺人的《十件头》和北派艺人的《珍珠塔》,演出的盛况给越剧首次试演地的人民留下的美好的回忆。前一段时间,为了徐玉兰艺术馆的事情,我到富阳新登时路过外伍村。村里的赖书记说,一定要请陈国良老师来村里做做客,再唱几段原汁原味的越剧给我们听听。希望陈老师在方便之时,我陪你再到一百多年前男班艺人们异想天开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聆听再次到历史的回荡,在老一辈越剧人光荣和梦想的感应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更多的创作灵感。2026年将迎来越剧诞辰120周年,听说越剧还要申报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你再创作出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巨作,我们翘首以待地期待着。
2017年10月24日,傅全香老师逝世。作为傅派弟子的陈国良,为师创作《永远的小九妹》寄托哀思,感动无数人。
最后送一句话给陈国良老师的弟子,当今音乐界的实力派精英们,希望你们一定要把陈国良的高贵品格、艺术思想、创作技巧真正学到手,并且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怎么样才能学到手?我的导师曾经写过一封信给我,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列夫·托尔斯泰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他是这样说的:“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在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陈国良老师接受越剧之家专访,谈越剧流派唱腔百花园的未来畅想
最后祝陈国良老师身体健康,
祝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