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尘丨赵氏宗祠

赵氏宗祠

作者:同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这一终极命题,中国的祠堂给出了最精准的答案。

我是一片叶,我从树上来,生与斯归于斯,这棵树,就是祠堂,它根深叶茂,它绵延不绝。在那里,有家族先人的风骨和意气;有族规和族谱;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

那里,就是赵氏宗祠。

赵氏宗祠位于淮北市烈山区古饶中学院内东北角,为明代五城兵马司,后平叛有功被封为云南王的赵钦所立,占地4亩,建筑面积达460平方米。

赵氏系远古伯益之后,他的第十三世孙造父,为西周周穆王驾御,因驾车平叛有功,得赐赵城,而有赵氏。

明洪武三年,赵氏之先祖居敬率子侄共五人,从山东济南府长清县野鹊窝迁移至宿地。居敬和子伯祥,伯嘉定居河南省归德府永城县买头集,侄伯元定居在时宿州符离集打鼓山下,侄伯禄定居水镇集响泊村——也就是今天的烈山区古饶镇。

中国历史战端频起,那么在战火纷纭的朝代更迭中,宗祠是如何得以保全并继承下去的?

据资料记载:祠堂历经雍正、乾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中华民国等,曾九次修缮,昭穆分明,脉派不乱,二十余册家谱至今保存完好。

竹邑古城,睢水之滨。

城头变幻大王旗,不管谁家当皇帝,各家姓氏宗族都不会变,之所以保存完好,在这里,赵氏宗祠本身的文化内核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的修身处世之法则:“宗廷绍宋;正志惟良;克承先德;永世宏昌;家传明训;统绪端方;钟灵毓秀;长发其祥。夫可万世绵祖宗之泽,天水瓜瓞,子衍祀绵,千秋德隆长灼”。

它严格的家规家训:

“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尚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淫逸、不入帮派、不入邪教、不忘本、不叛国”。

“敦孝悌、睦宗族、力本业、训子弟、尚勤俭、遵法律、禁非为”。

无疑,宗祠是传统中国人心中血缘崇拜的圣殿,是灵魂的皈依所在,家风是族人恪守家训和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家庭文化,是宗族宝贵财产和精神源泉。好的家风塑造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家风正则为人正,家风醇则世风醇。家风关系到个人、家庭和社会,连接着历史、现实和未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敬畏,有了遵循,有了四时祭享,才有了一瓜瓞绵绵,香火不断。

迄今为止,赵氏一族已在此繁衍生息六百余年,传至二十六世,人口数万,俨然是淮北大地一门望族。

远远望去,大门入口处,立有一座三门四柱五檐的牌坊,规模宏大,造型雄伟,图案华丽,石艺精湛。是一处古香古色的建筑,有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味。整体美观大气,灰砖黑瓦、青石墙,飞檐翘檐,大门呈八字照壁式。

祠堂内有房三十幢,幢幢结构奇巧,有正堂,两侧为红色馆,历史馆,纪念馆,文物馆,正厅内设多个龛,内供祖宗牌位,神位后及两侧依次为高祖考,高祖妣和考,妣的官位,姓名字号。神位前设一矮长桌,上面摆放着祭品。祠堂保存有朱洪武所赐的圣旨,明云南王赵钦石碑、石匾,明手抄本赵氏家谱,明黄花梨木桌椅,明代祭祖石壶等珍贵文物。

正厅里还有两张牌匾,内容为建祠记录,其中一张《建祠修谱议疏序》,交代了这座宗祠的历史。根据该文记载,赵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崇祯七年扩建。另一张《整修宗祠记》则记载,是二十世纪初在赵家祠堂组建“相九小学”,时任校长赵韩红(音),教学内容为国学《三字经》《百家姓》等,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新华小学,成为解放后皖北办学较早的小学之一,新华小学如今已是一所百年老校。古饶中学,始建于1949年2月,初名“宿县私立新华初级中学”,校址也在赵家祠堂。1952年改为公立学校,命名为“濉溪县第三初级中学”,国家拨款在赵家祠堂西面新建校舍,195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高中生,学制为三年,同年学校命名为“濉溪县古饶中学”。2003年,成功创建淮北市市级示范高中。2006年,随着区划调整,古饶中学隶属烈山区管辖,为了保留历史传统,改名为“淮北市古饶中学”。2015年,停止高中招生,高中部与淮北七中合并,保留初中部。2017年秋季,原烈山区古饶镇初级中学并入古饶中学,改名为“烈山区古饶中学”,如今是烈山区最大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宗祠,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重要在于它告诉后世子孙我们的家族从何而来,家族的历史是怎样的,有哪些家族的人做了哪些事,这些事对今人又有什么影响。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但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内文化自信的兴起,家族寻根热潮的带动下,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帮助人们寻根问祖,不忘根本,缅怀先祖。五湖四海,只要我们拥有共同的姓氏,她就盛放我们共同的沧桑,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读懂了宗祠,也就读懂了宗族文化的真谛。

如今的赵氏宗祠,既是赵氏族人祭祀祖宗的地方,也是培养和传承家训家教家风的家族学校,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传承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赵氏祠堂闪耀着红色的文化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2012年,赵氏宗祠被淮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范围6600平方米。2019年3月,赵氏宗祠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氏宗祠穿历史烟云而过,它注定必将源远流长。

文/况永夫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况永夫,男,笔名同尘。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散文随笔学会会员,期刊《西南文学》编委。工作之余,150余篇散文刊载于《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新安晚报》《安徽法制报》《安徽科技报》《河南科技报》《相城》《齐鲁文学》《乌兰察布日报》《淮北日报》《淮北矿工报》《皖北晨刊》等报刊。散文《皖北古树名木》荣登2019年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散文《老井》荣获2020年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黑马奖(50名)。

况永夫丨赓续百年初心  铸就教育梦想

况永夫丨怀念老舅

况永夫丨古睢水之南的况楼村

况永夫丨遥寄吾叔况开武

况永夫丨古饶方言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