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方证路上之十四至十六     杨大华  先生  文

行走在方证路上(14)上腹胀、口中吐水/人参汤
      13岁男孩子,主诉是上腹胀,口中吐水约半年余。其母说,孩子半年来觉得上腹胀,饭后尤其明显。伴有口中吐水,尤其晚上睡觉时平躺体位更为明显。只要觉得腹胀发作,口中必然吐水。所吐之水是清涎,量不是很多。既往吃肉也会加重,后来干脆不再吃肉。从前患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经常感到腹痛,以肚脐周围明显。近来腹痛很少发生。孩子看上去很清瘦,白白净净的。手指显得纤细,脉象弱,舌淡红,苔薄白。腹诊发现两侧腹直肌突出明显,从上腹部一直到下腹部都比较紧张。腹壁是薄弱的。根据腹证想到了小建中汤,但还是根据上腹胀和吐水使用了茯苓饮。3天后,患儿来复诊,其母说腹胀没有明显减轻,仍有吐水。孩子说药很辣,但腹中很暖和。这时,仔细询问了病史,得知患儿腹胀但没有嗳气,吐水不是从胃中吐出的,而是口中分泌的唾液增多没有下咽而吐出。茯苓饮证是从胃中吐出水,显然,该患儿不是茯苓饮证。再诊脉,发现患儿双手冷,结合面色白,于是考虑人参汤证。给予3天量。第二次复诊,其母诉患儿腹胀减轻,吐水也减少了,并认为这些年来终于看到疗效了,有了继续治疗的信心。又开了3天量。第三次复诊,说患儿基本上不再吐水了。中间停药一天,又有少量吐水,于是赶紧来院取药。这次给予5天剂量。今日复诊,诉说昨天停药一天也没有出现吐水。当然,腹胀也没有出现。为了巩固疗效,还是又取了5天药量,并且打算在晚上服药,其他时间不服药。整个诊疗过程就是这样,继续观察下去。
      从这个孩子身上,我有了以下三点思考。其一,这个孩子有小建中汤腹证,但目前并没有表现出小建中汤证的腹痛。既往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导致的腹痛应该属于小建中汤证。换言之,病人身上存在小建中汤证和人参汤证两个方证,只是各自表现的程度不同。不能一看到小建中汤腹证就不顾及其他症状而径用小建中汤。如果打算从改善体质角度来用药,自然要重视小建中汤。但患儿此刻的主要矛盾还是胃中虚寒,导致上腹胀和吐水。正确地处理刻下病症和原来体质之间的先后关系,是临床中医必须考虑的问题。
      其二,涉及到人参汤证和茯苓饮证的鉴别问题。上腹胀和吐水是二者共有的症状,但人参汤证性质属于虚寒,而茯苓饮证则是胃内有停水。就虚实来说,人参汤证要比茯苓饮虚一些,腹诊上人参汤证的腹力要比茯苓饮证更显得无力。但该患儿上腹部因为腹直肌的紧张,不好区别腹力的强弱。手冷则偏于人参汤证的诊断。而茯苓饮证因为有“气满”因素,所以病人常常有明显的嗳气。至于吐水,一定要搞清楚从哪里吐出的。就吐水的量来说,茯苓饮证应该是比较多的。
      其三,这个患儿好像有神经因素,属于胃神经官能症之类的疾病。按照既往的思维,神经官能症应该选用柴胡剂或半夏厚朴汤之类,但患儿没有出现相应的方证。可见,用方的唯一真谛就是在病人身上寻找方证,而不是按照疾病谱来用方。虽然方证在疾病中的分布有相当大的侧重,比如大柴胡汤证多见于胆系疾病,但也不能不加考虑地把它作为首选。那种高度看重疾病谱与方证关系的思想,无疑导致用方的思维定势,是被病名所支配的医生。“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森林就是方证,这一叶就是病名。
               

行走在方证路上(15)上腹部及两胁部胀满感/半夏泻心汤
      54岁的男性病人,由同事介绍来诊。主诉是上腹部及两胁部胀满感一个月。有时伴有上腹部疼痛,但程度不明显。偶有泛酸、嗳气、欲呕吐。食欲一般,不吃饭也不觉得饥饿,处于不饥不饱状态。总希望能嗳口气才舒服,因此而努力作嗳气动作。大便及小便没有异常。血压160/95mmHg,面色红(在空调房间),腹部软,无压痛,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沉不虚。既往患有糜烂性胃炎二年。病人说,内科医生认为吃西药没有好办法,建议吃中药治疗。此前服用“吗丁啉”疗效也不佳。他要求剂量大一些,尽快见效。根据经验,我决定用半夏泻心汤。再看病人,身体挺壮实,尤其那双手,手指很粗壮,是标准的劳动人民的手。于是,开出饮片:黄连10克、黄芩30克、半夏30克、红参30克、干姜30克、炙甘草20克、大枣12枚。先给予3天的剂量。让他煎煮二次分三次服用。第二天,他来门诊说两胁部胀满感觉有所减轻,但心口仍然胀满。今天,病人服完了3天药量来复诊,诉说上腹部胀满感基本消失。昨天感觉心口就像一块石头扑通一下掉了下来似的,瞬间通了,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要求再吃几天以巩固疗效,又给予3天量。病人问,能不能再加大药量,我觉得没有必要,仍用原方。
      这个病案让我再一次加深了对“主证”和“客证”的认识。病人有上腹部及两胁部胀满感,不是单纯的上腹部表现。当时我没有仔细询问这两个症状出现的孰先孰后。我把上腹部的胀满感视为“心下痞”,并依此而用半夏泻心汤。那么,两胁部的胀满是不是胸胁苦满呢?记得当时腹诊时以拇指向胸腔内按压,病人没有诉说疼痛,也没有感觉到指端有抵抗感。因此,认为是胸胁苦满证据还是不足。再从病人反映的两胁胀满感先于上腹部减轻来看,两胁部胀满感无疑是“客证”。按照常理,主证要先于客证出现,当然,也要后于客证消失。通过回顾性的诊断,我更加认识到抓主证的重要性。如果我当时认错主证,以两胁胀满感而选择柴胡剂,疗效一定不会这么快的。这个病案还让我对剂量有了进一步的体会,那就是当病人体质壮实,不妨放胆投予大剂,实实在在地猛击一下。倘若黄连用6克、黄芩等用10克,估计也不会有这么快的疗效。根据以往使用半夏泻心汤的经验,药物取效时病人大都有一种心口堵着的石头掉下去的感觉。事实上,“心下痞”是胃动力下降的结果。这种感觉也说明胃开始恢复正常蠕动了。以前用半夏泻心汤喜欢加枳实或枳壳,但这次单用原方也照样有效,以后可以不必画蛇添足了。另外,病人来诊那天自己买了那种去核烘干的大枣,问我能不能使用。我断然回绝!试想:上乘的质优大枣谁舍得去核并烘干呢?一定是那些陈货或者霉变质劣的大枣商家才会别出心裁。这种经过处理的大枣根本不能入药的。幸亏这个病人很细心,不然疗效如何还是个问号。
                

行走在方证路上(16)右膝关节肿痛/桂枝芍药知母汤
      姑老爷(母亲的姑夫),80岁。右膝关节肿痛一周余来诊。一周之前,不明原因下出现右膝关节肿痛,不能行走,不发热,无心慌气喘。其它关节无异常。曾在一家乡镇卫生院使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一开始疗效明显,肿胀很快消失,疼痛也大有减轻。但医生停用激素后肿痛又复发,于是来院想用中药治疗。老人家来院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下班时刻了。我没有诊脉,也没有看舌头。直接看了他的病历,并查看了患处。整个右膝关节处肿胀,颜色发红,髌骨上方像个馒头。手按上去皮肤发热,浮髌试验阳性。相比之下,膝关节上下显得很细,由此想到古人命名的形象性——鹤膝风。中午急于回家,精力难于集中。因此,当时没有过多地思考就依据“脚肿如脱”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25克、麻黄15克、生姜15片(自己准备的,大小厚薄如一元硬币)、生白术50克、知母35克、防风35克、制附子15克、肉桂15克。另外,当时还写上“薏苡仁”,写后又用横线划掉了,并签了名。因为他家离医院比较远,所以先开了7天的药量。当服到第五天时,家人担心元旦期间我不上班,又提前来取药,拿了五天药量。这次白芍加到40克、知母40克、炙甘草30克、制附子20克,要求生姜放20片,其它药物未变。因为天冷,老人家没有来复诊。这期间,基本上靠打电话来了解病情。大致的情况是:服药大约3天左右,膝关节肿胀消失,摸上去就一把皮,疼痛也大为减轻。其中有一天煎药忘记放生姜,夜间疼痛加重。次日放入生姜后疼痛减轻。后来,老人家能拄拐下床了,但还有膝关节阵发性疼痛,发作也没有规律。最后一次电话得知,姑老爷嫌药难喝,不再服药了。家人说,停停再喝吧。而且停药2天了,病情没有复发。姑奶几年前就去世了,儿子们又住的远,一人独居。据说,前几天姑老爷卧床不能煎药,是邻居帮的忙。有时有其他的乡亲们到他家串门,谁去了谁就做义工。那情景,闻之心酸。
      这个病例,我有如下思考。第一,从经文来看,桂枝芍药知母汤应该是用于慢性关节炎的,但用于急性关节炎也同样令人满意。第二,病人仅有膝关节肿痛,没有“眩”“欲吐”等症状。有一次电话得知,姑老爷从床上下来尝试行走,身体比较虚,感觉头晕想跌倒。我据此推测,这两个症状或许就是久病卧床的病人下床时的表现,或者由平卧位起来时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应该属于客证而不是主证,主证还是关节肿痛和肢体消瘦及营养不良。第三,“脚肿如脱”该当何解?“脚”是小腿的意思,应该指膝关节或踝关节。“脱”又作何解?“脱”是某种状态。《尔雅》说:“肉去骨曰脱”。“脚肿如脱”是说膝关节或踝关节这些大关节肿胀得很厉害,摸上去就像没有骨头似的。实际上是关节肿胀并有大量的积液而不大容易触摸到骨头部分,是软组织肿胀多了,显得骨部分相对少了。说到底是发生病理变化后的软组织和骨头的比例失调。第四,原方生姜和白术均用5两,为方中剂量最大者。但我只用了大剂量白术,生姜没有用最大。如果按照一片生姜2~3克来算,则15片是30~45克。不过,从那次忘记放生姜而疼痛加重来看,生姜的消肿止痛作用不容小窥!
       最后,还想提一下姑老爷的过去史。他大约在十来岁时也出现过膝关节肿痛,不知是不是右侧。据说那时基本上人都要废了。他父亲驮着他到山东一个名医那里求医。这个医生也挺怪的,看了一眼后就让他们父子俩在门旁等着,自己则旁若无人地翻查医书。父子俩只得耐心等待。从一大早等到太阳偏西,老医生终于找到一张方子。姑老爷回忆说其中共四味药,只记得三味了,分别是:黄芪半斤,薏苡仁半斤,肉桂二两,放入锅内多加水煎煮,喝后盖被子捂汗。老医生嘱咐:若汗出肿消则继续服,若不出汗则另请高明!姑老爷如法而行,果真汗出肿消疼痛除。后来,这张方子被许多人传抄,不知何时竟失传了。这个往事我刚做医生时姑老爷就讲给我听过。这个方子让我耿耿于怀,不得其解。后来,我读到陈士铎的《辨证录》,发现好像有类似的处方。猜测当年那个老医生翻阅的多半是陈士铎的书。但这次我没有使用这张方,因为我没有搞懂它的方证。而且,我也担心一旦迷上陈氏的风格,会急功近利而剑走偏锋。另外,自己也不想搞得那么杂乱。我知道,“不怀疑、不懈怠、不夹杂”是行走在方证路上的确切保证!

 
 
(0)

相关推荐

  • 桂枝加苓术附方证

    王某某,男,41岁,2021年7月14日就诊. 主诉:盗汗明显,肘膝关节以下湿冷. 盗汗明显,肘膝关节以下湿冷.怕风吹.精神状态尚可.舌胖大齿痕.苔滑润的状态.既往的有慢性肠炎病史,平常每日3~4次大 ...

  • 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为祛湿剂,具...

    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功效. 是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方中茯苓健脾利湿,善平饮邪之上逆,桂枝温阳化气,桂枝温阳健脾,炙甘草调和诸药,一般胸胁 ...

  • 行走在方证路上之七八九十    杨大华  先生  文

    行走在方证路上(7)失眠,足心发热/三物黄芩汤       我兄弟--"洒脱",年方而立,上海白领.不久前,兄弟垂询:哥,我失眠了,怎么办?我问他有什么症状,他说,就是心里烦,别的 ...

  • 行走在方证路上 之四五六    杨大华  先生   &nbs

    行走在方证路上(4)头晕/苓桂术甘汤/白术       谢天谢地,她终于来了!       这是一个患有颈椎病的中年妇女,面色有些红,以头晕为主诉,颈部旋转时则尤其明显.但没有视物旋转如坐舟车的那种感 ...

  • 精华:行走在方证路上的杨大华

    行走在方证路上(1) 今天,那个口干的病人来了. 10月10日,这名50岁的妇人经同事介绍来诊.主诉是"口干",好像有半年了?记不清了.口干的特点是夜间发作,白天口中无异常.她说自 ...

  • 行走在方证路上 之十一至十三

    行走在方证路上(11)发热半月余/柴胡桂枝干姜汤 62岁老年男子,发热半月余.患者说,近半月来发热,体温36.5℃,平素基础体温为36℃.没有恶寒,无头痛,无鼻塞.时常咳嗽,不喘.痰多色黄.最为苦恼的 ...

  • 行走在方证路上   之一二三    杨大华  先生 &nbs

    行走在方证路上(1)        今天,那个口干的病人来了.       10月10日,这名50岁的妇人经同事介绍来诊.主诉是"口干",好像有半年了?记不清了.口干的特点是夜间发 ...

  • 行走在方证路上---杨大华

    行走在方证路上(1) 今天,那个口干的病人来了. 10月10日,这名50岁的妇人经同事介绍来诊.主诉是"口干",好像有半年了?记不清了.口干的特点是夜间发作,白天口中无异常.她说自 ...

  • 卷三百七十四 ◎人事部十五

    ○髭 <释名>曰:口上曰髭,髭,姿也,为姿容之美色. <说文>曰:髭,口上须也. <左传·昭二十六年>曰:王子朝使告诸侯曰:"在定王六年,秦人降妖,曰周其 ...

  • 问候亲友三月二十四早上好!(大狮代办1375)

    作者:洪荒之力 高素质的人,人帮人,帮来帮去帮自己,互相成就了彼此.素质一般的人,人比人,比来比去气不顺,心生嫉妒恨.低素质的人,人整人,整来整去整自己,害人又害已.你想别人怎么对你,先要怎么对别人. ...

  • 问候亲友三月二十四早上好!(大狮代办1374)

    作者:琴音茶语 蒜苗与青草 初春的时候,看到花盆闲置,栽下几颗蒜苗,由于不是什么稀罕物,很少去看顾.浅夏,窗外已是摇曳多姿,青妆淡淡了.小蒜苗也是葱茏着,尖尖的,在含情脉脉的风里,微颤--于是,我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