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云像风像浮萍——记忆中的机房农中
像云像风像浮萍
——记忆中的机房农中
文/张军
这是一所学校,像白云栖息在水塘。学校的东边,有一个长长的水塘和农家隔开,水塘四周被浓密挺拔的芦苇包围。水塘的西南角住着一户农家,正对左边教室,仅仅隔着十来步。热天,课余时,女生们常去纳凉,喝水,就像串门似的。在教室的西南角有一个很大的操场,它的南北,都是一片视野开阔的农田。学校西壁本是桥东小学,后来搬走了,原地方变成了中学的试验田。在它的西边不远处亦散落着几户农家。
“农中,农中,不念也中,花点小钱,挡挡小河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出生的农家子弟,有一部分人可能还记得,这类学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农中。起初,乡亲们对这新生事物不以为然。事实上,它方便了满足了广大农家子弟求学梦。多少个清晨,从一户户土草房里,走出一个个少男少女,他们似受到神秘的召唤,匆匆踏上乡间小道或田中土埂,奔向同一个目标一一农中。
我就读的这所农中,叫机房农中。它座落在大兴、五里、丁集三乡交界的地方,一脚跨在属于丁集的土地上,一脚踏在属于大兴的机房大队的地界上。其实,它就在我家村西庄头上,家门前的小路上每天往返着行色匆匆的学生,赶着上学或急着回家。学校不大,只有两排。前边两幢各三开间,后面一幢六开间含老师办公室。在这所机房农中,我度过了两年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记得初一时,文革的余毒还残留着,我们对读书并不十分在乎。后来,社会上不少神童一步跨入少年科技大。这些报道轰动一时,身为校长的族叔,常在下午课外活动时,拿着相关报纸到我们的班级宣读,用这些奇人奇事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当年我们班级初升高时,考入重点中学好几个,超过了完中,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以至后来几年,附近的三乡许多孩子舍近求远到这里就读。
我大哥就读时,机房农中还像水塘的浮萍。1967年初创时,该农中没有固定校舍。一开始它借驻于桥东九队张氏海称“小嘎爹”家,后来还曾搬迁至桥东七队赵伯田家。就这样漂泊了三四年才在机房一队的土地上拥有了自己第一幢三开间的房子。然而,浮萍花开,恰如群星闪烁。初创时期的五老,张光庭、张宗明、沈宗礼、朱学武、孙永丽,德才兼备,有口皆碑。弟子何延文、张春英、朱连军、方操、沈宗林、周红林等等,学业有成,是农中的骄傲。所谓因运而生,随势而灭。因着出生人口的下降和交通的不便,到了八十年代初,这所学校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再次搬迁,不久便并入了丁集中学,原来的校舍随之变成了民居。
农中,像清风一样飘过,没留下一点痕迹,然而在我的梦里,她常常以白云的形象栖息在水塘,有时又幻化为浮萍寂寞在水塘。她,无根,却又扎根在家乡老人的口中:感谢农中。正是农中开阔了贫民们的眼界,让他们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憧憬。用时髦的话说,是农中帮助贫民们打破了阶层固化!
张军简介:张军,淮阴县渔沟中学86届。生于淮阴,长于淮阴,工作在淮阴,偶有闲暇,码些文字,回忆旧时的淮阴。淮河的风,梳理着她的记忆;淮河的水,漂洗着她的文字。淮河的柔波,只宜与月光相融;淮河的呢喃,只宜于一隅静听。她每一个字符都有意无意地远避霓虹灯,远避车水马龙;她每一个字符都犹如一朵朵荠菜花,自顾自地芬芳在沟边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