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有这样一所高校,聚集了一批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校园里的每缕空气都带着音乐的气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享江景琴房,独揽一线江景。他就是武汉音乐学院,华中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学府,承载了无数音乐人梦想和希望的地方。2020年11月19日,是武汉音乐学院67岁生日。作为武音人,你还记得在武音的点点滴滴吗?来一起祝母校生日快乐吧~坐落在武昌古城内的武汉音乐学院,至今已有67年建校史。他的建校起点在1953年,建校之初叫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后来改名为湖北艺术学院、湖北艺术专科学校,1985年正式改建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开启了这座音乐学府的新时代。
校内的都司湖见证了武音的诞生和变迁,守望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热血青春。
武音的八字校训“立德、自强、崇文、精艺”,时刻激励着每一位学子。于1991年落成启用、2003年巨资改装的编钟音乐厅,举办了太多令人难忘的音乐会。曾经在音乐厅里听音乐会时的激情澎湃,至今仍难以忘怀。几十年来,学校源源不断的为社会输出音乐人才。从这里走出了很多优秀校友,歌手华晨宇、朱桦、杨臣刚、黄鹤翔、歌唱家汤灿……现在,在全国甚至世界的顶尖比赛里,能听到越来越多武音人的声音,看到武音人的身影。作为武音人,即使毕业多年身处外地,一旦提起母校,心底仍会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不是所有学校都像武音这样,在课堂上向窗外一瞥就是浩瀚壮阔的江景。奔腾的长江水、大气靓丽的跨江大桥一览无遗,站在教学楼上还能看到不远处的黄鹤楼。无论是上课还是走楼梯,都能透过玻璃窗欣赏视野无遮挡的一线江景。每天看着美丽的江城风光,心情也会明朗不少。你知道清晨/夜晚俯瞰武汉的江景有多美吗?在琴房大楼练过琴的武音人知道。琴房大楼是武音人在学校除了寝室的第二个“家”,一共24层,是湖北省最高的大学教学楼。其中部分琴房因为正对江边,窗外江景尽收眼底,被称为“江景琴房”,非常抢手。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也成为了学生们在同类学校中选择武汉音乐学院的理由之一。
绝佳的地理位置不仅仅是一线江景,还有四年也吃不完的武音美食。
武音位于武昌腹部中心,美食环绕,除了校内食堂,还包括必不可少的“编外食堂”。
在武音,到了饭点,人最多的地方不是食堂,而是学校附近的美食街。
花堤街是武音最受欢迎的“编外食堂”,每天临近饭点,平静的小巷子里渐渐人潮涌动、摩肩接踵,热闹得仿佛一个热门景点。骑车的、走路的、送外卖的……都挤在这个小巷子里,每个人都在缓慢移动人潮中,思考寻觅自己即将“宠幸”的那家店。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在这条街上选择吃什么,大概率会挑花眼。一条看似逼仄的小街巷里,应有尽有。五谷杂粮煎饼、鸡蛋灌饼、兰州拉面、重庆鸡公煲、麻辣烫、麻辣香锅、砂锅、盖饭、鸡排饭、红豆饼……一眼扫下来,至少有几十种美味,都是价格实惠味道好。花堤街上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美食,还有乐器修理店、书店、花艺、礼服租赁店、手机维修店,可谓是武音人的万能小市场。从花堤街的一个路口下斜坡之后,就是文明路,虽不及花堤街热闹,但也“藏”着令武音人魂牵梦萦的美味。文明路上的「一乐寿司」和「故乡的小吃」都是武音人私藏的宝藏美食店。离老校区较近的美食一条街是读书院,不同于逼仄的花堤街和文明路,读书院更符合大多数人眼中学校后街的样子。在音乐学院附近,街上当然少不了琴行、乐器店、乐队排练室等和音乐相关的店铺。除了乐器店,小餐馆是这条街上的主角,是武音学子聚餐的好地方。点上烧烤配上几道小菜,和同学朋友把酒言欢,从学习聊到感情。爱爱糊糊和旁边的炒饭炒粉是很多武音人来读书院的动力之一,开了一二十年的爱爱糊糊是很多女生的最爱,甜甜的糊米酒加上小汤圆、葡萄干、红/绿豆沙,口感细腻、绵软香甜。可以自行选择糊糊的温度,常温、温热、烫嘴的都有。六块钱一小杯,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喝起来都很舒服~此外,武昌的司门口、大成路都算是武音的“编外食堂”,每条街上的美食都曾填饱过武音人的胃,温暖滋养了一批又有一批在武音追梦的年轻人。提到武音美食,当然不能忘了芳芳牛杂,远近闻名的地道牛杂馆,有地理位置优势的武音人已是这家店的常客。“在武音上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重,真的会一不留神就月半。”一位参加军训没几天就长了五斤肉的武音人感慨道。
武音很小,逛遍全校只需小半天;
武音很大,装下了太多人的青春。
在武音,有些事,只有真正把青春洒落在这里的人才知道。
每年春天,展演楼旁的樱花会如约而至,武音被点缀得浪漫起来。展演楼里的编钟馆内有1比1的比例仿制的曾侯乙编钟,在这里就能听到编钟的声音。樱花谢幕后,同样如约而至的还会有令人窒息的石楠花海,曾经的掩鼻而逃,如今也变成了一段特别的回忆。每天六点抢琴房,是每个武音人都会经历的痛吧。到武音上学之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睡懒觉了,早上五点五十八就开始瞪大眼睛抢琴房。临近考试的时候,抢琴房会抢到怀疑人生。相信有很多人都吐槽过学校的定琴房系统。等到武汉秋风起,冬雨至,滨江的武汉音乐学院就开启了妖风肆虐模式。这时候,滨江校区的垃圾桶里会长满被风吹烂的雨伞。所以,在武汉音乐学院上学,冬天一定要多备几把抗风力强、伞骨好的雨伞。在武汉音乐学院,一定要好好学习,至少学习态度不能输给大橘。大橘,武音神出鬼没的学霸猫。特点,爱蹭课。大橘除了爱去上课还爱去图书馆一楼咖啡馆,悠闲的趴在椅子上,享受惬意的午后时光。想要寻找武音的历史底蕴,一定要去老校区,从滨江校区步行10分钟左右即到。老校区里的几栋老建筑很漂亮,天气好的时候,老校区门口的草坪上总能看到拍照的人。穿上复古的服装,搭配老建筑背景,复古文艺大片的感觉就出来了。所以,在老校区里有一些比武汉音乐学院建校历史更悠久的东西,比如都司湖、四棵松广场。老校区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点也不沉闷,只觉得宁静悠然。都司湖旁的水杉林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坐在杉树下得石凳上,浮躁的心被抚慰平静。教学楼里时不时传出附中学生练琴的声音、操场上的年轻人正肆意挥洒汗水、宿舍楼的爬山虎静静的享受阳光、路旁的橘子树上结满了黄橙橙的小橘子……对于武音的男同学来说,同样忘不了的还有位于司门口的男生宿舍,“北少林”,以及曾经没能好好珍惜的武音美女。67年,有太多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的年轻人和武音相遇,然后又分离散落在世界各地。但武音人对学校的热爱、和一提起母校时的那份自豪永不会变。怀念当年寒冬酷暑在琴房练琴的日子,虽然没有空调,但是快乐。
@Dream
6年前毕业的我,住了四年没有空调的宿舍,其中一年连卫生间都在走廊尽头,那时过得也很快乐。
斯耐尔艺术@杜
音乐学院的路很短,但是都是用生命的青春的记忆铺就;音乐学院的楼不高,但是都是用时光里春天的气息来建筑;感谢母校各位恩师的教诲,成就我人生路上的点点星光。
我真的怀念母校,感觉那个时候虽然每天很忙很累,但也过得特别的充实。
@小狂叽_璇子
老校区马路对面的糊糊,全校有名!毕业这么多年了,还想念着。
@周先生
在武音的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难忘的四年,留下了很多,有笑,有闹,有苦,有痛……冬天起早,一碗胡辣汤配油条,骑上小电动就去上课了,中午下课花缇街上吃个盖浇饭,经济实惠。春天到了可以赏樱花,约上三五同学一起踏青,郊游,看看电影喝喝茶。图书馆偶尔和同学研究研究扒谱和即兴伴奏……
作为一个2000年起就开始读武音附小的我来说,几乎大半记忆就是在这巴掌大的老校区里度过的。记得刚来的时候都司湖比现在大一些,食堂也不在现在的位置。现在的草坪是一栋楼,花堤街也没有这么热闹。湖边的操场是可以踢足球的,还有生锈的双杠可以坐着聊一下午的天。校门口还有火红的消防队,宾朋满座的金鹏酒店,旁边的人民电影院还看过老夫子。没装修的编钟音乐厅还有我唱歌的视频,新校区的民乐厅还有我毕业音乐会的回声。这些都是我对武音的记忆,也是我少时到青春的回忆。武音这辆车,上来了许多热爱音乐的孩子,下去了许多才子才女。祝愿武音生日快乐,以后培养出更加优质的音乐人。感谢武音四年来的照顾。希望每一个来武音,有梦想的孩子,能够坚持下去。作为武音人非常自豪,我爱我校~作为2001级学生更多的回忆,都在老校区:四颗松、都司湖、编钟音乐厅……我想学校的麻辣烫,想学校的豆花,想我们的724,转眼间毕业六年了,每当看到关于武音帖子,就有两个字迸出—“骄傲”~我为我是武音人骄傲🦚曾经在1942号琴房里练了四年琴,亲眼看着鹦鹉洲长江大桥从无到有,从一点点开始建,直到合龙。当时一直很羡慕在另外一面琴房的同学,因为她们天天都能看到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大桥的夜景很美,桥被不断变化的霓虹灯包住,江对面也是五彩斑斓的灯光。
11月19日就是武音的生日了
此刻你在哪里?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
第二届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 VIP-单人票-4日联票
*第二届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将邀请专业影像艺术从业者,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其中包括音乐人分享会,促进当代影像艺术的推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