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六首||历史人物选评
七律六首||历史人物选评
■曾张胤
秦始皇
治乱轮回事有因,
开基创业倍艰辛。
王权旁落三分晋,
霸道终成一统秦。
坚拒分封排复古,
力推郡县主维新。
才传二世亡何速?
自古安邦在得民。
甄宓
汉末遭逢乱世缘,
亦悲亦喜度华年。
名闻闺阁钦风范,
德冠宫闱慕淑贤。
洛水感甄疑附会,
万安射鹿实粘连。
朝阳终蹭高陵热,
尚有游人拜墓前。
注:有人认为曹植《洛神赋》中洛神的形象是暗指甄宓。并考证出《洛神赋》原名叫《感甄赋》,这多少有点牵强附会。魏明帝曹叡的身世始终是个谜。说他是袁氏后代从时间考证并非空穴来风。史载曹操击破邺,原为袁绍儿媳袁熙妻子的甄氏因貌美被曹丕纳为妻,这事发生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魏明帝曹叡也是生于这年,这就奇怪了。曹丕赐死甄氏保留儿子看来事出有因。有一次曹叡陪曹丕去洛阳郊外的万安山打猎,见到一头母鹿带着一头小鹿。曹丕弯弓搭箭射中母鹿。回头让曹叡射那头小鹿,曹叡流着泪说:“父皇已杀其母,儿臣不忍再杀其子。” 令曹丕大为惊奇。近年随着曹操高陵发掘,附近的甄宓朝阳陵也得到保护。
谢安
东山归隐世无求,
治国安邦赖运筹。
施政折冲宏雅量,
临机化险乐悠游。
风声鹤唳前秦灭,
虎啸龙吟故地收。
唯恐流言疑管蔡,
避嫌无意辅成周。
注:谢安隐居东山,本来无意仕进,但历史将他推到前台,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挫败桓温篡权野心。由于他运筹得当,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获全胜。但晚年功高震主,选择激流勇退而自保。 管叔、蔡叔的典故见于《史记》等文献。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还在襁褓之中的成王继位, 由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摄政,替成王代理国事。 周武王另外的弟弟管叔、蔡叔十分不满,四处散播谣言,说周公想要篡夺王位 。还勾结殷商后代武庚发动叛乱。
徐世勣
智勇双全胆气豪,
纯臣忠义折同袍。
勉从庸主投明主,
忍跳新槽恋旧槽。
克敌挥兵精武略,
辅君治国諳文韬。
割须疗疾疑为秀,
淡定盈亏识见高。
注:徐世勣(李世勣)不忘旧主李密,是为忠也;不忘瓦岗兄弟单雄信,是为义也。所以唐高祖李渊称赞他为“纯臣”。唐太宗临终前夕,唯恐徐世勣身为两朝元老,难以驾驭,特意贬他出任叠州都督。上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绩为叠州都督;世绩受诏,不至家而去。”唐太宗临死不忘与臣下玩弄权术,所以我怀疑“割须疗疾”也有作秀成分。
长孙无忌和唐太宗
风虎云龙助起兵,
运筹帷幄事躬行。
股肱外结君臣义,
心腹平添骨肉情。
太极宫中争太子,
凌烟阁里列头名。
自疏唐律成虚话,
冤杀吴王祸治平。
注:毛泽东说:“李恪英武,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长孙无忌作为外戚和元老重臣,为李治太子地位据理力争,这个理就是封建宗法制,这虽有私心,但可以理解。吴王李恪不仅是庶出,而且有前隋血统(母亲是隋炀帝女儿),但长孙无忌加之谋反罪名,将其冤杀,这就不可原谅了。六年后,武则天也如法炮制,同样以谋反罪名将长孙无忌流放,并于途中迫其自杀。谋反罪成为打击政敌的工具,这是不是报应姑且不论,但对长孙无忌亲手制定的唐律实在是莫大讽刺。
徐达(新韵)
世代躬耕本布衣,
风云际会起淮西。
临机处置堪为将,
遇库封存不受私。
对阵鄱阳亡汉主,
挥兵朔漠胜蒙骑。
能擒故纵逃元帝,
太祖雄猜竟释疑。
注:汉主,指在鄱阳湖之战中战死的陈友谅,陈友谅国号汉。徐达在开平(今河北唐山)包围元顺帝,却故意放开一个缺口,让顺帝逃走。常遇春认为不妥。徐达说:“他虽是夷狄,然而也曾久居帝位,号令天下。如果把他俘虏了,皇上拿他怎么办?割地封王,还是杀了他,我认为两者都不行,还是放了他最合适。”后来,他们回京禀报,朱元璋果然并未加罪。
作者简介:曾张胤,男,生于1953年12月。江苏泗阳人,原江苏省十届人大代表、泗阳县政协副主席。退休前任江苏省泗阳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