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被这种“钻心”的痛折磨,该怎么办?中医有话说!

有一种痛

让人撕心裂肺、生不如死

甚至有人说堪比生孩子的痛苦

这种病叫做“痛风”

而且这个病,一旦跟上你你可就赶不走了

01、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发的一种疾病。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者清晨急性发作,关节部位出现红肿、发热、剧痛等症状。早期多累及足跟、足趾、指关节等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甚至出现肾功能损伤。

痛风根据发病的不同时间分为以下三个病期。 急性发作期:发作时间通常是下半夜。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 慢性发作期(迁延活动期):主要表现是存在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及并发症。此时痛风发作频繁发生,身体部位开始泛起痛风石,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逐步变大。

间歇发作期: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血尿酸浓度偏高。所谓间歇期是指痛风两次发病的距离期,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 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发作频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长。

02、中医对痛风的辨证分型

痛风中医辨证分型可以分为湿热痹阻、风寒湿痹、痰瘀阻滞、脾虚湿阻、肝肾阴虚5种。

辨证· 分型

湿热痹阻型: 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病势较急,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象滑数或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风寒湿痹型: 症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见局部皮下结节、痛风石。伴关节喜温,肢体重着,麻木不仁,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紧或濡缓。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痰瘀阻滞型: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肝肾阴虚型: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

治则:补益肝肾,除湿通络

脾虚湿阻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

治则:健脾祛湿,泄浊通络

03、中医治疗痛风

中医将本病归属“痹证”、“历节”等范畴。中医认为外邪侵袭、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是主要病因。如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化热,闭阻经络关节而致病。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湿浊内生,日久化热,流注经脉为病。长期恣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虚生湿化热,湿热之邪痹阻脉络则为病。

痛风急性发作期,多为湿热痹阻,治疗的重点“清热利湿,通络止痛”,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慢性期,针对“脾肾亏虚,痰瘀互阻”的病机,采取“健脾补肾,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治疗大法,标本兼治,恢复脾肾分清泌浊的功能。

中医治疗痛风注重从整体观着手,依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程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制订出“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内外合治,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从根源上防治痛风,减少并发症。

04、痛风的预防

痛风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一限三低”,即限制嘌呤、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饮食。具体从生活方式上,应遵循下述原则:

1.限制饮酒

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动物内脏、浓肉汤

3.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

4.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

5.大量饮水(每天2000毫升以上)

6.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堆积,改善代谢功能

7.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8.规律饮食和作息

9.规律运动,选择健走、慢跑等中等强度运动

10.禁止吸烟

05、医生推荐

中医治疗痛风案例

患者:唐某,男,45岁,2天前因饮食不节导致右踝关节及大脚拇指红肿热痛,痛不可触,不可屈伸,有痛风史十余年。现症见:右踝关节及大脚拇指红肿热痛,痛不可忍,饮食可,口干。大小便正常,舌红苔腻,脉滑数。

经徐慧医生综合辨证诊断为痛风(中医证型:湿热痹),以清热化湿,宣痹止痛为治疗原则,方用:宣痹汤合四妙散加减,并配合外用方一起。患者服上方9剂并配合外用后,红肿消退,已无疼痛,活动自如,为加强巩固治疗,遂按原方再服7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