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人参加录取了96个?古代科举多难,靠才华还看颜值
01
引言
在中国古代最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制度,那就是科举制度。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科举依然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这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教育的模范与榜样。
科举制度虽然让寒门弟子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但与现在的公务员一样,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读书人将其作为自己实现人生梦想的一块跳板。但遗憾的是,成功进入官场的机会是很少的。
02
伟大的科举制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诞生到消失,一直存在了一千多年。这项制度是从隋朝的大业年间开始推行,一直到1905年的光绪年间才被废除。在这1300多年的时间里,科举制度一直都是选拔人才的方式。
在科举制度推之前,选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是汉朝时期的举孝廉以及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汉朝的举孝廉虽然是好的,但是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比较主观化。而九品中正制,更是将做官的途径牢牢把握在门阀贵族的手中。
以至于隋朝统一之后,创立了科举制度这样的选拔方式。隋朝虽然创立了科举制度,但隋朝的国祚比较短,还没有来得及推行,就昙花一现的灭亡了。到了唐朝,科举制度才开始制度化、系统化的开始推行。
在唐代陆续开设了殿试和武举,这使得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有了入仕的机会,极大的扩大了选拔人才基数。到了宋朝的时候,科举不断完善,锁院与糊名制度,对于完善科举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得不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真的是一项好的制度,但是无数人都可以参加的考试,但是其难度也是非常之高的。无数人经过多年的科举,依然是铩羽而归。《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考上之后,甚至都疯了,可以想象这难度。
03
作弊手段多,降低了公平
古代科举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其难度也非常大,录取的数量是非常少的。而且,在考试的时候,还得靠关系和门路。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早年还没有做官的时候,也仅仅是一个教书匠。屡次考试都不中,直到找到门路之后,才进入官场。
考察唐代的官员,像中高级官员,基本上都是通过门荫才走入官场的到了后期,虽然这种现象虽然很少了,但是一些贵族有很多采取了很多不光彩的手段,才进入了官场。其中比较常用的手段有行卷、找关系,泄题。
“行卷”是什么呢?那就是考试的学子们将自己平时的考卷以及最好的作品,交给当时朝中有权势的官员,这些官员再将其交给主考官,留下印象。唐代科举的时候,考官是可以看见这个考生的名字还有字迹。
所以,还没有考试的时候,基本上主考官心中已经大致有了这一届的考生名单了。主考官们还会邀请当时的社会名流一起定夺,称之为是通榜。能够对当时的考官行卷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有钱有势的官宦子弟,普通的学生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而那些送上去行卷的作品,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官员,自然只能是请人代笔,所以说,有钱能使人推磨这句话还真不是说说而已。甚至还有一些学子,代人替考,这无疑对于考试的公平性降低了,成为了金钱与关系的名利场。
04
考试难度提升
到了宋朝之后,这些弊端有所缓和,但是依然是困难重重。虽然宋朝科举的公平性有所增加,但是考试的难度相对也提高了。宋朝的考试制度有所改革,要经过重重的筛选。先通过州试成为秀才,再经过省试成为举人,才能参加殿试成为进士。
而试题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唐代的科举虽然门类多,但是主要考察的明经还有进士,当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明经基本上就属于填空题,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但是进士,除了要有作诗的才华,还要有会写文章,相当于公务员中的申论。
宋朝的时候,考试制度直接把难度较小的明经废除了,而进士的难度也提升了,原来明经要考的诗词考的数量越来越少,但是议论文的比重越来越重了。参考书目也越来越多了,儒家典籍都要掌握。
到了明清时期,关于议论文的写作难度 ,也就越来越高,出现了灭绝人性的八股文。议论文的写作方式有了固定的模式,考试的大纲就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以至于读书人的思维被禁锢,当时还有学生传授八股文写作的好模板,以此来盈利。
在当时,能考中秀才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像当时有一位年轻人,从15岁就开始考科举,考到30多岁依然连秀才都不是。睡了一觉就梦见了天父,就此开始了传教的道路,最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没错,他就是洪秀全。
05
考试看颜值、看出身
在古代科举的背景下,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颜值。笔者还记得民间捉鬼大师钟馗,没有成神的时候,他是唐代的一位书生。满腹才华,当时的考官都纷纷称赞,但是因为相貌丑陋,皇帝看到之后都不忍直视。
就受到奸臣的排挤之后,原本是状元郎的机会也没了。以至于气愤中撞柱而死。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到底如何,但是侧面上可以体现出,当时当官不仅要靠真才实学,还要看颜值,也是非常匪夷所思。当然,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明朝建国的时候,国家首次举行科举考试,经过重重筛选之后,选定了郭翀作为状元郎。要知道,但是在看过本人的照片之后,发现这个人的相貌丑陋,就将其状元的成绩取消,另选了一位,可以说是非常悲伤的故事了。辛辛苦苦的考试一辈子,就是因为长得不好成绩取消,搁谁心里不膈应。
明朝的建文帝在位期间,一次科举考试,一位叫做王艮的年轻人成为状元。但是因为这个王艮因为颜值不高,就成为第二名。因为要选拔谁为状元的问题上,官员都争论不休。候选人主要是胡广还有杨溥。
争论不下的时候,群臣就找皇帝来裁决,建文帝虽然认为胡广的才华不错,但是还要看看他的颜值。建文帝看到胡广之后,看到这位书生面貌较好、器宇不凡,将其指定为状元,还将其改名为胡靖。而其他两位人才,也就成为炮灰了。
除此之外,考试还要看出身。像李白这样一位大诗人,据说是因为自己的老爹是做生意的,当时对商人是非常鄙视的,以至于李白连参加考试的机会也没有。像宋朝著名的词人柳永,因为他每天和青楼的女子厮混,皇帝觉得就不允许他参加考试。
06
结语
所以说,古代参加科举考试,考试中举的机会基本上是和中彩票的机会差不多。像乾隆年间的一次考试,一共有4亿人参加,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的只有将近100个。现在看来,古代科举还是真不容易啊。
参考文献:
狄丹:《试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作用与弊端》
张召凯:《唐代科举制度的流弊与衣冠子弟的入仕选择》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