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刘同福||藏猕猴的眼神(主播:苡子)
藏猕猴的眼神
文图:刘同福
主播:苡 子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势陡峭,风景奇丽。正如《峨眉郡志》所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去峨眉山,观赏壮美的自然风光,到金顶拜谒普贤菩萨,自然是每一个登临者的心念。而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那些活跃在山林里的野生藏猕猴,也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我曾两次在峨眉山观赏和拍摄到野生藏猕猴。第一次是在峨眉山下的部队疗养院疗养,院里组织我们游览峨眉山,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去猴区观看野生藏猕猴。猴区在峨眉山的半山腰,约海拔1180米处。我们先去万年寺,然后经白龙洞、清音阁、一线天,再攀行不到500米,就进入了野生猴区。藏猕猴,又名藏酋猴、短尾猴、大青猴。生活在峨眉山的藏猕猴,虽仍有一定的野性,但每天面对众多的游客,早已变得不惊不诧,淡然自若,并且还会主动与游客戏闹。野生状态中的藏猕猴喜欢在地面活动,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以多种植物的叶、花、果、枝及竹笋为食,兼食昆虫、鸟卵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也到农家田间找食。峨眉藏猕猴喜欢群居,猴区里的猴子大多三五成群,时而在地上打闹,时而在树间攀爬跳跃,千姿百态,古怪精灵。猴区游客不断,这里的藏猕猴不但见人不惊,反倒练就了一身与游人相斗的本事。到猴区游览,工作人员会详细介绍那里的注意事项,还要让你额外买上一份保险,为的是一旦被猴子抓伤咬伤,可以免费注射狂犬疫苗,这让去猴区的人先就有了几分忐忑。猴区入口,卖猴食的生意长盛不衰,游客买上几包猴食,遇到猴子上身抢夺抓挠,塞给它一包就会化险为夷。所以猴食从多年前的五角钱一包,已经涨到了五元钱一包,其实那猴食就是区区几十粒玉米。我们进得猴区,刚刚踏入猴子的活动区域,一群藏猕猴便蜂拥而上,扯腿的扯腿,登肩的登肩,惹得大家一阵惊呼。同行的老董肩上那只顽猴,俯下身子一下就拉开了他的腰包,好在老董预有准备,腰包里早就空空如也。失望的猴子转而捂住了他的双眼,让老董动弹不得,猴子的报复心这样强烈,是大家始料不及的。随行的工作人员,既是游客的保护者,也是猴子行动的掌控人。他们一个手势,便可让猴子在人们身上或上或下。游客受到猴子的袭击,他们会让客人赶紧拿猴食出来,你若没有,他们随身备着,你只管事后付钱。处于情急之中的老董,最后一共买了五包猴食。有惊无险的经历,虽然让大家感到兴奋和刺激,但也心生一丝厌恶,对猴也对以猴谋取利益的人。猴区是不允许游客随便投食的,据说前些年去猴区的游客,都随身带些食物逗猴,这些食物大都是糖果糕点鸡蛋火腿之类,结果猴子普遍得了“三高”,健康状况急剧下降。这也许是禁止游客投食的主要动因,但自带猴食影响一些人的收入,恐怕也是一个说不出来的原因。那次为了记录藏猕猴的生存状态,我特意给相机换上了一个长焦镜头,笨重的相机既是保证拍摄效果的需要,也是为了防范被猴子抢走。在大家惊呼尖叫的时候,我便忙不迭地抓取藏猕猴的活动瞬间。
第一次观赏藏猕猴,我拍了上百张照片,回来在电脑上一看,却不由得惊呆了。我找不到那些原本精灵可爱的藏猕猴,照片里的藏猕猴,是那样的狡诈顽骜,尤其是那一双双眼睛,充满了贪婪、惊惧、怨愤与忧郁,这不由得让我沉思起来。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交融中,我们太多的只想从自然界,从动物们那里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快乐与享受,却没有更多考虑动物的本能需求,让原本自由自在,自然生存与繁衍的藏猕猴,接受了太多人的意志,甚至是人的劣习,以致还出现了“流氓猴”、“强盗猴”。野生藏猕猴的活动区域越来越小,它们的生存能力日渐低下,它们的天性正在被人的利益扭曲。那一次见到藏猕猴,让我记住了它们的眼神。
多年后,我又与几个朋友登峨眉山,因为行程安排较紧,就没打算去猴区游览。那天原本是多云的天气,可下了缆车,就雨雾蒙蒙的了。到了金顶,雨虽停了,可雾气越发浓重,金色的普贤菩萨塑像隐匿在浓雾之中,只偶尔隐约显现,让前来拜谒的人们平添一份焦急与期待。我们在金顶转悠了近两个小时,看看大雾依然没有散去的迹象,怕耽误下午的行程,便带着遗憾登上了返回的缆车。从索道出口到观光大巴车乘车点,要徒步行走四十多分钟,雨后路滑,我们走得小心翼翼。行至半途,前面突然有人叫喊“快看!这里有猴子!”,果然,路边的护栏上,有几只藏猕猴正与游人接触。这意外的遇见,让我们一扫一无所获的失落心情,赶紧凑上前去。那几只藏猕猴,已被细雨和雾气打湿了全身的猴毛,依然悠闲地在路旁的树上和护栏间跳来跳去。游客中有人递给它们苹果和鸡蛋之类的食物,它们便娴熟地啃食起来。难得一见的是,一只猴毛尚未丰满的幼猴,跑过来与母猴亲昵,眼睛里流露出对游人的惊恐和对母亲的依赖,母猴则以慈爱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这一幕,让我不禁对藏猕猴生出了一种怜爱之情。母子情深,这大概是动物与人类最为相近的一种情感吧。看到这母子相亲的眼神,我心底里对藏猕猴的那种忧虑,减缓了许多,但愿它们这种情感能够永久地维系下去。
【作者简介】
刘同福(北风轻轻吹),年少从军至退休,曾任某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某部政委。山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喜爱摄影、写作,作品常见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和青岛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青岛旅游摄影协会理事、青岛图片库签约摄影师。
苡子,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朗诵协会、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杭州之声朗诵团、杭州图书馆朗诵团团员。学业职业都浸润着文学,希望诵读的声音能带着文字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