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看看、等等,算命式医生害死人:乡镇就医三原则
鸡毛君
如果很幸运,你生活在乡镇,就会远离大都市的喧嚣、远离高楼大厦的挤压、远离乘车和开车的匆忙和混乱;
如果很不幸,你生活在乡镇,就会体验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日常生活的不便、精神生活的匮乏。
何为乡镇,即乡下和城关镇。
在这里,尤其,你会体验到就医的尴尬和艰难。
01.
感谢上苍的眷顾,鸡毛君在五十岁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小女体弱,大凡在幼儿园或学校有孩子感冒,她就会感染到——衣原体感染较多。在武汉期间,就医条件好,医生药到病除。之后,鸡毛君为孝顺父母,(参见鸡毛文:《90岁父亲把60岁儿子当一生的仇人:孝顺要理性》)带着家人回了乡下,小女也到附近县城就学,就医当然也在附近县城医院了。
县城的医院看起来也很高大上,前沿的硬件如CT、核磁什么的都有,感觉什么大病都不在话下;只是楼房矮点,面积小点,医生少点,但看个伤风感冒的小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因此,小女一旦感冒,就往县城医院跑。但奇怪的是,在武汉只要三五天就能治好的感冒,在这里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四个星期,甚至两个月都不见好。
小女一般发病都比较突然,一感冒了,就会发高烧,有时候会烧到38、39、40度,烧到满脸通红,浑身抽搐,很令人心焦。
我长期在外奔波,之前都是夫人带小女看病,我就是去了也是做个司机。两三次之后,我觉得不大对头,注意观察了几次,这一观察不要紧,吓了我一跳:医生照例问了情况:发病时间、症状、病史等等,之后是各种检查,这与武汉的医院没有什么区别,很正常。之后,就奇葩了。
我问:医生,孩子感冒是什么原因啊?
医生:可能是感染吧。
我问: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见好呢?
医生:说不清楚,现在好多病都说不清楚,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开了药,我问:这个药效果怎么样呢?
医生:试试吧,不好再换。
药吃完了,还是不好,就提醒医生:会不会是衣原体感染呢?
医生:那就按衣原体感染看看?
就按衣原体给了药,还是不顶用,再找医生:怎么回事哦?
医生:不要着急,康复需要一个过程的,等等看吧。
我无语。这跟算命有什么区别:瞎子掐着手指头,信口胡说:支为正官多高尚,祖上能把权来当。年支若要逢七杀,祖上刚强有名望;年支若要逢正印,妻子对母不贤良。支为偏印不太好,先富后贫祖飘荡······
小女在高烧,一家三口,整夜整夜的不能睡觉:按照之前在武汉期间医生提供的模式,物理降温:冰敷、冷敷、吃药。可是情况越来越糟糕,这样下去,非把孩子烧坏,把大人的身体搞垮不可。无奈之下,只好开车赶到武汉的医院。
看了县城医院的各种检查结果,医生就开了药,告诉回家怎么怎么吃。
我问:孩子是什么原因啊?
医生:xxxxxxx原因。很肯定。
我问:这个药怎么样呢?
医生:回家把药吃了,三五天就好了。
医生肯定的回答,让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回家按照医生说的做,一般三到五天就没有大碍。
02.
鸡毛君还目睹了一个极其滑稽的事情,夫人的闺蜜,感觉双手麻木到连筷子都捏不住,就去县城医院做了CT,医生告诉她:是大脑后部分的血管里,有个瘤子,很严重,要手术。她赶紧到武汉大医院去就复诊,医生看了同一张片子,告诉她:在喉部的后侧,有一个瘤子;她很迷惑,就去了上海大医院,医生看了同一张片子,得出的结论与武汉医院的相同。
鸡毛君听了,很费解。百思之后,哑然失笑,明白了:县医院的医生把片子看倒了。想想看,一个说在后脑,一个说在喉部的后侧,如果把片子倒过来看,恰好在同一部位。
这个故事很好笑,也很令人疼痛,假如当时按照县医院的诊断来做手术,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鸡毛君百度了一下小乡镇的就医情况,结果是大量的吐槽,甚至咒骂。
一位妈妈,因为孩子摔伤了,到了县医院:
我是在小县城的人民医院缝合的美容线,结果因为医生缝针的结没有打严实,伤口崩开了一针,当时急的不行,问了几家医院都说不需要重新缝合,结果等到第七天拆线的时候下面三针都开了口子,现在一个比较大的凹陷。
最近没有用减张贴,感觉疤痕有点变宽了,白天在用美皮护,早晚用疤克。
今天看到儿子的疤痕,愧疚的直接扇了自己一巴掌,因为自己失误,导致儿子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故。也因为医生的不负责任,造成伤口崩开,去医院破伤风都是我们在即将超过24小时的时候,提醒医生她才记起来的。感觉医生对这些已经麻木了,但是对于家长,真的是急的人都要疯了,可他们不会理解做母亲的心情。哎。。。
一个准妈妈,吐槽自己的经历:
吐槽一下,34岁,二胎,算高龄产妇了,6月3日的末次,6月28测出怀孕,同时出现褐色,马上到医院抽血检查,Hcg520,孕酮32.96(28天)一个医生看了结果嗤之以鼻,说你这到底有没有怀孕啊,另一个医生看了很久,说怀孕是怀孕了,到时候再看吧,强调一下,这个抽血化验也是自己叫医生开的,不然不会给我开。
32天的化验结果,Hcg2230,孕酮31.44,自己看翻倍不错,拿给医生看,医生说你这个能看出什么?看不出来的,28天验了,你要30天的时候再验,32天的数据了什么都对比不出!反问医生,没错,30天翻一倍,1040,32天再翻一倍2080怎么看不出啊。医生看我们都懂,就不再说了,打发我们回去了,也没给开药 。
没辙,自己琢磨吧,38天又验了一次,Hcg16590,孕酮31.11翻倍还好,孕酮稍微有点降但还在正常范围内,又Bc了一个,说孕囊很好,宫内也没有流血现象。想想还是保胎吧,找医生开达芙通,抱歉,没有,最后拿了盒琪宁黄体酮胶丸,自己安心卧床保胎吧。
期间褐色没停过,断断续续有,昨天下午突然出现一大片褐色,慌神了,忙打电话问医生,要不要查下炎症和息肉,看姐妹们很多都这样说,医生一句就回了,不用查,要么住院,不过住院也是打针和吃药,就是可以让你不用跑来跑去了。最后老公买了保胎灵片和维生素e回来吃。
03
鸡毛君曾在卫生部旗下的杂志社,做过多年编辑部主任(参见鸡毛文:《股长都是长,牛股不一样。成为落水狗,是小人的宿命》),曾经参观过若干大型医院,采访过国家级医学家,见识过在改革开放之后,科技进步给医疗事业带来的发展,真心感佩。而在县城就医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又真实地令人不寒而栗。
仔细思索,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浮现出来:资源配置。
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硬件包括各种医疗设施、设备等等,一般县医院该有的都有了。
软件资源就是人才了,就是医生。
如果按照学历来确定人才等级的话,那么博士是顶级的人才,他们肯定被大城市的大型医院包揽了,有部分博士会到二线城市,那肯定是末流的博士;硕士一般被二线城市包揽了,有部分硕士会到三线城市或县城医院,那肯定是末流的硕士。那么,轮到县城医院的大部分就是学士或者专科了。
一般来说,选择接受医学教育,是需要很大耐心的,因为学制很长,学习内容很枯燥;如果想跻身大型医院,有个体面的收入,必须拿到博士学历,那将是对个体智力和毅力的挑战。
而医学,现在的分工越来越细,细到终生研究一根血管的地步。当然对医生个体来讲,就只能在一根血管上下功夫,也因此,他们的技术也将会越来越精湛。而这些,在本科阶段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能到博士的境界才有机会学习到。
那么,那些本科学历的医生,就只能到县城医院做全科医生,什么是全科医生?就是万金油,他们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专、不精。很难设想,这样的医生,能指望他们能迅速、准确地确定病因,并药到病除吗?
然而,在医保、五保等等政策激励下,农村、乡镇居民的健康意识普遍被激活,县城医院与大型医院一样,就医的人群络绎不绝,处处爆满,一个医生一天看百来个病人是常事;单个病人的看病时间,也就那么几分钟。就他们的水平、经验和时间,能看准、看好病,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因此,在学问不足以支持其迅速做出判断,时间不足以允许其翻翻资料,责任却要求其不出事故,诸种选择面前,把稳的做法当然是应答的模糊以对,药方的四平八稳。只求不出问题,不求解决问题。
也因此,试试、看看、等等等算命式语言,就出现在需要严谨科学态度的医疗之中,说是草菅人命一点不为过。
04.
有了以上经历之后,家人身体不论出现了什么状况,鸡毛君都坚持三个原则,这也是鸡毛君,要给生活在乡镇的人们的建议:
1、小病到药店:感冒、腹泻、咳嗽、或已经确诊,用药固定的小病和慢性病等等,到药店自己买药。
2、外伤就近看:外伤、自己判断准确的外伤等,到县城医院看看。但要严格控制在自己的判断范围内,参考医生的意见。
3、有病到省城医院:在当地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效果的,一定要到省城医院。
鸡毛君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把这句话,套用在“算命先生”身上,再也恰当不过;而在今天,把这句话也套用到县城医院的'算命医生”身上,好像也不是太出格。因为,就鸡毛君所了解的,一个县城医院,其经济收入,一般都以数亿计,这种巨额收入的背后,有多少是靠“算命”得来的呢?这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当然,首先应引起患者的警惕,千万不要沦为其“算命”的牺牲品。
(以上图片与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让鸡毛飞头条号,分享常识经验。
常识分享:
上一条:叼着木棍写作、捧着红砖咏《再别康桥》:诗意地救赎自己
下一条:靶向、克隆、基因:技术是别人的,命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