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23

星期四

2020年4月

晓宇同学

  

晓宇同学:

  这是我第一次称你为“同学”,不知道你有什么感觉。

  我得先絮叨一下称呼的事儿。你可姑且当作我这中年妇女发病一次。

  在写信前,我就想啊,跟你叫啥呀?叫我们一直以来习惯的“小妖儿”?在这么个讨论教育问题的信里太不正经。叫“王老师”?太装正经。叫“王校长”?光想一想就脊背发凉。还是觉得“同学”最合适。“同学”,在我眼里是个美丽的称呼。

  我曾多次听别的老师讲课,发现许多称呼一点儿也不美丽。

  有的老师叫学生“孩子们”。这个称呼更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如果面对的是初中生,如果老师是我这样年轻貌美的女性(自夸一下),叫一声“孩子们”,只会让“孩子们”反感,他们正是青春期,处于自我觉醒的时期,人家都盼着长大,希望别人拿他们当大人看呢。一声“孩子们”,把一个个期盼平等的心打了下去,人家能爱听吗?

  有的老师叫学生“宝贝儿”。听到这个称呼时,是在一次大赛上,那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面对着一群初中生,一口一个“宝贝儿”,当叫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宝贝儿”上去板演的时候,我明显地看出了他的尴尬。

  还有的老师叫学生的“小名”或“昵称”。这种称呼适合在自己班里上家常课时比较随意的情况下。有一次听课时,一个老师请四个学生上台分角色朗读,其中一个男生读的是“大海狮”的话,读完了,老师拦住那个男生说:“大海狮,请留步!”下面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立刻笑成一片,“大海狮”满脸通红。

  ……

  我喜欢“同学”。我喜欢在课堂上称学生为“同学”。

  什么是“同学”呢?简单的说,“同学”,就是“共同学习”,这个称呼其实折射的是一种人际关系,老师或家长称孩子为“同学”,是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孩子,是不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把视线拉平,把孩子当成一个个鲜活的“人”。

  当我给你写信,讨论《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时,我要郑重又欢快地称你——晓宇同学!晓宇同学,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吧!

  发病结束,进入正题——
  今天,我想和你讨论一句话——“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它出自本书的第二章《教育学的概念》,但是这不是个科学严谨的“属加种差”定义,而是作者对教育的个人化理解。在下面的“情境”一部分里列举了几个事例,全是大人帮助、目睹孩子成长的美丽故事,叙述很简洁,因为这不是一本讲故事的书。但是,就是这几个简单的小故事和“迷恋”这个词,让我想了许多。

  “迷恋”意思是“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做妈妈的我们,谁没有迷恋过孩子的成长呢?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曾有无数个瞬间,注视着孩子那高出我们的个子,听着他(她)说着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忽然惊觉:孩子怎么长这么大了?是什么时候长的?我们怎么没有发觉?有些怅然,有些留恋,还有对生命成长的惊叹。是什么时候长的?就是在一天一天稀松平常的日子里,这一天一天里,他们给我们带来过无数的惊喜。

  当老师不也是这样吗?看着你们公众号里发的那些小视频,那一个个小不点儿有点拘谨地站在镜头前背古诗、介绍植物、做饭,看着小孩儿们说话时不经意撮起的小嘴儿,我常常会想到春天的花骨朵。他们就是春天。你曾无数次用你的文字记下他们成长的足迹,当我看他们的故事时,我还看到了那个看着他们的你,你的眼睛里就是这个词——迷恋。

  孩子们上网课期间,每家都会暴发一些规模不一的“战争”,许多家长都盼望着“神兽们”赶紧开学。面对着孩子的种种状况,我也曾经特别着急、失望、愤怒,甚至抛开自己以往的温柔老妈的形象不时练上几段“狮吼功”。你也曾这样过吧?我能想象你哭得“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那个你,想想老刘对小刘无原则的宠,小刘无限制的玩,简直觉得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哈哈,我也一样,心里还愤愤地想着:他娘我上学时哪像他这样?哼,就是因为遗传了他那个不要强的爹的不良基因!……究其根源,无非是不能接受孩子的犯错,忘了成长是一个过程。那时,我们忘了自己也曾经是小孩子,我们忘了今天这个我们还比较满意的自己也是经过不断的犯错成长起来的,甚至现在我们还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迷恋他人的成长”,不仅要欢喜地欣赏那些让我们惊喜的,还要平静地接受那些让我们生气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成长的过程。

  晓宇同学,我觉得这样读书,也让我成长了呢!他们、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值得“迷恋”,我们的世界,每一天都值得“迷恋”。

  我想起王开岭的一句话:让灵魂从婴儿做起,像童年那样,咬着铅笔,对世界抱以纯真、好奇和汹涌的爱意……

  “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你喜欢这句话吗?你想到了什么?我等你的回信哦!

小妖同学

小妖儿同学:

  我还是喜欢这样称呼你。因为,这样叫,我有一种同类见同类的感觉。我特意问了下度娘,在我们北方语境里,“妖”以褒义为主,表示不可言传的含义,如果加上儿化音,就具有了动词性质,好像是有那么一种特立独行,大多数人能够欣赏,却鲜少愿意苟同。你说,我们这种“鸿雁传书”是不是两枚“小妖儿”的“特立独行”呢?因为,我不是王小波,你也不叫李银河。可我们,却偏偏还笃信着“纸短情长”,这纯真、这好奇、这爱意,居然是从两个中年妇女的心扉里滋生并蔓延出来的,写到这里,我笑了,你呢?

 

  我还没有真正开启那本书的阅读,但是,我想先回应你的问答。我咀嚼了这句话——“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我觉得涵盖的东西太多了。我喜欢这句话,你重点谈了迷恋,而我,第一想到的却是“影响”——我们俩之于我们两个孩子的互相影响。

  “暖暖的灯光下,妈妈在朗读,轻轻的声音有些沙哑。暖暖的被窝里,孩子在聆听,圆圆的脑瓜一动不动。直到孩子浓密的睫毛不再如蝶翼般颤动,直到微微的鼾声响起。”——这是属于你和小姜的夜晚,重复了无数次却仍觉得太过短暂的夜晚。

  暖暖的灯光下,妈妈在玩手机,一帆蹑手蹑脚地进过,拿走书架上的望远镜,妈妈没吱声,但心里了然,今晚天空会有大月亮出现;暖暖的阳光下,妈妈在挥毫泼墨,旁边,小小的女儿,拿着毛笔侧头看着国画书,然后信笔涂鸦,这是属于我和一帆的刹那时光。

  我们造就和“影响”了两个不同的孩子——你的他酷爱读书,我的她充满情趣。“从生物学和文化的方面来看,我们总是与儿童处在一种潜在的教育学关系中,我们与他们的出生、发展和成长都有关系”。

  作为父母,我们天生迷恋孩子,我也尝试过把她“影响”成我希望的样子。然而,成长的力量又是不可控的。总有一些东西,来自己于他们自身生存的需要。所以,我开始尝试着从另一种角度来反思自己、审视教育。如你所言,欢喜地欣赏那些让我们惊喜的,平静地接受那些让我们生气的。因为,她曾是我,那个少时单纯又娇纵的我;而她又是她,那个有着自己成长轨迹的她。

  今天,一帆开学。在这之前,我有自己哭过。不过不是之前逮到她玩游戏时暴跳如雷后的痛哭,也不是为母女关系遭遇僵化后伤心委屈的抽泣,我就是觉得不舍,好长时间了,我习惯了家里有个她。安静安静地坐在那里上课,一声不响地陪我吃饭。

  我开始找寻回忆,这个假期,甚至往前追溯,更早的时光。好像是我,忽视了她的成长速度。其实,她一直在积极地参与塑造来自父母及他人的影响。我忽尔弄懂了一件事,没有谁在教她如何做女儿,我也是个同样需要成长的母亲。我们两个,相互影响,好多影响都发生在了具体的情境之中;还有好多故事,仍在继续上演。

  真的,与其说这是教育的学问,也不妨说成是人生的意义。因为,“他人”涵盖了好多群体,他们,不止是儿女,是学生;而我们,也不光是母亲、是教育者、还是活生生的人。

  最后,我想和你分享一下一个家长写给我的留言:“姐,和你说说我最近的感想。看着孩子每天在家就莫名的要生气,莫名的要把她的缺点揪出来,然后置她于死地的揪住不放。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几天的一些小事让我很暖心。那天她照着公众号里的手工视频做了好几朵花,用手捧着,问我漂不漂亮,那一刻感觉母子关系特别的亲切。还有晚上女儿问我饿不饿,我说有点儿,她说煮几个鸡蛋吧,我说行,她一共煮了三个,我吃了两个她吃了一个。感觉她不是那么可恶,有点懂事了。在家中上网时间长了,父母和孩子的矛盾激化,有的甚至接近崩溃,其实父母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孩子还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为什么讨厌他们了,因为我们放大了她们的缺点,忽略了她们的优点。提个小建议,让孩子们做一件小事,不一定是家务劳动,动动小脑筋,让父母嫌弃的脸上重新露出笑容,鼓励孩子们勇敢的展露自己的优点。亲子关系和谐了,我们的线上课就不那么漫长了!”

  你看,不光我们俩在思考这个问题,教育是一件全民参与的事情,每个家庭都不例外。我们的每个不由自由的行动,算不算是不假思索的教育学上的反应呢?而当我们试图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事,是否恰当、是否正确、是否是可能的最佳方式时,是否就意味着成长就在发生呢?

  小妖同志,我们每一天,都因为周遭的一切而成长呢!

  今天阳光真好!我想我听到了自己的灵魂在拔节,你呢?但是,不许告诉我,你比我拔得快,拔得高!

- END -

(0)

相关推荐

  •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快快乐乐做教育65)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今天下午上班,刚到办公室门口,看见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二班的两个同学在追赶胡主任,"胡老师,今天下午第一节终于盼到您的<教育学>课了,听不到您的课 ...

  • 长篇连载 | 我的大学(81)

                              81 1月9日进行<教育学>考试,有生以来未见过如此的考法.考卷发下来后,刘鼎源老师就坐在讲台上监试.刘老师是大块头,脸比较黑,两颊肌肉 ...

  • 回忆我的苏大老师

              回忆我的苏大老师 陈秀莲 我与苏大的缘分,是因为班主任露老师.因为身高受限,我其实是不能报考师范院校的,所以,当时除了我的中学老师强烈建议我试一试的苏大外,我全都填了财经学院和财经 ...

  • 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孩子 | 我爱写随笔

    民小编说 "老师"和"警察"两个角色看起来差异挺大,但面对学生的行为偏差时,有的老师可能会将两者混淆. 著名教育学家范梅南说,"老师绝不能像一个过路人 ...

  • 《雍正王朝》成了年轻人迷恋的成长圣经

    时隔二十年,它重新成了当下年轻人手中流传的成长圣经. 在抖音.B站.快手,在你可以想到的一切短视频平台上,研究<雍正王朝>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影视解析类内容之一. ▲图片来源:抖查查 身处影视 ...

  • 郑尉工作室语音测试报告: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去做学问,帮助学员建立自己的成长轨迹

    幼儿学习语言,都是"先声后形".妈妈在输入高质量的语言时,要确保发音的正确性(正确即可).所以我们"高端英语启蒙"设置了每周一次的语音课.为了检测学习效果,2月 ...

  • 亦舒:自我成长是婚姻中最高级的学问,学不会的人,跟谁都过不好

    中年女人的字典里离不开一个字--熬. 在职场煎熬,熬夜写文案,无偿加班,头发掉了满地,被同事和老板夹击,不上不下. 无奈中带着一点倔强,煎熬中藏着一丝不想活了,一点点的愤怒绝望,希望破灭再燃起,是上司 ...

  • 迷恋你的成长︱关于小升初衔接那点不得不说的事儿

    5 月 6 日 周 六 序 5月6日,星期六,莆田市实验小学家委会邀请擢英中学优秀班主任吴赛奇老师到校举办专题讲座.气势磅礴.一气呵成.掌声四起的演讲给家长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经吴老师同意,将课件分 ...

  • 探索成长, 每个人都了不起

    有这样一个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猜一动物. 不少人都知道答案是--人. 那么我想问你,你现在处于怎样的人生阶段呢? 埃里克森说,在每个阶段,人都有需要面对的矛盾和 ...

  • 该怎样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让孩子保持善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当今社会上有一个这样的现象,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比较的善良,但是当他们年纪大了之后就会开始变质.他们可能会变成偷奸耍滑的商人,或者是一些别的不好的人,那么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时 ...

  • 反激准谐振变压器优化设计!有同学问我,到...

    反激准谐振变压器优化设计! 有同学问我,到底怎么设计反激变压器,看了好多公式,还是停留在60分水平,不能融会贯通,为什么感量,匝数,匝数比每个人设计不一样? 究竟怎么考虑的,说白了电源设计是在一个电压 ...

  • #迷恋于书法和绘画等是一种什么心理# 人...

    #迷恋于书法和绘画等是一种什么心理# 人类对美的向往从来不会消失.不同于男性画家,女性画家的作品通常更加细腻,画面中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温和.虽然作为艺术大师男性出名的更多,但是插画界优秀的女性画家并 ...

  • 12个挑菜的学问[玫瑰]辣椒

    12个挑菜的学问[玫瑰] 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