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韶:组队学习的那些事
一、简介
大家好,我是闻韶,目前研一在读,医疗 AI 相关。很高兴,能够以一个普通学习者的角度向大家分享我的认识与收获。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或感悟,我也希望借此机会令大家有所裨益,带来启示。
二、网络学习令人愉快而担忧
其实,我最早接触到 DataWhale 是之前看 「西瓜书」 时 (一脸懵逼),正巧发现有一本叫 「南瓜书」 的开源教程对其中的很多内容有着更进一步的解读,彼时我的内心宛如枯木逢春(打 call !)。
接着,一看是个叫 「DataWhale」 的组织制作的,再深究发现其 GitHub 内还有很多开源资料,虽然很多不太懂,但整体看上去很棒,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再深入了。
当然,虽印象浅浅,但未曾忘记。
在第一次参加 DataWhale 组队学习前,由于疫情原因大部分人在家,学习时间和热情都很充沛,我也跃跃欲试。我参加的是百度的深度学习 CV 训练营,并拿到了优秀学员 (4/3500+),因此对训练营式学习也相应有着一些先入为主的、但又粗浅的认识:
认真学习,善于总结,总会有所收获,程度因人而异; 信息量太大但时间太紧凑,难免囫囵吞枣,消化不良; 网上学习也有好内容,但也需要提高甄别优劣的能力。
可见,愉快之余也存在担忧,毕竟以后不可能每天都有一整天消化当天的内容。
与此同时,一方面,诸如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 一分钱一分货” 等传统思想很容易使人带上有色眼镜,顺着惯性思维将使用价值与价值关联起来,并质疑组队学习是否真的会有收获?
另一方面,根据近因效应,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我们印象的形成 —— 上次参加训练营都如此艰难,参加组队学习难道就会更好吗?
此外,平时有课业、科研,还要运动、休息等,无一不占据着身心和时间,不由得令人担忧:万一什么也没学会,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凡此种种,使得我对于 DataWhale 组队学习仍暂时处于适当关注、整体观望的态度。
但后来的经历,逐渐地打消了我的顾虑。
三、机缘巧合回到最初的起点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注意到 DataWhale 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了,很多都已经涉及到我平时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了。有时,想尝试着参加一下组队学习,但经常抢不到,只能作罢(事实证明我蹲点蹲得不好)。
其间,一位靓仔邀请我参加比赛,我一看题目我门外汉啥都不会啊,咋整啊(暴风哭泣)?自己估摸着先学习一下,不然等下拖人家后腿好生尴尬(虽然后来也没参加)。于是乎,我开始有模有样地看起了数据挖掘,看着看着竟又绕回了 DataWhale 的开源资料。
蓦然回首,当我回望它时,它尚在等我。待我细看它时,它越发醒目。
这次,我认真学习了开源资料,仔细看还挺有意思的。除却逻辑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其格式之工整,排版之优秀,令人赏心悦目(其实我惊了!)。
凭借着这些开源宝藏和其他资料,我试着学习和参加了一下天池的二手车交易价格预测长期赛,寒假及前后花了好几周时间,幸运地取得了一些较积极的进展 (39/9900+)。可惜后来因模型进入瓶颈、刚开学事情多、且长期赛一个月后就要结束了,我的练习就此止步,但从中得到的一些收获并未随之消逝。
四、珍惜机会努力学习与成长
后来,我终于在时间较充裕的前提下等到一期组队学习。小编非常体谅我的用心留言,给我发了~~「靓仔勋章」~~ 「用心徽章」 提前进入学习群(再次感谢~)。一进群,感觉哇,高端大佬群,想和你们一起玩耍(表嫌弃我)~
容易得到的,不容易被珍惜。但对我而言,它确乎来之不易,以至于更要认真待 ta。
第一次参加组队学习,我较好运地暂时挤进了前排。除大佬们的积极教授和答疑等重要因素外,我认为自身的成长和特点主要在于:「1.有准备和预习;2.认真做好笔记;3. 目的单纯,导向明确,即学习和交流,没有额外精神负担;4. 敢于发问答疑;」
「关于预习」
我们知道,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贯彻世界观。「在做一个决定或一件事前,大抵需想清楚 “这么做意味着什么,为何要这么做,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 —— 「正所谓 “三思而后行”,才可能一丝不苟,雷厉风行地坚决执行既定目标」,反映到预习这件事上亦复如是。
因而,我对此的思考是:组队学习在预告时便放出了 GitHub 链接,意味着预习是默许的、受到鼓励和支持的,特别是诸如 Pandas、Numpy、Sklearn、PyTorch 和 TensorFlow 等必备基础都是默认复习好的;之前的网上学习经历引起了我对短时间高强度学习的担忧,更何况是第一次参加组队学习,而预习能够 「缓解潜在的不安,增加一份从容的底气」,避免后续突然有事、没时间等干扰;既然早学晚学都得学,趁有时间提前学,可以大致熟悉一下内容,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需要学习哪些内容等,「有个大致的预期,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
举个例子:通常,作为学生,预习了将要上课的内容,看懂了很棒,看不懂也不要紧,第二天听课争取弄懂,还是不会就问。否则,对大多数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而言,是非常糟糕的。依稀记得,当时初入校园,对某课程内容一无所知却从不预习,老师课上板书又笔下生风,以至于我时常上课未能完全跟上(其实就是没听懂啦),更致命之处在于老师问有什么疑问时,我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问题太多不知从何处开始问)。如此导致我课后需要花费成倍时间和精力去弄懂它们,效率非常低下。彼时真正的大佬已在预习下节内容,而我还在为前若干节内容焦头烂额。
啊多么痛的领悟~ 在某次考试后,我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 —— 「平时放的水,期末都会流回脑子里」 ^O^ (手动狗头)。我终于下决心去预习,并切身体会到了预习的裨益。事实上,「自己殚精竭虑学习并弄懂、领悟的,远远比他人言传身教的更令人刻骨铭心」 —— 后者呈现的应当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作用。更何况,预习的时间不是真的浪费了,而是以另外一种价值形式依存在你的心中。
当然,不排除很多小天才就是不用预习,平时看着吊儿郎当,考起试来大杀四方 —— 其实人家虽然表面上花的时间少,但是贵在高效:近乎 100% 的全神贯注听课做作业和复习,这对大多数像我这样的人而言是难以企及的,更何况人家在暗自用功时我们也没看见,这样又是另外一种非凡的路线。
「关于笔记」
其实,我之前挺懒的,尤其不喜欢做笔记 —— 除非要记的东西实在繁琐冗长 —— 可惜我的容忍限度极高:)
通常,很容易观察到我们的学霸同志,做起笔记来那真的是... 期末考前小本本如数家珍... 心疑人家怎么这么有空做这么多内容。
后来,我明白了,「做笔记与否,表面是一种习惯,实质是一种认识」。
为什么呢?先说说不做笔记者的常见心态或认识:记性还可以,不用费事;感觉记了没用,课件、视频、文本等资料都有;没时间...
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人不仅网上若干电子笔记,随身还带一本,与记性无关;记了有用,在寻思着怎么把笔记做好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将零碎的知识重构为体系的过程,相当于思考和复习了,厉害的还可以举一反三;「做好笔记的确费时费力,但流逝的光阴不是真的流向远方了,而是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承载着学习和思考的精华,以便于随时复盘和增删改」。
此外,美观其实也很重要,毕竟以后可能要回头看,要是自己都看不下去了那也太难受了咩~ 「做得好不仅益己,更可悦人。若有幸得到建设性的评价和指正,那说明有人能仔细欣赏你的作品了,还给出了可能修正自己过去的错误的机会」。当然,如果害羞,可以设为私密,自己悄咪咪看,这都无关紧要,有动笔才最重要 ^ ^
参加组队学习后,做笔记打卡的要求促使我或多或少地改善、获取或加深了积极的认识。特别是有的内容被评上优秀作业,非常开森,不敢说富有真知灼见,至少态度和用心得到了认可(为助教打 call !)~
现在回头想想看,那么多的技术自媒体人,「几乎无一不是深耕某领域并输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当有人开始认识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可能意味着 ta 在上台阶」。
「关于导向」
有的同学是 「结果导向型」 —— 倾向于认为过程如何无关紧要,只看最终产出和成效;
有的则属于 「过程导向型」 —— 倾向于认为在过程中的学习、实践和收获,更具价值和意义。
我认为自己侧重为后者,因为作为一个学习赛,显然其初衷就是 「引导学员更多地思学、探索和实践,积累常识和经验,以便于在未来的任务或场景中做到知行合一,处变不惊」。因此,不会因为沉浮而影响心境,不为一城一池之得失而耿耿于怀,毕竟目的十分明确。而结果是检验过程成效的形式,可能有的人接受快,有的慢,不要紧,「有收获就很开心」。
「关于问答」
事实上,应正确认识到,向他人发问和为他人解答都是有益的过程。
一方面,咨询发问是显式成长,无需赘述。但注意,一是「问有问的时机」,最好是先自己思考,实在不会再问,毕竟自己想明白的可能比直接拿来的更锻炼人,记得更牢,也更有成就感;二是「问有问的技巧」,比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等。真正的大佬大都性行淑均,常会热心和耐心地答疑解惑,令人受益无穷。当然,也要体谅大佬们可能很忙,有时不能够及时回复。
另一方面,解答疑问则是隐式进步,「答对了可助他人解燃眉之急,巩固和复习自己的知识;答错了则能够为自己查缺补漏,有一种互相进步的真实感受」。
就我而言,虽然还有很多不会的,但有时也会看到一些恰好会的问题献丑一下。其实既能帮助别人,又能发掘出自己潜在的偏差,不亦乐乎?
五、感悟
能看到这里,说明你是一个具有 「上进心」 的人,感谢你的关注~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疑问吗?其实,在我学习后,心里都有了答案。
通常,主观态度比客观环境更重要,能否令主观意志克服客观环境也是衡量主观能动性强大与否的重要依据。想学的人不会因时间碎片而停滞不前,不想学的人一大把时间浪费也无动于衷。至于资料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不是说开源的就一定差、高价的就一定好,需自行体会和判断。关于组队学习是否会有收获,只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更何况确实是有很多干货。「事实证明,人是需要接受挑战才会得到磨砺和成长的,停留在舒适区只能是温水煮青蛙,要敢于尝试新事物,万一成功了呢?」
此外,当我进入那群后,有一种 「“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眼界”」 的真切感受。大佬们都十分谦逊,有一种无标签的文化和技术氛围,有的还会鼓励我。在这种环境下,真的很催人奋进,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我心疑这是一种认同感在作用,也有一种环境或氛围的微妙影响。
「逆水行舟用力撑, 一篙松劲退千寻」。显然,我们作为普通学习者,都还有很多不会的,仍需时刻提防能力不足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见贤思齐,努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德才兼备、温润如玉。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正如农村包围城市而非直接攻打大城市才是适合当时国情的道路一样,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实际路线,「应有所取舍、思考和规划而非全盘接受或拿来主义」,毕竟我的观念可能也落后、不普适、不一定对。
当我认清许多事理时,已然耗费太多的时间,错过太多的机会。
谨以此留给后来人,希望有新的收获和感悟。
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