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技术分享记录——云波
那天发了个截屏,正好是百科里关于非物质文化传承把太极拳定性为“杂技”,而不是技击。
从中可以看出国家乃至体委对待太极拳的态度和观点。
1949年后,太极拳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太极拳,之所以为拳。肯定在于技击性,而不是所谓的操,抑或表演。
中国文化有个特点,凡事必要有个渊源,所以武术中要么就要借名人达摩,岳飞创拳,要么就很多都夹有文学上,易经,五行,中医,哲学,宗教很多东西。
这些东西我们也无法考证,也很难判断。即使其中一项,我们能学好弄懂一门就相当不容易了,今天我就权且当聊天来闲谈太极的一些东西。
说到太极必说阴阳。 《易经》曰“一阴一阴谓之道”。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用阴阳来看世界的文化。不管风水还是中医还是武术!都有阴阳的概念。 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建筑堪舆,占卜等。
所以中国的的思维永远都是正反两个方式!从这点可以看出阴阳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
所谓太极拳中的阴阳,书面规范一点来说:即是拳中的动静、虚实、快慢、刚柔、急缓、粘走、屈伸、往来、进退、开合、收放、驰张等矛盾关系。
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虽依存却制约,同存一体,相互转化。其中动静、虚实、快慢、是我们提及最多的矛盾关系。
这些理论的东西感觉高大上,博大精深,但也许不如实在的弄懂一些东西让身体去体会来得实在。
我也经常会用我认识的“歪理”来表达我想要表达的东西。
一听到太极拳,可能我们脑海就会浮现出缓慢,轻柔的画面。也会联想到所谓“四两拨千斤”、懂劲、以柔克刚等词语。
说到四两拨千斤,网上多理解为借力用力,或者没有千斤力哪来的四两拨呢?
我说的很多东西不一定对,但不妨碍我在群里谈谈我的看法,吹吹牛聊聊天吧。
所谓“四两拨千斤”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是在形容,文学的需要。
意思就是用很小的力量可以拨动比我大的力量。也可以说成省力,或者效率还不错。
在太极拳中:
一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在失重重心不稳的情况下,对方给我轻轻一个力,哪怕就是一个指头我的身体都会被牵动。
反之,特别我们坐公共汽车,没位置站这的时候,汽车一颠簸,我们东倒西歪,如果在失重的同时,手轻轻碰到扶手或者栏杆就会把重心稳定住。
二是在对方推过来,我突然松掉,让对方力点落空的情况下,可以轻松拨动对方。其原理就像我们去推门,门后面门栓关上了,我们推不动。要是在别人推的时候,突然把门栓抽掉,对方就会失重倒下,用力越大越猛跌的越厉害。
三是在不动的情况下推动,这种可能你们就不好理解了,可能经常推手的人才有这种体会,就是当对方力过来,你接住对方的劲,引到脚下,保持身体不动。我用外围或者其他的力量轻轻触一下对方侧面,他就会被我拨动。
这种看起来觉得很神奇。其实很简单。只是说在对抗中不断变化中运用就不容易了。
这三种都离不开一个东西,那就是对方必须使用整体力过来才有效,如果用局部力量,效果就不好了。
为什么呢?因为局部力在于末梢用力,整体力过来,对方身体有个“自我牵动”的移动,更利于我们借用他自己本身力量来破坏他的重心。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判断对方是不是整体力还是局部力呢?
所以这就有了太极一个术语叫做“听劲”。
什么是听劲?就是用手或者肢体感受对方力量来源,大小,方向。
所谓的粘黏连随皆从中出。
说到听劲就不得不谈到懂劲。劲是一种巧力而不是死的僵力,松则活,硬则僵。你们仔细体会。
而懂劲不得不说到太极十三势,重点就是太极八法: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其中棚捋挤按为基础。
很多练大成的或者懂一点用力技巧的,经常会用到棚劲,除了内部支撑结构的松沉之外,在技术上是一种向前的同时向斜上的一种发力方式。很容易把对方重心发起来,同时发出去很远。
很多人一说就是,你看我把谁谁谁推多远,人都飞起来了。其实不过是棚的延伸而已。
但我要告诉大家,在双方都对抗中,随时在变化,这就不容易做到了。
不比静态下的讲手,或者配合下的模拟状态。
既然说到了太极拳的“棚”,那就不得不说到捋。当对方棚的劲过来,我接手顺势捋不管是在侧方向用力同时往下还是往上,这样就是把对方棚劲改变了方向同时可以顺势借力。
当对方“棚”过来,你就顺势“捋”过去。对方听劲感应到你的捋后,就会也同时做出反应不让你得成,从而改变用力方式和方向转换成太极的“挤”,反过来避实击虚攻击你。
同时你也感应到了对方改变了来力,马上跟着变化做出太极“按”字决。
依次循环这就是太极推手了。
我们反过来看整个过程,其实中间不乏太极拳它的科学道理是吧! 当太极推手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就是步法跟着移动的散推,有了散推必然就会有摔法出来,进而尽可能贴近实战为实战服务。
但我们看到很多太极拳把推手作为目的,甚至玩推手玩劲作为技击。那是肯定不行的,实战只有挨打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那么好,群主我吹牛说到这了。同时也可以跟大家讲一些道理,很多视频其实不过是这些道理的延伸出的神奇效果而已,不代表实战。
在很多拳术中都会提到“合力”,还有就是“矛盾力”,随着拳谱普及,加上很多人的解析,不断的很多名词就出现了,也冠以科学或者人体力学。
群主我文化不高,只能从我的角度举个把例子试试。
“矛盾力”就像是指同一个动作同时发出两种相互矛盾的力,比如你一伸手,手 臂同时发出向前和向后两种力。
听起来好像不好理解。
其实生活中很多例子,比如: 有人跌落河中,你在岸上伸手捞他,你一方面 要把手伸得尽可能远,以便能拉着落水之人,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自己被对 手拉下水,所以重心要尽可能后移,尽可能地站稳。
这就形成了你体内的矛盾力,一个向前伸,一个向后退,你的身体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向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延展。
“合力”就是若干个不同方向的力合成一个力。 这个听起来也高大上,不过其实生活中例子也很多。
比如: 两队纤夫自河的两岸拉船,各自方向的力形成一个向前的合力,还比如我们两个人抬东西,两个力合成一个方向的力。
推手或交手中,若仅以手和腕发人,是一种效果,手及腕力保持不变,再加肘力向前,肘虽不贴近对手身体,但是对手会感觉到来力之不同。
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再比如:对方抓住你左手,你左手顺势牵引,右手同是以对方脊柱为轴心,向前送力。反而会促使对方失去平衡,这也可以说是合力。
不管我说的你们认可还是觉得没意思不重要,回去找人试试,或者多从生活实践中去观察。 今天就分享到此,大家晚安!
——云波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