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思:关键不在于摘口罩

推文第1497天

编者按
第15篇疫情反思征稿。经过两月奋战,疫情被逐渐控制,全国开始复工。疫情防控工作如何才能真正做好?作者通过对比城乡病毒传播效率,得出:城市对病毒的传播效率,将比乡村高3125倍。继续加强对城市传播因子的管控,是防止疫情死灰复燃必要的措施。“我们在加强监测和消毒的同时,应该继续鼓励人们戴上口罩,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安全的尊重。”“防疫真正有效的方法不能完全依赖医疗手段,而是常态化的社会危机意识。”

本文长度2027,建议阅读8分钟

 正文 

最近,上网看到领导干部通过摘口罩,展示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可以摘口罩进行正常生产和社会活动了,现在的情况也确实如此。
但在我们所有人的心里,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新冠病毒真的已经过去了吗?会不会死灰复燃,会不会再来一个其他的什么病毒?
联系到,最近几年各地不断爆发的禽流感、猪瘟病毒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并不是发生在出现新冠病毒身上,而是发生在现代社会由人类行为形成的脆弱的社会生态上。
中国的新冠病毒,虽然已被遏制,但它现在已成为肆虐全世界的恶魔。
再联系,近年来,国际上几次大的流感造成的死亡、社会恐慌及对经济的影响,我们必须从根源上思考“造成流行性疫病全球性大爆发的人类活动机制上的缺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疫病的防治问题,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摘下我们的“口罩”。
疫情刚刚开始消退,我们就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疼,一点也不长记性,不远的将来我们难免还会遇到一次或者屡次新冠病毒这样的疫情,因为2003年我们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这一次的成本,如果不是适逢春节期间,对全国的经济影响还会更大,但已经大得无法估量了。
实践证明,疫情控制光靠疾控中心是不行的,疾控中心最多只能起一个吹哨人的作用,真正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现代社会的社会运行机制。
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城市林立。
城市的特点就是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发散性强,流动范围广,城市的各种各样的商业环境,以及工作形态和居住方式,形成的感染途径也多,使城市成为疫情防不胜防的重点区域。
目前,国外一些国家采取的放任型的做法,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但也说明了疫情防控是一个所有现代城市无法回避的问题。
疫情一旦爆发,对于这个城市而言,将是灾难性和毁灭性的结果,多少年的建设成果,或将毁于一旦。
如果我们就病毒传播效率,对比一下乡村与城市的差别,我们就会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以一个中等发达城市和一个普通乡村相比,城市中心居住小区的人口密度约为乡村的5倍,他们的流动因每天需要上班和跑业务,以及其他社交活动,将是乡村居民的5倍,他们所流动的方向可以是乡村居民的5倍,他们因出差旅游和其他各种原因流动的范围可以到达世界任何地方,也可以是乡村居民的5倍,而城市人口聚集的形式的多样性,如商业促销、公交地铁、大排档吃饭、农贸市场、公司集会开会、亲友聚餐等,在传播途径上也会是乡村的5倍以上。
其他方面的因子先不考虑,只是以上因子,人口密度是基数,流动性是速度,和时间相关,流动发散性是广度,范围是距离,而聚集形式是城市形态,他们叠加在一起,各种因子具有相乘关系,计算所得的城市对病毒的传播效率,将比乡村高3125倍。
这只是一般性的计算,还没有加上一些恶意的人类行为,和一些特殊的“毒王”案例的因素。对于一些国际性大都市而言,每个因子的数值还可能更高,因此,它们的防控压力更大。
这次的武汉封城,就是将部分因子降为零的重要措施,但只要城市人口密度降不下来,其他因子的状态逐步恢复,城市对于疫病的传播效率就依然存在。
因此,在疫情即将过去的时候,继续加强对城市传播因子的管控,是防止疫情死灰复燃必要的措施。
我们不反对,在确定的安全场合,把口罩摘下来,但目前的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生人社会,我们无法确认对面过来的每一个人,是否存在传播的威胁,因此在一些不确定的场合,如人员密集的客流中心、商场和大型会议场所等公共密闭区域,我们在加强监测和消毒的同时,应该继续鼓励人们戴上口罩,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安全的尊重。
虽然我们有大数据,但要通过技术手段,追踪每一个人的所有活动轨迹和相互的交叉机会是不现实的,也是对每一个人隐私的侵犯。
我们应该对影响疫病传播的每一个因子加以考虑,对目前降不下来的,就一定要加强管控,对可以降下来的,就要适当地采取措施,逐步地将他们降下来,才能逐步降低城市的防疫压力,放松警惕、一放到底是极不负责的做法。
由于以上原因,城市对疫病的防控不能松懈。
即使这次疫情全部过去,下次另外一次疫病出现的可能依然存在,我们要像防火一样常抓不懈,我们也要像对待火警一样,对待每一次可能疫病的征兆。
宁可虚惊一场,也不可疏忽大意,即使有假警出现,也要先处置警示状况,再回头追究假警信息的过失和责任,而不是将任何这方面的信息进行屏蔽和隐瞒。
疫情的防治是由两个方面的工作组成的,一方面是防治疫病的发生和治疗疫病手段,另一方是防止疫情的扩散,前一方面是和医疗水平相关,后一方面是和城市的社会行为有关。
疫情扩散的速度越慢范围越小,即使医疗水平一时跟不上,对社会的影响也就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但如果不加控制,即使医疗水平具备,也会大量耗用社会资源和造成社会恐慌。因此,防疫真正有效的方法不能完全依赖医疗手段,而是常态化的社会危机意识。

作者简介

曹山明,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会长

【相关文章】

“长按赞赏码,帮小编继续坚持”

校对、排版:滔小小

转载或投稿?联系主编:yga565431

戳原文,进入有机村商城

(0)

相关推荐

  • 夏已至,病毒何时休

    夏天的高温会让新冠病毒丧失一部分活性,尽管目前多国都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来防止病毒的流通,并且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速度,不仅没有放缓,反而变的越来越快. 虽然已是夏至时 ...

  • 怎么做才是防止疫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盼望这场疫情快点过去.随着疫情在短期内的不断发酵,很多网友提问,怎么做才能防止疫情传播?防止疫情传播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对此,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用于防控 ...

  • 武汉,封城不封心:及时预防,共同保卫。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致命的疫情还在继续,及时的预防控制,才可以避免数量的增加,让我们共同行动起 ...

  • 【凡夫沙龙】疫情蔓延,“老外”为何不愿戴口罩

    读者来函 境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每天呈火箭式上升,令人揪心!我没弄明白,这样的疫情,老外为何拒戴口罩?前有报道,华人在街头给老外发口罩,就遭到拒绝:华人戴口罩遭老外嘲笑谩骂甚至被殴.还有老外在海边或湿地 ...

  • 好好过个年,别瞎溜达!

    好好过个年,别瞎溜达!

  • 美研究发现 新冠期间公园不仅没有扩散疫情还扮演重要角色

    图为纽约中央公园. 为厘清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公园是否会成为扩散疫情的根源,美国宾州卓克索大学(Drexel University)针对宾州费城与纽约州纽约市的22座公园展开调查,观察大流行期间人们如何 ...

  • 钟南山:已发现同患新冠、流感病例!

    11月27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发表<中国临床科技进展与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讲,对当前疫情.新冠病毒与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等 ...

  • 必看!新冠疫情又冒头,这些生活中的防疫“盲点”,你避开了吗?

    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新冠疫情出现多地零散发病的情况,新病例被发现的间隔时间也在变短. 我国已有新疆吐鲁番市,内蒙古满洲里市,黑龙江省东宁市.绥芬河市,四川省成都市,山东省胶州市,辽宁省大连市,北京等 ...

  • 万一你没戴口罩感染了病毒,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由于病毒不容易在毛线上存活,所以我的毛线口罩还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的. 每天电视上都播放着战疫情特别节目,我们的小区也24小时半封闭着,我也买到了很贵的不专业海绵口罩,因为实在是买不着医用口罩! 我戴 ...

  • 过期的口罩还能防病毒吗?

    聚焦健康中国 口罩(第一健康报道 融媒体中心)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口罩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检测自己是否按时更换口罩?是否不留意带了过期的口罩?过期的口罩是否可以使用? 口罩在保质期以外尽量不要使用 ...

  • 北京防疫日记(五):探索超大城市应对病毒模式

    朱文涵 7岁 女 [中国] 北京疫情进入第六天,这个城市的所有人在拼命追赶,尽力弥补可能在月初就已经发生的小规模蔓延造成的影响. 基于前半年积累的"保卫战"经验,从防内部输入到境外 ...

  • 疫病全球大流行,你选“人肉防火墙”还是“流浪地球”?

    许格 7岁 女 [中国] 3月12日,针对欧洲急转直下的疫情,法国德国英国分别发布全国性抗疫政策,三国虽然相邻很近,政策却云泥之别,法国最为激进,德国较为温和,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的 "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