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恪的悲剧说起,聊聊给不会当爹的唐太宗李世民当娃有多悲惨
从李恪的悲剧说起,聊聊给不会当爹的唐太宗李世民当娃有多悲惨
开篇先自设一问——对于一名古代的皇帝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它既不是开疆拓土、保境安民,也不是治国理政、开创治世,更不是提高警惕,防止野心家阴谋篡位。而是赶紧生儿子,最好是能生出一大堆儿子。
九子夺嫡。皇帝生不出儿子肯定不行,儿子生多了更闹心
因为自从夏朝开启了世袭君主制之先河直至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政权在事实上都是帝王的私产。既然是私产,那么皇帝老子挂了就一定要传给儿子,儿子再传给孙子,然后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在做梦,哪怕像周朝那样苟延残喘了近800年、传了32代37王的,最后一样得完蛋。此后的历朝历代就更不够看了,像两汉这样能熬出周朝一半国祚的王朝都算首屈一指。他们的开山老怪刘邦要是泉下有知,估计还得乐得下巴都合不上。
不过对于任何一个现任皇帝来说,子子孙孙无穷尽固然是个远大的目标,但更重要的还是避免在自己这一代断了皇家的传承,否则日后哪还有脸去见列祖列宗?所以甭管他这个皇帝做得是好是坏、治下的江山是蒸蒸日上还是行将就木,哪怕眼瞅着要火上房了,也得赶紧生个儿子先。
所以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皇帝都喜欢往自家的后宫里塞一大堆女人,这固然有满足私欲的需要,但更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生儿子。毕竟质量不行可以拿数量来补,总能图个广种薄收嘛。当然不是说质量就不重要,像我们如今经常在历史剧中看到这样的场面——皇帝生了一大堆熊儿子,结果挑花了眼选不出接班人,这时往往一句“好圣孙”就能秒杀一切。毕竟能一次性的解决两代接班人的难题,这样巨大的诱惑哪怕是永乐大帝和康熙大帝这样的明君雄主也扛不住(虽然他俩很可能都看走了眼)。
当然,要求质量是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才会产生的“幸福的烦恼”。事实上在历史因为生不出儿子而导致王朝多祸乱继而衰微甚至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最典型的就是东汉、两宋和明朝。
在东汉、宋、明这三朝,皇帝生不出儿子总是最让人头疼的天字第一号难题
而唐朝的情况看上去截然相反——李渊和李世民的子孙们甭管是英明还是昏庸,反正生殖能力都超级强大。在唐朝21帝中,除了唐敬宗李湛(9个)、唐文宗李昂(6个)、唐僖宗李儇(4个)这三个“不肖子孙”,以及在位才1个月就被撵下台的少帝李重茂和16岁就惨遭朱温篡位鸩杀的末帝李柷外,剩下的统统都能诞下两位数的儿女。其中还不乏像唐玄宗李隆基(59个)、唐高祖李渊(41个)、唐顺宗李诵(37个)以及唐太宗李世民(35个)这样的“超级播种机”,在历朝历代皇帝的生娃大赛中均能杀进十强,可以算是大大的提振了一把大唐朝的“国威”。
老李家生儿子是一绝,不知得招来别朝的多少红眼
史上皇帝生儿子十强选手——唐朝独占四个名额
然而众所周知的另一个事实却是,大唐朝的帝位传承从头到尾都是一笔烂账。兄弟相残、父子反目从来都不新鲜,换个皇帝要是不死上一地人都感觉对不起观众。有时过了几年、十几年要还没个皇帝被弄死,人们甚至会感慨这样的大唐是没有灵魂的,没准还会发出骆宾王似的疑问——“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这是大唐朝无法根治的遗传病,而罪魁祸首就是李渊和李世民爷俩,尤其是后者。这位为无数后人所敬仰的贞观大帝,无论做皇帝还是当将军都是千年一遇的极品;但论到当爹带娃,在座的各位随便拉出一个,都能将他轰成渣渣。
历数李恪的生平,就是被他的老爹活活坑死的。
李恪,生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是李世民的第3个儿子。因为不是从长孙皇后的肚子里爬出来的,所以他打生下来那天起,几乎就注定与皇位无缘。因此在李恪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虽然不曾像李承乾、李泰、李治那样荣耀和为人瞩目,但日子也算过得顺风顺水,波澜不惊。
李恪很可能是李世民的一大票儿子中天赋和能力最出色的
他出生仅一年后,就以皇孙的身份被李渊授官湘州刺史、册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又改授梁州刺史、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由皇孙跃居为皇子的李恪,爵位自然也要水涨船高,晋为汉王;次年又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此后他又不断的被皇帝老爹加官改迁,不过因年幼均未赴任。直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李恪被改封吴王,拜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今湖北安陆)刺史以后,才被溺爱他的老爹李世民一脚踹出京城、赴封地就藩。
像所有第一次脱离父母视线的大孩子一样,李恪也忍不住要“放飞自我”一下,结果很快就因游猎和扰民的罪名遭到了御史的弹劾。不过一向以虚心纳谏和爱民如子著称的李世民此时的表现,跟大多数帮亲不帮理的老父亲一样——试图通过惩罚李恪的老师权万纪的方式替自己的儿子蒙混过关,结果被大唐朝的铁头御史怼了一脸的唾沫星子,这才悻悻然的免去了爱子的安州都督之职,并削减300封户。
不过等风头一过,李世民就替李恪官复原职。不过在爱子赴任前,这位日理万机的大唐皇帝专门抽出时间,煞费苦心的给他写了一封信,这就是著名的《诫吴王恪书》:
“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则克固盘石,永保维城。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全唐文·卷十·诫吴王恪书》)
这封饱含父亲的厚望以及舔犊之情的家书在后来成了帝王家训的典范。而李恪显然也是个乖孩子,从此老老实实的当他的藩王,再没给老爹惹过祸。
《诫吴王恪书》如今也经常被当成帝王家训典范被引用
等李恪的名字再次现于史书,已经是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在这一年里,因齐王李佑谋反案牵扯出了太子李承乾谋反,魏王李泰也因为演技过于糟糕而遭到了幽禁,于是皇储之位只能别无选择的落到了李治的头上。不过,对于这个向来懦弱的皇九子(也是嫡三子),李世民显然不太满意,于是他犹疑的目光便投向了李恪:
“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权,雉奴(李治)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唐纪第十三》)
话说我一直觉得这段史书上记载的是个假李世民,或者这货刚刚脑袋被驴踢了。理由有二——第一,这位贞观大帝虽以善于纳谏著称,不过那只是表象。每当要做出重大决定时,基本无人能动摇他的决策,即便让步、纳谏也只是在枝节问题上而已。尤其是在立储这样事关大唐王朝兴衰存亡问题上,一向以果决著称的李世民怎么可能朝令夕改?第二,即便他真的后悔了、想改立李恪,又怎么会找长孙无忌商量?虽然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第一心腹重臣,但别忘了这货可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李治的亲舅舅,怎么可能会舍亲求疏、赞同他的想法,他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觉悟?
更何况几十年相处下来,李世民不可能不清楚长孙无忌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性格。如此一来,他岂不是给自己的爱子招祸?
李世民信任了长孙无忌一辈子,后者的回报是将前者的儿子杀得血流成河
事实果不其然。长孙无忌先是坚决反对李世民易储的打算,并从此对李恪深为忌惮。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他借高阳公主谋反案之机,指使房遗爱诬告李恪为同谋,最终致使后者被缢杀于长安宫禁之内,时年仅34岁。
李世民的儿子其实都不差,只是大多数都长歪了。
在李世民的一生中,一共诞下了14个儿子。但除了幼年夭折(李宽、李嚣、李简)的以外,能捞到个正常(或者看上去正常)死亡的,仅有李泰、李治和李福三人而已。
李世民生儿子数量不是最多的,但质量绝对是最好的,可惜都被这个渣爹给带歪了
至少有8个儿子死于非命,不能不说李世民这个爹当得是极其失败的。
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像老子英雄儿狗熊这种事情数不胜数,凭啥非得让李大帝背锅?
但这个锅李世民不想背都不行。
在中国历史上,当皇帝的水平能跟李世民相比的寥寥无几。而要论到能生下一大堆厉害的儿子,可以跟他一较短长的就更少了,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圣祖玄烨能勉强与之掰掰手腕。
比如废太子李承乾。在后人眼中,这个李世民的嫡长子堪称恶贯满盈,无恶不作——造自己老爹的反、行刺同母弟弟李泰、试图弑杀老师、私引突厥群竖入宫、私幸男宠……甚至被其老师于志宁比成了秦二世胡亥。
事实上,这不过是在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以后黑化了的李承乾而已。在此之前的史书中,他从来都是以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帝国接班人的形象示人。李世民在《立中山王承乾为皇太子诏》所言“仁孝纯深,业履昭茂,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并非是空话、套话,否则很难解释为啥李承乾才刚满12岁时,李世民就让他临朝听政:
“皇太子承乾,宜令听讼,在兹恤隐。自今以後,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今若有固执所见,谓理不尽,然後闻奏。”(《全唐文·卷五·令皇太子承乾听讼诏》)
而李承乾确实也干得不差,甚至堪称出色,以至于李老爹动不动就要夸一夸这个宝贝儿子“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于是,在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渊驾崩、皇帝居丧期间,他干脆下诏令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几乎是一副让太子提前进入“上岗试用期”、将江山委于其手的架势。而李承乾也不负众望,处理国事“颇识大体”、“颇能听断”,以至于丧期已满之后李世民依旧赖在宫里享清福,直至朝臣屡次恳请其上朝听政方才应允,不过“细务仍委太子”(本段皆引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唐纪第十》)。
李承乾本是个合格甚至优秀的太子,但活活被自己的老爹和兄弟逼疯了
比如魏王李泰。李泰的长处不在于治政,而在于治学。史载这个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天赋绝伦,雅好文学,工草隶,喜藏书,曾编纂《括地志》五百五十五卷,具有极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甚至在该书散佚后,仍屡屡被历朝学者转相钞引,为唐宋总志体例开了先河。
再比如越王李贞和纪王李慎。李贞性坚毅、有治才,史书对其评价颇高:“善骑射,涉文史,有吏干,为宗室材王。”(《新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五》)而李慎与李泰类似,都以天资高、善治学闻名,在文史和天文领域小有成就。
当然最出色的还属吴王李恪。虽然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多,但起码有三个证据可以证明此言不虚——第一,李恪的血统简直是人间极品,而且智商情商都不低,这点咱们后边再说;第二,李恪的性格非常稳定,这对于一个帝国的接班人来说非常重要。而他的兄弟们虽然能力都有不俗之处,但脾气就像六月的天气一样变化无常。像是李承乾先是贤明得一塌糊涂,然后又昏暴得乱七八糟;李治则是打着“仁孝”的招牌拿到了储位,一旦登基后就翻脸不认人,恨不能把他的亲兄弟们统统杀光;至于李泰,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典型。而李恪除了刚就藩时犯了一回错以外,始终没闹过什么幺蛾子,这在李世民的一大票熊儿子中实属罕见。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来自于李世民对他的评价,即“英果类我”。何为“英果”?即英明果决,这恰是这位贞观大帝能取得偌大功业、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的最重要的特质。如果李老爹没看走眼,那么毫无疑问李恪应该是大唐帝国最合格的接班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李治不合格。恰恰相反,这位以怕老婆的名声享誉后世的高宗皇帝其实干得一点都不差(详见《千古奇冤洗不清——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其实功业才干不亚于父祖》),而大唐王朝正是在他的治下国势达到了鼎盛,这可是连李世民都没做到的事情。
李治足够优秀,但未必是李世民的儿子中最优秀的
可正是李治的当政直接导致了武周篡唐。那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虽然在位仅有15年,却几乎屠尽了李唐皇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宗室的衰微及涣散,并使得杀戮和宫廷政变成为大唐王朝的日常。而因此又对宗室势力愈加警惕和提防的大唐皇帝们,只能借助于外力,比如宦官、朝臣甚至节度使以求自保,最终使得煌煌大唐四分五裂,再不复贞观、开元盛世。
李世民的儿子之所以长歪,全是他自己造的孽。
而无论是李承乾的黑化、李治的缺乏安全感还是李恪等人的惨死,李世民都要承担最大的责任。为啥?还不是因为这货不会带娃?
而他不会当爹最大的证据,就是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前后他们父子关系上的巨大变化。
为啥是贞观十年?因为长孙皇后恰是在这一年去世的——失去了这位贤内助,李世民只好亲自带娃了。
这两口子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成功典范。而一旦长孙不在,李家父子关系立刻失去平衡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口子带娃的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此之前,李承乾的身上几乎毫无任何污点,人人都为大唐王朝有了一个优秀的接班人而欣慰。而李世民也对他充满了信任,不但令其临朝听政,而且居丧期间任其处置国事,一旦出巡也是留太子居京监国。而仅仅数年后便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也要造自己老子反的李承乾,面对如此大好的机会,却从来都没动过任何悖逆的念头。
在此之前,李泰同样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封地多达22州),但他却从未有过僭越之举,更找不到任何与太子龌龊反目的记载。
在此之前,年纪尚幼的李治虽然还是个小透明,但在母亲的呵护下显然正在健康成长,而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尚在垂髫之年,便已经对《孝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也算是小小神童一枚: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旧唐书·卷四·本纪第四》)
至于李恪等庶生皇子,有长孙皇后在根本没有任何觊觎储位的机会。所以除了被老爹骂为禽兽的齐王李佑和蜀王李愔始终在为非作歹外,剩下的都活得既老实又安生。
有长孙皇后在,大唐宫廷里父慈子孝;而长孙皇后一去,则立马鸡飞狗跳。
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但绝对是个渣爹
母亲去世时,李承乾正值青春期,又偏偏染上足疾致残。本来在双重残酷打击下他的心态就不怎么稳定,结果老爹又来火上浇油——对弟弟李泰的宠爱和放纵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如何让本就处于叛逆期的大唐太子殿下不多想?要知道遍揽史书,但凡没能顺利接班的皇储就没一个有好下场的,能苟活性命都算是上辈子积德。在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和教导,父亲又各种不靠谱的瞎搞的情况下,孤独无助又恐惧的李承乾心态终于崩了,开始向着黑化的道理一往无前,谁都拉不回来了。
与倒霉的李承乾相反,失去母亲管教和束缚的李泰则彻底放飞了自我。在他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纵容和怂恿下,这货天真的认为只要把大哥拉下马,那么太子之位就非他莫属。所以在一切如他所愿之后,李泰为了确保储位,不但恐吓胆小的弟弟李治,居然还想出了杀子传弟这样愚蠢透顶的主意,结果被褚遂良一语揭穿,也让自己万劫不复:
“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立魏王,愿先措置晋王, 始得安全耳。”(《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唐纪第十三》)
而最可怜之人,则非李治莫属。这个懦弱的皇子不但年仅9岁就品尝到了丧母之痛,更是被无辜的卷入了储位之争,偏偏他还毫无实力可言。在父亲不怎么管他的情况下,李治只能任由两个亲哥哥捏扁揉圆。在他的9到16岁这个塑造人格最重要的年龄段里,恐怕每一天李治都是在恐惧和不安中度过,这样的成长经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还能有个好?
尽管最终他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事实上这也是他唯一的生路),但这其实是大势使然,与李治本身的努力关系不大。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成为皇帝以后性格上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在宫廷斗争中喜欢被动的顺势而为,很少有坚定的主张。比如两任太子李忠、李贤之废黜,他都没有自己的主见;再比如李治曾数次想废掉武氏后位,但最终都没能坚持。其次,李治对自己的兄弟充满了警惕和不信任感。李恪、李愔、李恽、李明之死虽然皆非李治的主使,但他始终在冷漠的坐视,而李承乾和李泰的猝死,弄不好也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因为幼年丧母和缺乏安全感,李治有着很深的恋母情结,所以这才会干出娶自己小妈这种破事。不仅如此,他后来还搞上了武氏的姐姐武顺,还册立自己老爹宠妃徐惠的妹妹为婕妤,恐怕都是这种心态的体现。
李治哪怕当上了皇帝,仍然懦弱怕事,被武氏欺负得一塌糊涂
所以与其将李治视为武氏篡唐的罪魁祸首,不如说这口黑锅扣在他爹头上更合适。
而更倒霉的,则非李恪这些庶生皇子无疑。
本来要是老大李承乾顺利接班的话,就算忌惮自家兄弟,估计也只会拿脑袋进水的李泰开刀(最多再加上个李治)。至于那帮从来没表现出啥野心的异母兄弟,最多是削权贬爵,想落得个善终应该是没啥难度的。
结果长孙皇后一死、李世民又一瞎搞,就释放出了一个“皇子杀手”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活着时,一直死死的压制着自己的这个亲弟弟)。
要知道长孙无忌最在乎的身份,并非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及头号心腹,而是长孙家族的族长,更是关西勋贵世家的领袖。
关西勋贵与山东(指崤山以东)士族是初唐政坛最大的两股势力。相较于家世绵长的后者,关西勋贵崛起的时间不长、根基也不够深厚,所以更加依赖皇权。因此长孙无忌为了保证家族的长盛不衰,不但得竭尽全力的攀附皇权,更要千方百计的促使皇帝跟他家一条心。
在长孙无忌看来,自己的大外甥自然更容易跟他一条心。所以在贞观初年他力保李承乾,在后者不可救药以后,长孙无忌又看上了李治——毕竟这个以懦弱和没主意闻名的晋王殿下更好控制不是?所以我一直怀疑李治被册立为太子后李承乾立刻应景的挂掉、李世民驾崩后没几天李泰又及时的“寿终正寝”,弄不好都是这货下的黑手。
而李老爹在册立李治时犹豫的另一个人选李恪,更是长孙无忌的眼中钉,自然要早早弄死为好,而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愔当然也得斩草除根。
然而长孙无忌没想到的是,他那个面善心黑的外甥也不是个善茬,很快就利用武氏之手干掉了自己的亲舅舅。
李治的一生中,玩了无数次渔翁得利的把戏
当然长孙无忌死了,并不代表李世民的儿子就安全了,反而跳出来了个更狠的武氏,于是李贞、李慎、李明也步了李恪等人的后尘。
当初李世民之所以弃李泰而择李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全自己儿子们的性命。可李世民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恰恰是这个选择,让他的儿子们几乎团灭。
当爹当到这个份儿上,李世民也是够失败的了。
最后再说回到李恪。
李恪的生母杨妃可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隋炀帝杨广的亲闺女。这也意味着,李恪的身上流淌着杨隋李唐两朝皇室的血液。论血统之高贵,别说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诞下的嫡子无法相比,在历史上都堪称独一无二。
杨妃的生母不详,但亲爹肯定是杨广
当然,史上各种新朝灭旧朝时的一大恶习,就是新皇总喜欢抢人家旧帝的老婆或是闺女,所以像李恪这样集齐前后两朝皇家血统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
那么凭啥李恪就能独一无二?
答案无他,就是杨广和李世民这俩皇帝当得太牛叉了。
说李世民这位贞观大帝牛叉估计没啥人有意见。可是杨广哪里牛叉了?难道是昏庸暴戾得牛叉?
从唯结果论的角度这么评价杨广固然无错。但要是将视野放大到前后上千年的时间,那么我以为对杨广最适合的评价,就是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单是一条大运河,就堪称杨广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无价之宝,更促成了此后唐宋明清等朝上千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更不用说经他之手改革的官制、律法、科举、营建东都等措施,大都被以李世民为首的大唐帝国统治者们依葫芦画瓢的全盘照搬,遂奠定了初唐百余年盛世的基础。
哪怕是杨广最遭人诟病的滥征滥伐,后人大多也只记住了搞黄大隋朝的三征高句丽。却少有人提及在此之前,这位大隋皇帝曾经北击契丹、西征吐谷浑、东伐流求、南破林邑、交通西域、威慑突厥,堪称拳打四面脚踢八方。而当时的大隋十二卫府兵,更堪称是这颗蓝色星球上最为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足以震慑四夷。
在隋朝之前,东汉政权的崩溃曾经引发了一场长达400年的乱世(从黄巾起义到隋二统天下),而在隋唐交替之际,世道之乱不亚于西晋的八王之乱。可是八王之乱后有五胡横行,隋末乱世后却四平八稳的诞生了一个光耀千古的盛唐——不是当时的突厥、高句丽、吐谷浑等蛮夷没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人的志向和本事,更不是李唐有多能打(当然他们确实很能打),而是在此之前,前隋的杨姓皇帝们早就把这些蛮族收拾得服服帖帖。即便中原大乱,这帮货色就算口水流满地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要是杨广多点耐性,那就没连李世民啥事了。当然,也没大唐朝啥事了
从这个角度看,杨广的历史作用其实并不亚于李世民,而后者则更像一个“耐心版”的杨广。而这两位雄主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英明果决——打定了主意就干,谁说都没用。当然一个结果好,另一个则比较倒霉罢了。
而集齐这两位大帝的血统,还被千古一帝的老爹评价为“英果类我”的李恪,显然不可能是个开“血统盲盒”的失败者。如果这样的李恪能够继承盛世大唐的基业,那么我们的历史会变成一副什么模样?
当然这是我在瞎掰。事实上仅凭李恪的血统,他就绝无可能成为大唐朝的皇帝。哪怕是被李世民骂成禽兽的齐王李佑(哪怕他外公阴世师刨过老李家的祖坟),都比李恪继位的可能性要大上无数倍。
为啥?因为大唐朝所有的大臣都会反对,而且弄不好是拼死反对——如果李世民真让李恪接班,弄不好这帮家伙统统都得造反。
毕竟初唐可是个降臣遍地走、叛将多如狗的时代,满朝文武大多在前朝当过官,后来又造了李恪他外公的反。如果真让这货承继大统,谁知道会不会对大伙反攻倒算,甚至篡唐代隋?
谁都知道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问题是谁愿意拿自己的前途命运乃至身家性命冒险?所以李世民在决定储君人选时在李恪和李治间左右摇摆,不但害了爱子的性命,更是他压根不知道怎么当爹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