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刮痧时,我们希望知道什么?
被刮痧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们经常讲刮痧怎么怎么样。多是从施术者的角度去讲述问题的由来、解决的手段,以及治疗的效果。至于受术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虽也有一些患者会反馈,但毕竟对于理论不甚了了,更多是从问题的缓解方面泛泛而谈,未能深入,也难以深入。
今天,我们就从被刮者的角度,来谈一谈刮痧的种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首先,我们什么时候应该选择刮痧治疗?
没事刮一刮可不可以?答案是当然可以。但如果仅从治疗的角度考虑,什么时候去刮更为合适呢?
这个选择的前提并非是刮痧适合治疗什么,刮痧什么都适合,刮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或者进一步说,中医六艺本就没有高低之分,精通其一都是可以应对一切问题的。
为什么?
因为中医治疗的基础是扶正祛邪。施术者只是去推动一下,唤醒患者的神,进而推动气,以至病所,以纠偏,以驱邪。
那么,如果不是根据治疗需要来选择,是根据什么呢?答案是病机。
什么是病机,简单而言就是显现出来的症状,无论外感内伤,其发病必有其根源,但如若没有病机的显现,而只是就其根源而治疗,结果当然不是完全没有效果,但肯定不如借着病机顺势而为效果更为明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比如体内有寒、有热,有痰、有瘀,坚持痧退则刮的原则肯定也能够逐步挖掘根源,进而一点点解决问题。但如果内外交感,有感冒症状表现,或者痰湿瘀滞以致气液运行不畅,作肿作痛...此时进行治疗,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这便是因势利导。
其次便是感受。
刮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而又是为了获得什么样的效果? 如果说刮痧最大的感受,我想应该还是一个痛字吧。而且这个痛字,在不同的区域还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暂且不谈那些因为没有完全掌握手法、力量不能深入而引起的皮疼,而当我们操作无误,层层深入,触及到各个层次的问题时,随之而来的也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疼痛。
如在肌肤、如在臟腑,这样的痛虽然深入,但可以忍受,挺一挺也就过去了,有些时候反而会需要,痛并快乐,希望多来两板;而如果在骨、在心,那就不是说忍就能忍的了的,那真的是一种刮骨疗伤的痛,如若再触及到心神,那种疼痛,即便是一条壮汉也难以忍受。
骨面上附着的往往都是病邪,或者说是不好的能量。尤其胸骨、锁骨、肋骨,作为离心神最近的地方,很多不良情绪皆藏于此。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事情过去了,其实那只是意识上的放下,身心上或多或少还是会有一些反应的,所以常刮此三处,能有效释放一些负面的能量。往往刮痧板轻轻搭上,顺势一动,很容易便触及到心神,即便不痛,也会放声大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所以,痛与不痛,都非刮痧所追求。刮痧唯一的目标就是疗效,在疗效的基础上,如果要尽可能的减少疼痛,那么可以用时间来换取强度,通过轻柔的手法稳定输出,用较长的时间达到同样的深入程度,这在应对特殊人群特殊病况时也是必须的处理方式。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从临床的角度而言,对于某些问题区域选择单位时间高强度输出会明显比柔和的手法更容易推动,治疗效果也往往会很好。
最后,可以说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施术后的持续性。
这不仅仅是一个宜忌的问题。比如治疗后如果犯困那就多休息,比如治疗后不饿就不要进食以助痧毒的排出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要理解治疗的一个持续性问题。无论针、药、砭、灸,所有的治疗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都是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性的。有的患者比较敏感,会明显的感受到这种持续,而如若不敏感、感受不到,也应该从意识上了解,这样便能据此安排饮食起居,以达到更为完整的治疗效果。
以上,便是从受术者的角度,从选取刮痧的时机、刮痧的主要感受,以及治疗的持续性三个方面简略而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进一步的理解刮痧,以期在受术时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