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孩子一把打开“写作之门”的金钥匙
九月一日,新初一的孩子入学后,为了尽快记住新生的名字,了解他们的个性,摸清他们的语文水平,以便在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我给新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这就是我》,让大家在课堂上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来介绍自己。

孩子刚上初一,面对新老师,肯定要极力写出自己最可爱和最有个性的一面,以赢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发现同学们写作时,不是眉头紧皱,就是抓耳挠腮,极少有同学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交上来的作文,绝大多数都内容单薄,材料陈旧,缺乏时代感,罕有用新鲜材料表现自己个性特点的佳作,我深感失望,就问同学们:你们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吗?几乎所有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摇摇头,然后异口同声地告诉我:“没有!”

面对此情此景,我哭笑不得。于是,我暗下决心,如有机会,我一定要大声呼吁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长们:请认真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好习惯——送给孩子一把打开“写作之门”的金钥匙,让孩子开启写作之门,并受益终生!
第一,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好习惯,究竟有哪些好处?
最近这些年,从小学生到初、高中生,坚持写日记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少了,家长们似乎也不愿意在这项“慢功夫”上花大力气培养孩子。但是,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好习惯,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啊,多到可能超乎大家的想象!下面,我拣主要的好处谈一谈。
写日记,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提高孩子的智力。
日记是每天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一种文体。要想写出日记,孩子就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和细节,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在家庭生活中,仔细观察妈妈清晨做出的美味早餐,爸爸下班回家后的幸福笑脸,客厅窗台上绽放的美丽鲜花……观察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孩子的观察力必须在平时专注细致地观察中得到提高。所以,写日记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提高孩子的智力。

写日记,可以培养孩子深入思考的习惯,让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有深刻洞察力的人。
日记,不仅仅可以记录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还可以记录每天的所思、所感。坚持每天在日记中记录自己所思所想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深入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孩子当前学习知识以及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科学家就是因善于思考而取得伟大的成就。善于思考的孩子,将会逐渐成长为一个个有思想、有见地、有深刻洞察力的人,并且很容易在未来成为各个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写日记,可以磨练出孩子的顽强意志,为今后在学习、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需要拥有强大的智力因素,还需要拥有一定的非智力因素,比如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的顽强意志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磨练的。写日记,就是磨练孩子顽强意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有人形象地把坚持写日记比作“意志力长跑”,在这个“长跑”过程中,孩子会战胜自己的懈怠,克服自己的懒惰,打败自己的怯懦,不断地成长为有恒心、有毅力、更强大的自己。当孩子坚持写了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之后,翻看一下自己的日记,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是个意志顽强的人!拥有顽强的意志,将为孩子今后在学习、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缺乏顽强意志的人,做事往往半途而废,甚至功败垂成。

写日记,可以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获得理想分数。
作家周国平说:“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一年级开始写日记的孩子,每天记录成长岁月里发生的事,就像把这些事情放入保险柜一样,为今后的写作存储下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解决今后写作文时“无事可写”的难题。每个人都会遗忘,如果孩子不写日记,上一年级时的很多宝贵经历,就会像偶尔泛起的一两朵浪花,很快就会遗失在时间的长河里,实在令人惋惜。

孩子的写作能力,必须通过不断地“写”才能提高。如果只是教给孩子写作技巧,而不让孩子练习写作,就如同让孩子学游泳,只在泳池边教给孩子怎样憋气换气、蹬腿摆臂,不让孩子到泳池中练习,孩子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一样。写日记,是让孩子练习写作“基本动作”不可或缺的环节。孩子通过坚持写日记,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辞运用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会与日俱增,到三年级真正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抓耳挠腮无从下笔”了。

上了初高中,坚持写日记的孩子,在写作上的优势会愈发明显。大部分初高中的同学都能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来,但是写完不代表写得好,更不代表得高分。学生们作文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从小就坚持写日记的孩子,更善于在作文中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或深邃的哲理,尤其是“深刻的思想”,是一篇优秀作文所必备的。在一定程度上,一篇作文思想的深度,决定着它得分的高度。中、高考语文阅卷老师们有一个共识:只有基于生活表现出一定思想深度的好作文,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善于写日记的同学往往能思考生活的真谛,从而写出思想深刻的优秀作文,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有了克敌制胜的“杀手锏”。相反,那些没有写日记的习惯、缺少生活积累的孩子,写出的作文语言枯燥,思想肤浅,很难得到高分。

写日记,是孩子将来在自己所从事领域获得成功的好习惯。
中外很多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功的名人,都有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晚清政治家曾国藩,从二十多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临终。他通过写日记三省吾身,并在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领域不断反思,均有建树,成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鲁迅先生也自幼坚持写日记,并用日记的形式创作出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坚持写了几十年的气象日记,一直到去世的前一天,还没有放下写气象日记的笔。他成为中国地理学、气象学和物候学的奠基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十九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八十二岁生命停止的时候,从未间断。通过写日记,他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不断提高创作能力,写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多部文学巨著,成为一代文坛巨匠。以上中外名人,均在各自所从事的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跟他们长年累月地坚持写日记有着很大关系。

每位家长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我们可以借鉴以上名人坚持写日记的做法,从小就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于孩子长大后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获得成功,定会很有帮助。
第二,为什么要在小学一年级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小学一年级阶段,语文和数学的内容非常简单,课余时间充足,孩子在学习上几乎没有压力,很多孩子都会在一年级度过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一年级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并不重要。相反,小学一年级在孩子一生中都至关重要,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期。每个孩子都仿佛一块璞玉待精心打磨,家长要做名杰出的匠人。只要家长着手培养,很多良好习惯都能在一年级形成。坚持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就是一种应该伴随孩子一生的好习惯。一旦培养成功,就等于送给孩子一把“打开写作之门”的金钥匙,引领孩子开启写作之门,并能让孩子一生受益。

第三,家长怎样培养一年级的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首先,让孩子了解关于名人写日记的故事,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兴趣。
比如给孩子讲述竺可桢写气象观察日记的故事,雷锋写日记记录自己做好事的故事,小说家陈白尘在牛棚里写日记的故事等。家长反复讲这些故事,很容易激发起孩子写日记的兴趣。

接着,家长亲自写日记,给孩子做示范,并把日记的内容读给孩子听,进一步激发孩子写日记的兴趣。
孩子尽管听过关于日记的故事,但是没有见过真正的日记,家长可以亲自写日记,给孩子做示范。为了让孩子学会日记的格式,家长一定要注意年月日、星期、天气的正确写法。为了避免孩子产生畏难的心理,家长还要注意日记不要太长,就选取当天跟孩子生活有关的一件事,写一两句生动有趣的话即可,让孩子感觉写日记既简单又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写完,要用生动的语调读给孩子听,让孩子进一步感觉写日记有趣,激发孩子写日记的兴趣。

然后,家长指导孩子开始写日记。
孩子根据家长所写的日记,很容易就能学会日记的格式。初学写日记,孩子可能不知道写什么,这时候,家长要耐心启发孩子,比如,让孩子记录早晨妈妈几点叫自己起床,或者爸爸今天几点去上班,也可以记录语文老师上课说的第一句话,或者同位做的一个有趣的动作等。如果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家长可以查字典,让孩子抄写上。孩子写完以后,要请孩子读给家长听,家长要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并对孩子写日记的行为进行鼓励,比如口头表扬:“宝贝写完第一篇日记了,祝贺你!”也可以在孩子日记本上写一两句热情洋溢的评语:“宝贝学会写日记了,祝贺你取得巨大进步!”这些积极的评语,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消除孩子对写日记的畏难心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激发起孩子的写日记的兴趣。

接下来,家长要在孩子写日记的内容方面,及时给予孩子指导。
孩子在写日记的最初一段时间,会经常问父母:“爸爸妈妈,我今天写什么日记啊?”这时候,家长千万别嫌麻烦,一定要耐心地指导孩子,比如今天在上学路上看到什么有趣的景象?老师在课上讲了什么有趣的内容?课下和同学聊了什么有趣的话题,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学会选择写作材料了。

当孩子上了三年级开始写“两段话日记”时,家长要指导孩子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比如,第一段写自己当天感受最深的事情,第二段写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这种写法,可以提高孩子观察力、思考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正式写作时,很容易就能学会“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的写法,将来上了初中,学习写议论文,也会比较轻松。

随后,家长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
孩子写日记的第一个月,可以让孩子写“一句话”日记;第二个月,可以让孩子每天写两句话;第三个月,可以让孩子写三句话。之后,整个一年级,都可以让孩子写“三句话日记”。孩子上了二年级,可以要求孩子写“一段话日记”。孩子上了三年级,可以写“两段话日记”。四年级时,可以让孩子写“三段话日记”。五、六年级时,可以鼓励孩子写“五、六段话日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行为,让孩子坚持21天,就可以形成习惯;坚持到90天,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只要家长认真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在小学一年级,“开启写作之门”的金钥匙就能送到孩子手里了。此后,家长只需要偶尔提醒一下孩子,帮助孩子保持这种好习惯就可以了。
宝爸宝妈们,管仲有句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长教育孩子,需要耐心,需要恒心。请您从孩子上一年级开始,就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好习惯,送给孩子这把“打开写作之门”的金钥匙,帮助孩子开启写作之门,孩子一定能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如果孩子能够一直保持写日记的好习惯,就有可能成长为一位作家,或者在其它领域取得成功的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