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全玲/傣家小玉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全玲
西双版纳有个傣家村落,名叫曼景村。村口立着一棵上了年纪的菩提树,几个男人悠闲地围坐。芭蕉树旁,散放着四五个鸡笼,原来是村里的斗鸡场。斗鸡场右拐,是寺庙。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每个村子都建有寺庙。这些寺庙也像这些平凡的村子一样,矮小而简易,蒙着俗世的扬尘与烟火,不像市里的大佛寺与曼听公园,那么金碧辉煌,那么高高岿然。
有个叫玉金香的傣族姑娘接待了我们。穿过几条街巷,就到了她的外婆家。外婆是个瘦小健康的老人,穿着傣家长裙,盘着一头乌发,发髻上还插着应季盛开的娇艳花朵。
这幢民居是老房子,两层楼。下层由砖柱支撑,四无遮拦,摆放着杂物;上层用于居住,但也非常简陋,根本没有什么家俱。墙上挂着高大伟岸的毛主席画像。这种画像,某个时代,曾是家家墙上的标配,我惊诧于他竟悬挂至今。一路走来,我听到太多的少数民众和我提到那个时代,那些人——
车子在柏油路上飞驰,小陈说,路边的这些橡胶树林,都是当年的知识青年下乡,一棵一棵种下的。
曼听公园一进门,就耸立着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塑像。小玉说,当年的西双版纳,封闭落后,傣族人自称“泰”,根本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国家,是周总理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将他们更名为“傣”族,告诉他们是中国人。
泸沽湖畔的司机,向我们徐徐道来,湖畔的三家村,其实是当年为他们带来诸多先进生产技术的三个外姓知青留了下来,落户而成。
也许,当年的知青下乡下边疆,他们曾遗落过多少梦,这里的人们就收获过多少梦。他们曾洒落过多少血泪,这里的人们就浇灌出多少食粮,田里的,心里的,梦里的。
小玉外婆家的后院,如今已是一片黄土工地,要建高铁的节奏。我们坐在就要通达高铁的傣家老楼里和小玉闲聊。傣族是个重女轻男的民族。他们的姓氏很有趣,所有的女人都姓“玉”,所有的男人都姓“岩”。一玉一石,地位已分明。傣族的传统婚姻是女娶男嫁。结婚前,男方必得先到女方家接受考察,砍柴、舂米、割胶,打完三年工,所有表现让女方家人满意才能正式成为夫妻。而且也多是在女方家里长居,即从妻居。所以生女孩是“摇钱树”,而生儿子反倒成了“赔钱货”。傣族人离婚也很简单,和平分手,孩子留在女方家庭,男人净身出户,毫无财产纠纷,再见也是朋友。
小玉生有一男二女。她三十岁左右,自信,干练,言辞温和又傲骄,常常会出语“我们傣族人如何如何,不像你们汉族人如何如何”。我尬尴地笑笑,无力反驳。小玉读书读到高一,数十年对汉语的学习,再加上如今影视、网络的传播,她对汉族人的婆媳关系、婚姻状态了解通透,语语中的。而我,对他们一无所知。
小玉当然不是白白陪你闲聊的,最后的落脚点在村里的银器店里。银价比外面稍贵,他们说所有的购物款会捐给村里的寺庙做供奉。他们有卖的权利,你有不买的权利。傣族村民其实收入不菲,比如小玉,她们家每年光靠橡胶园割胶,收入便是二十万。
放眼村庄,村里的建筑新旧混搭,差参错落。老房子是灰瓦坡顶的干栏式木楼,而新房子贴着亮晃晃的瓷砖,与城里的众多楼房没有分别。少部分老人舍不得,仍然住在老房子里;大部分年青人,更愿意搬进新家,过现代化的生活。
我感叹说,村子里为什么不保持原貌呢?这些新老房屋混杂,失去原汁原味了!小玉瞟了我一眼:“你们这些汉族人真是很奇怪,政府专门修建的傣族风情村,你们说太假了,不是真正的村子。看到真正的村子时,你们又说不是你们想像中的样子!”
是啊,我们倒底想要什么呢?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否包括贫穷、愚昧、落后,包括他们并不想再居住的旧房屋?“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向前奔跑,身后的脚印便注定渐渐远去,模糊,直至彻底消失。
归途,看到村民的屋檐下,有一只野猴,蜷缩在铁笼子里。小玉说它受了伤,被村民捡回来收养。还有一只小鸟,歪歪斜斜躺在水泥地上,它也受伤了,村民把它移到了路边。
我回望,看见村口的那棵高大菩提。
——迎着风,年轮与新叶齐发。
作者简介
全玲,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著有散文集《生命的地毯》。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日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