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郑友贵/梦想抑或记忆——难忘的出书经历片段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网络版—
用文字温暖世界
■“关于出书那点事儿”征文选登
——难忘的出书经历片段
郑友贵
《河南文学》杂志“关于出书那点事儿”征文,创意真的很好,让我自然想起出书经历的曲折坎坷、苦乐酸甜……
对于热爱文学和写作的人,谁不梦想自己辛勤耕耘多年的文字出版成书呢?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大地枯木逢春,人人心中燃起希望之火。我们这代刚走进社会的青年,大多热爱文学阅读和写作,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阅读陶怡情操,充实丰富自己精神世界,写作可以抒发感情、记录生活、以文会友、提升境界。读和写,既是行动,也寄托着美好和梦想,是我们“八十年代新一辈”的习惯,非常自然的事。
我出的第一本书叫《永恒的河流》,一本只有98页薄薄的诗集,而且不是哪家出版社出的。那时是诗情勃发的时代,读诗、写诗既是时尚也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我这个痴爱诗歌的文学青年,在川南芙蓉矿区兢兢业业完成工作的“八小时”之外,写作、投稿,乐此不疲。诗作先后在《芙蓉矿工报》《金沙》《宜宾日报》《四川煤炭管理》《四川工人报》《四川交通安全报》《青年作家》《成都晚报》重庆《西南煤炭报》《青年一代》《文朋诗友》《未名诗人》北京《煤炭企业管理》《当代矿工》《中国煤矿地质工运》《中国矿业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工人》等几十家报刊先后发表、获奖。
看到宜宾文友张新泉、刘火、周云和、杨角、庄剑、孙红月、文生等,都先后出了书,印制精美,他们有的后来又连续出版多部书。我在祝贺他们时也心生羡慕,心想自己写了那么多诗,要是自己也能出版一本诗集、交流,那该多好。家人非常支持我的想法。可是,我就是个工作、生活在偏远矿山的青年职工、业余作者,不认识出版社一个人,没有任何出版消息、渠道。这么办?我想了个没有办法的土办法,决定就找小镇印学生作业本的小印刷厂印。1990年春天,我的第一本诗集《永恒的河流》成书,限于经济拮据,只印120本。封面白底黑字,非常简单,诗集分岁月的河流、青春的音符、神奇的土地、甜甜的回忆四辑,书只送文朋好友和相关报刊熟悉的编辑。朋友们对这个“丑小鸭”不嫌弃,还给以热情鼓励:“尽管印制不咋样,但其中有的诗作质量并不比有的正式出版物差!”
这本诗集的“出世”让我有了初步编辑印书实践经验,但内心留下了遗憾:书设计印刷太简陋,真的难登“大雅之堂”。时代在前进,小镇印刷厂很快有了激光照排彩印设备,1991年7月经宜宾文化局批准,我出了第二本诗集《矿山与太阳》(宜文出字(91)33号),出版科经办人说:“你是宜宾第一个获得批准个人新诗集准印证的,主要是为了鼓励煤矿青年作者!”我国著名诗评家、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尹在勤先生为诗集作题为《还有那么一点诗的感觉》的序(此文在《四川工人报》刊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工人日报》文艺部负责人徐建成先生同时作《情系矿山》的序,给予点评和鼓励,诗集也只印200本,诗集封面“矿山与太阳”几字,由我同龄好友台湾著名诗人商禽先生侄儿自由文化人、书法家罗咏虹题写(商禽本姓罗),封面设计为矿山井架、初升太阳和青年男女侧影,由矿区文友蔡恒武设计,可惜蔡恒武已英年早逝。诗集分为四辑:为你而歌、生命花朵、情系故乡、情的浪波,从这些名字,也能感受青春活力气息。
我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书却不是诗集,而是2013年9月出版的散文集《故乡在远方》。诗人红狼先生有一次(《中国乡土文学》杂志主编、秦巴文化公司负责人)到宜宾与作家刘火、周云和等相聚,红狼先生得知我想出书的心愿,答应助我一臂之力。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故乡在远方》终于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到正式出版的样书时,真是五味杂陈,百般感慨。书出版后,我应本地应文化部门邀请,携书和诗人朱佐芳(诗集《时光的背影》)、民间文化学者郑启友(《石城山民歌》)一起,参加了在宜宾李庄古镇“梦里水乡”便民阅读点“宜宾本土作家新书分享”,与几十名读书爱好者面对面交流。随后,宜宾作家协会的周云和、陈海龙老师电话通知我:“送120本《故乡在远方》到市图书馆去。”原来是政府采购本市作家的书充实到全市各乡镇的“农家书屋”。
2015年11月,我正式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目光如初》终于由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诗集为五辑:城枕涛声、诗意故乡、芬芳心迹、情暖黑色、个性风景。原创写作者、作家、编纂人曾涵复先生、成都圣立文化传播公司的胡容女士,为诗集出版付出了辛劳。曾涵复先生为诗集撰写了八千多字题为《目光舐照情深彻悟的最初》的序言,诗人、作家徐建成先生在《四川作家报》等发表的《友贵与我》一文特收录诗集中,作为“代后记”。
江城宜宾,阳光灿烂。2018年8月18日上午。我的第二本散文集《一路行走》(四川民族出版社)书友分享活动在“开明书屋(三中店)”进行。这本书分为亲情依依、人物春秋、一路风景、思绪浪花、读写散步、师友点评六辑。这天是周六,大家难得的休闲时间,我事前还与开明书店老板蔡敏先生开玩笑:“怕是没有几个人来哟?”结果能座三十多人的屋子座满了,后到的书友只能加独凳,还有少数人只能站着。更让我感动的是一些文友从边远的县乡赶来,有的还在住院期间带病坚持到现场,参加读书分享。这在当下大家都在为生活、为事业忙碌、打拼的时代,真的让我感动、铭刻在心。
写作、出书的确是辛苦而特殊的快乐过程。单说书稿出版前的校对吧,没有三、五次反复仔细校对是过不了关的,而且图书出版审查严格,非常严格。记得每次出书前完成校对最后定稿作者签名、交稿后,我的眼睛都要胀痛十多天,然后才能慢慢恢复正常视力。但一想到新书到手时的那份快乐和“成就”,苦累也心甘。
自己小书出版后,就像自己的孩子,关心、担心,会有人看、有人喜欢吗?不知道它将迎来什么样的命运?庆幸的是,书出版后先后获宜宾市政府最高文学奖“阳翰笙文艺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第二届国际东方散文优秀奖”,省外省内的王友明、张开生、刘方计、庄剑、陈海龙、张新、杨玉先、叶源洪、卫智健、蔡敏等先后在媒体发表了对我的书评,给我以鼓励鞭策,宜宾、四川相关媒体和央视网先后进行报道。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各省级图书馆、全国各重点大学图书馆收藏了我的诗集、散文集,分别寄给我收藏证书等。我在南溪县二中高中读书时的刘行义老师(后任教于宜宾学院),收到我送的书后,刘老师给我发来短信“书已收到,文风很好,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欣慰!”老同学、老同事见了面,有的说:“我不评论你技巧,你书中写的人和事,都是真的,那些经历和感受,让我们又想起了过去。”
书出版后还遇到一些趣事:记得我一次去邮局给朋友寄书,寄挂号。“什么印刷品?把信封打开来看!”邮局年轻的女工作人员说。“正规出版物,我出版的书!” 女工作人员拿过书一看:“没想到,还真是你。”我笑着说“莫非我长得怪?”“不是,你还可以!”她也笑了。今年秋天一个周末,我在宜宾珙县“书香亭”翻看书报时,一个正在看书的中年女书友问我:“你好像这本书封面上的人,你姓郑吧?”我点头示意。原来我的书出版后,都要赠送给我工作生活多年的珙县那面向市民开放的四个“书香亭”。同时,还赠送给了宜宾珙县、兴文县、高县、南溪区及重庆巫山县等山区学校图书室。
来自母校的热情、鼓励让我感动、难忘——
金桂飘香。2018年10月8日下午,我应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煤校)党委书记易俊先生亲笔“看到了你出版的书,首先表示祝贺,为你坚持笔耕感动!欢迎你有机会回母校看看并能与师弟师妹交流”邀请书信,毕业多年后第一次回到已从重庆沙坪坝上桥迁到重庆江津区的新校园。刚走到学院办公大楼,电子显示屏上“热烈欢迎优秀校友郑友贵先生”的大字映入眼帘,让我十分意外,心头一热!我算得了什么呢?我知道,校友中在科学界、文艺界、政届、商界等,比我优秀、出色的很多、很多!这就是来自母校的热情和鼓励吧。
我和校长张进、副校长吴再生、校友联络工作处长叶正泉先生(易俊书记出差在外)一起参观了崭新美丽、充满活力的新校园,面对学院同学们20岁左右青春朝气的面容,我又仿佛回到了美好的少年校园读书时光。在与文学社近100名同学们的交流互动中,发现同学们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提问专业,让我看到了未来和无限希望!
我想我们业余写作,并不一定非要成为作家、诗人什么的。人不能没有梦。事业梦、爱情梦、住房梦、致富梦、升学梦、理想梦……梦是我们前进的重要力量源泉。一个有梦的民族是有生机的,一个有梦的人才是有生气的。因为那迷幻的梦,我们不停地寻找、创造,因为有梦,未来才可能更美好。
为了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为了爱和被爱的人,也为了这尽管曲折艰辛但终究只有一次的人生,让我们为了前方那诱人的的星光、灯火——一路同行吧。
作者简介
郑友贵,作品散见《青年作家》《四川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东方散文》《中国散文家》《散文诗》《三峡诗刊》《香港文艺报》等。出版有诗集《目光如初》(中国文联出版社)散文集《一路行走》(四川民族出版社)《故乡在远方》(大众文艺出版社)。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