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血光
我们常说狗眼看人低。事实上,狗眼从来对人是高看的。因为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经历了人情冷暖,你会发现,低看人的往往是人而不是狗,而是势利的人。正如鲁迅在《狗的驳诘》中如是说: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
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
“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此句出自《增广贤文》。在世俗社会,贫穷是件不堪的事。因为贫穷,你或受人欺负或遭人白眼。绝大多数人是势利的。所以,官商勾结,金钱与美色勾结,那是有钱人更爱钱,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钱的好处。于是富人总是乐于和富人打交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苏秦先到秦国,游说秦王,竭力宣传“连横”的主张,鼓励秦国先稳住其他六国,然后逐个吞并。秦王拒绝采纳苏秦的主张。苏秦没有办法,眼看旅费已经用完,衣服也都破旧了,只得垂头丧气,回到洛阳的老家。家里人见苏秦这样狼狈地回来,父母懒得同他讲话,妻子只顾织布,看也不看他一眼,他请嫂子给他弄点吃的,嫂子不但不给,还对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苏秦很难过,于是引锥刺股,立志苦读。苏秦反复研究各国的形势,说服六国采纳“合纵”的策略以应对秦国,最终苏秦兼任六国相印,一时间威风八面。
有一次,他因公路过老家洛阳,当地的官员早就命人预先清扫街道,列队欢迎。苏秦的父母拄着拐杖早早在大路口等候。回到家里,妻子躲在旁边,不敢正眼看他。苏秦的嫂子更是毕恭毕敬,蛇行于地,连连行礼。苏秦笑道:“何前倨而后恭也?“意思是,嫂子,你的态度怎么变化这么大呀。以前瞧不起我,现在却这样谦卑。苏秦的嫂子一边哆嗦,一边答道:“为季子位尊而多金”。这个婆娘倒是个直性子,她如实说,如今叔叔做了大官,发了大财,我哪敢象从前一样。苏秦不禁感叹道:人贫穷了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以为然,富贵了连亲戚都害怕你,难怪人们看重权势利禄!嫌贫爱富是人性的弱点。
当你落魄了,不要说人,狗都看不起你。我常常想起小时候村上来个要饭的孩子都要带着狗追。我也想起那个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杜甫笔下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其实,老无力不是关键,关键是老小子穷困潦倒啊。如果老匹夫给孩儿们散点钱试试?
记得我舅舅给我说,欺老不欺小,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年轻人。比如他困顿时他落魄时。他向你借钱,有没有或愿不愿借是你的权利,但别伤他自尊。舅舅说,他当年结婚时,向别人借几尺布料,一个长辈不但没有借给他,而且对借布料给他的人说,你借给他他拿啥给你还上呢?说这话时,他这个长辈家业兴旺,而我舅是落魄人一个。然而没过二十年,情况变了,他家几个儿子的资产加起来也抵不过我舅。所以,永远不要藐视穷人。即使你内心厌恶,莫形之于色。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因为这个,所以,人穷了就不招人待见。然而,以我的体会是,人在穷困时落魄时,内心敏感,无比自卑也无比自尊。据说李自成少年时在洛阳乞讨,饥饿中看见一块西瓜皮准备捡起来溜时,被人故意踩了一脚。河南人这一脚令这个少年铭心刻骨、咬牙切齿。这一脚给洛阳这座城市引来了血光之灾。多年后,李自成起义军到洛阳后进行了血腥屠杀,唯恐不尽,夜间顺路撒下银子与铜钱,如有人捡走,继续搜索屠杀。
洛阳城的血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一定要厚道。你行一件善事,就为自己树一个路标,相反,你做一件恶事,就为自己挖一个深坑。那些路标你也说不准哪天会指引你走向光明。而那些深坑,迟早你还得掉下去被深埋。
《文艺众家》“心中有座城”征文 赛事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