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真正的教养如何?从这3个细节中就可以看清
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脸,就是外在的皮囊。而真正决定一个人形象的则是另一张脸:教养。”
教养不是在人前装出来的,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自然流露。
要从表面上真正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从生活的细节中,看清一个人的人品。
一个人真正的教养,往往藏在这三个细节中。
1
真正的教养,是不以恶意揣度他人。
事事以恶意揣度,处处提防他人,只会让自己失去正确的判断力。
《吕氏春秋》里,讲到孔子周游列国时,经常旅途困顿,食不果腹。
有次,他见到颜回煮饭时,先抓了一把白米饭吃到嘴里,以为颜回私心太重,心生不满。
之后他才知道,颜回是因为不小心将灰沾到了米饭上,觉得丢掉太可惜,才将沾了灰的米饭吃掉。
孔子对自己的判断错误,心生愧疚,说:“看懂一个人真的不容易。”
无论接触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客观,公正,严谨的看待。而不是以自己的狭隘观,给别人轻易下定论。
先入为主的偏见,会让人失去明辩是非的头脑。
马东说:“任何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认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论断。”
自以为公正的判断,其实往往含有主观色彩。
不了解事实,不要轻易下结论;不了解一个人,不要随意评价。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感受到的并不相通,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就像有人说的:“不要贸然评价我,你只是知道我的名字,可你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是听闻过我的行为,却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
对待任何人和事物,未了解其背后实情前,不随意评价,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
俗话说:眼见未必为实。有时候肉眼所捕捉到的画面,并非事物的全部真相,你看到的也许不过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
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而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在未了解事物全部真相之前,不会妄自论断。
有时,不轻易去评价事情的好坏,也是一种教养。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有时候,不了解实情,我们不应该以他人的性格、身边人嘴里吐露的只言片语,来评判一个人。
因为你不知道,你说出去的话,多少掺杂着偏见,而这种偏见可能会被不断放大,伤人于无形之中。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那些在我们背后的窃窃私语,就像饭里的沙砾或者生鱼片里没有剔干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痛”。
而深到骨子里的教养,就是对于听到的事情,不随意评判他人,静坐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真正有教养的人,凡事不以恶意去揣度他人,不以私利给他人造成困扰,也不诋毁他人。
2
真正的教养,是看破不说破。
海明威曾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有些话说出来容易,但后果却难以挽回。
就算再小的事,谈及别人的短处,也要巧妙避开。
遇事就算再明白,也别急着说破,给他人留一点余地。
为人处事,不是所有事都得问,不是所有话都得说。
看穿不揭穿,不会惹麻烦,看破不说破,不会得罪人。
看破不说破,对人是一种尊重,看透不说透,对己是一种保护。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说话不经思考,凡事脱口而出,在无形之中让人难堪,把人得罪。
只有真正有教养的人,才会深思熟虑,谨言慎行,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关系,与人交谈时都要注意,别说伤人的话,委婉避开,顾及别人的面子,也是维护彼此的感情,这样才能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开是非,把真情收获。
张大千画了幅《绿柳鸣蝉图》,画中一只大蝉俯趴在柳树枝头,蝉头朝下,做欲飞状,样子栩栩如生。
张大千想把画送给收藏家徐鼐林,那天,齐白石也正好在徐家做客,他认真看了一会后,对张大千说:“大千先生的这幅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极为传神,不过,我以前也画过蝉,那时候刚好遇见一位老农民,便向他请教了一番,据老农说,蝉的头都是朝上的,极少有朝下的情况。”
说完,他又补充道:“其实,我也没亲眼看过,很可能老农说得也不对。”
张大千一直记挂这事,后来,在一次外出写生时,专门跑去屋外看了好久,当时正值盛夏,蝉声不绝,爬在树上的蝉,大部分蝉头都是朝上的,回去后,他找到齐白石,说了自己的观察。
齐白石听得仔细,却始终笑而不语。
这时,张大千才恍然大悟,原来齐白石早就知道,只是为了照顾自己在友人面前的感受,才借老农之口圆场。
季羡林有句话: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齐白石的看破不说破,正是践行了此言。
知人不言尽,看破不说破,是懂得,更是一种教养。
三毛在《雨季不再来》这本书里,讲到了一个小时候的故事。
因为想要积攒五光十色的糖纸,三毛偷了妈妈五块钱。
然而强烈的负罪感,让她如坐针毡,魂不守舍。
五块钱藏在身上,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令三毛坐卧不宁。
尤其是看到母亲在找丢失的钱后,三毛更是备受煎熬。
直到她把钱偷偷放了回去,才如释重负。
奇怪的是,几天后,父母便开始每月给三毛零花钱。不仅如此,父亲还送给她一盒有着非常漂亮包装纸的进口糖果。
这时三毛才明白,原来父母早已知道是她拿了钱。
他们不说破,是在保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在等这个孩子自己醒悟。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洞察力,更是一种智慧。
3
真正的教养,是有分寸感。
《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
火候,是烹饪之道,更是做人之道。
做人像烹饪一样,都要讲究一个“度”,这个“度”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寸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无形的尺,掌握好度会深得人心,控制不好言行会让人退避三舍。
情景喜剧《宋飞正传》里,有一个叫乔治的人,平时说话不分场合,周围的人都很讨厌他。
有一次,他参加养老院的志愿活动时,发现了一位丧偶的老人,每天都很快乐。
在人们的印象里,丧偶何其痛苦,有人终其一生都在丧偶中无法自拔。
按说,作为志愿者,了解实情后,本应该对此避而不谈。
然而乔治很好奇老人的好心态,便一直追问:你都丧偶了,你怎么还这么快乐?你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了吧?你离死亡这么近,怎么能不害怕呢?你心里一定很痛苦吧?
最后老人忍无可忍,怒吼道:“滚”。
乔治一直咄咄逼人地追问,言语中的犀利和刻薄暴露无遗,这对于一个丧偶的老人来说何其残忍。
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不断刺探别人内心深处最痛的那一处角落。这无疑是最伤人的。
乔治的犀利言语,无情地伤了老人的心,让老人不得不正视内心的痛楚。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言语之间,少些犀利,多些善意,即是对别人的仁慈,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所谓分寸,就是出言有尺,该说时好好说,不该说时便适当沉默。
每一段关系之间,都有把看不见的尺,一旦越过,就是得寸进尺,所以不仅我们心里要有一把关系尺,做人,也得有一把底线尺。
这世上从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谨言慎行,保持分寸感。
分寸感,是一个人的高级教养。
有分寸感的人,生活中处事往往懂得随机应变,不逾越自己的位置;做人则能够知进退,给彼此的关系留白,保持一个舒适的社交距离。
有分寸的人,做事留余地,会洞察世事,胜不骄败不馁,既能给别人搭桥也会为自己铺路。
与人交往,不咄咄逼人,不斤斤计较,也不置朋友于千里之外,亲疏远近自如,不越界。
有分寸的人,不会让人难堪,相处更舒服。
一个人有分寸感,就是懂得换位思考,懂得为他人着想。
有教养的人不做作、不卖弄,而是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总是在细微处避免彼此尴尬,让对方舒服。
无论朋友、爱人还是亲人,把握好分寸,都是对彼此的尊重。互相尊重的关系,才能更轻松愉快。
做一个有分寸感的人,和有分寸感的人交往,是成年人高级的教养。
真正决定一个人层次高低的,不是物质上的富足和身份上的高贵,而是一个人的教养。
生活都是一个个细节组成的,识人要通过小事,看人要通过细节。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细节决定成败。
有时,不经意的反应和行为,恰恰体现出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
教养无论富贵贫贱,再卑微的人,因为细节流露的教养,也有一种令人敬佩的光芒。
很多时候,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一个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