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的哈尔滨契斯恰科夫茶庄旧址

1921年的哈尔滨契斯恰科夫茶庄,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2017-09-10

伊利亚·费奥多罗维奇·契斯恰科夫(И.Ф.Чистяков)曾是哈尔滨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进出口茶叶商,哈尔滨的契斯恰科夫茶叶店(曾为永安文化用品商店,现为一手机卖场,位于在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三道街和尚志大街交口处的俄罗斯风格的木屋)

他建造的这座小木屋曾是哈尔滨中国茶叶贸易中心。

契斯恰科夫在哈尔滨的住宅兼商店的建筑是坐落在红军街与建筑街交界处。

还有一处曾作为契斯恰科夫营业场所的建筑设在中央大街一座楼内,已于2000年拆除。

在绥芬河,被当地人称为“人头楼”“大白楼”的当年赤查果夫茶庄,就是茶叶商契斯恰科夫的另一处茶叶店,只是译音的不同。

1903年1月俄国商人契斯佳科夫来哈,在埠头区药铺街开办茶庄,后为哈埠巨商。

【鸣谢】以下黑白照片均为网络照片。

哈尔滨契斯恰科夫茶庄,旧址位于今南岗区红军街124号,红军街与建筑街口南侧,现为汇丰照相馆。

建于1912年,俄罗斯著名设计师尤里·彼得洛维奇·日丹诺夫设计。

【建筑风格】折衷主义。

艺术珍品

王阳拍摄

王阳拍摄。女儿墙是蜘蛛

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的契斯恰科夫茶叶店(现为某手机店)

伊利亚·费奥多罗维奇·契斯恰科夫(И.Ф.Чистяков)建造的这座小木屋曾是哈尔滨中国茶叶贸易中心。

他曾在上个世纪20年代索菲亚教堂翻建时,捐赠了60万银卢布。教堂的南侧,曾有一块汉白玉的标志牌刻下契斯恰科夫的名字和捐款数额。许多老哈尔滨俄侨都曾对记者谈起过这段历史,并告诉茶叶店的准确位置。据澳大利亚籍哈尔滨俄侨、澳大利亚的哈尔滨满洲历史协会主席伊格尔·萨维茨基介绍,100年前,哈尔滨曾向俄罗斯出口大批中国茶叶,而这贸易的领导者就是契斯恰科夫。记者本人也曾在自己收藏的俄文历史资料中查阅到在哈尔滨的契斯恰科夫茶叶公司的广告,上面标注着这家经营茶叶的公司创办于1903年;日文资料则记载了日伪时期契斯恰科夫茶叶公司的代表人曾任哈尔滨商工公会参事。

在哈尔滨道里西十三道街和尚志大街交口处,有一座俄罗斯风格的木屋,这座木屋有着珍贵的经历——100年前,哈尔滨曾向俄罗斯出口大批中国茶叶,而这贸易的领导者就是契斯恰科夫,当时他建造的这座木屋就成了茶叶贸易中心。

哈尔滨的契斯恰科夫茶叶店(曾为永安文化用品商店,位于在哈尔滨道里西十三道街和尚志大街交口处的俄罗斯风格的木屋)

他建造的这座小木屋曾是哈尔滨中国茶叶贸易中心。

历史建筑上挂上这么大的广告牌,符合法律规定吗?不知负有管理职责部门怎么看?能不知道吗?

 【以下五张照片为网络图片】

建于1914年的绥芬河赤查果夫茶庄,就是指绥芬河市民所说的“人头楼”,“大白楼”,

其三四层楼之间外檐下雕有“人头面孔”浮雕,因而得名。此楼原为俄罗斯人契斯恰科夫的茶庄,用于存贮、检验出口茶叶。

1922年被日本陆军购买,后为日本驻绥芬河领事馆。

1929年中东路事件时,苏军一发炮弹,将木质顶楼击毁。

解放后,一度为东宁县政府办公楼。

1952年后做驻军营房,顶楼用砖木恢复。

“文化革命”中,“人头浮雕”被凿除,改成葵花雕饰。1992年后这里改为商用。

  该楼外檐处的人头雕饰已经恢复。赤查果夫茶庄早在1984年便已被列为绥芬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其修缮和恢复人头雕饰是同年由当地几个民间美术爱好者出资并亲手制作的。

1999年以绥芬河日本领事馆旧址之名,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绥芬河市民所说的“人头楼”,“大白楼”,就是指建于1914年的赤查果夫茶庄,其三四层楼之间外檐下雕有“人头面孔”浮雕,因而得名。

绥芬河省级文保单位赤查果夫茶庄为哈尔滨著名俄侨茶叶商人契斯恰科夫经营的直接证据,两个城市的历史终于由一条铁路连接起来。

早年间常见把俄语中的“契”、“奇”翻译成“赤”或者“支”,“恰”翻译成“查”,“科夫”翻译成“果夫”。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历史城区兴隆路与迎新街交汇处的人头楼。1914年建成,至今已有104年。这是一幢具有俄式风格的楼房,建筑长22.2米,宽10.90米,建筑面积1204平方米。因其三、四层间有凸出的外檐,檐下有立体西洋人头像浮雕,故称其为“人头楼”。该建筑四层之上有一方亭,顶置球形塔尖。楼体土红色,突起的棱角部分涂白色,间有黑色,顶为黑色铁瓦盖,正门临街北开,北及东临街部分有木栅栏围墙。

此楼原为俄罗斯人契斯恰科夫的茶庄,当地人称其为“赤查果夫茶庄” ,用以存贮检验出口茶叶。1922年该楼被日本陆军购买后作为日本驻绥芬河领事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