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高位的诀窍—“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五十一

身在高位的诀窍

汉哀帝期间,黄河泛滥,哀帝命时任骑都尉的平当治理河堤。平当向哀帝进言说,治水只适合疏,不适合堵。建平二年因为治水有功,迁诸吏散骑,光禄勋,拜御史大夫,后来代朱博为丞相。

当天冬天,赐爵关内侯。明年春,汉哀帝使使者召平当,想封他为侯,而平当病重,不应召。家人对当说:“为子孙后代着想,不也要强起受侯印吗?”平当曰:“我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今不起者,所以为子孙也。”遂上书乞求告老还乡。

你是否认同平当的说法,我们是不是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因为毕竟官二代的社会资源是不一样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平当是有家国情怀的人,他的这种公而忘私的境界一般人做不到。个人是很赞同他的说法,因为他是一个明白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三方面来看:

第一、西汉末期的丞相因为是三公之首,所以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职位,这个职位是要有天下为公的精神,而不能想着为自己谋私。像先前我们所说的汉成帝的老师,安昌侯、丞相张禹就总想着以权谋私,所以为天下所诟病。这一点平当是很清楚的,也严守这个职业底线。

第二、丞相同样也是高危职业,因为西汉末期外戚专权,以丞相为首的朝臣派如何处理与外戚的关系,如何处理与皇帝和大臣们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匡衡就是不洁身自好,以权谋私而被贬,家族随之没落。所以平当这种做法,舍名利而明哲保身,保全家族是很高明的做法。

第三、古语说,月满则亏,人位极就容易有灾祸,自己求缺,而不是让别人指出问题,反而容易覆巢之下,没有完卵。所以在这一点上,平当有着几千后清朝的中兴名臣曾国藩的“求缺”智慧

总结来说,处于高位的管理者需要有孙中山所说的“天下为公”精神,曾国藩所说“求缺”智慧,以及相关方的平衡技巧。

请思考:你认为身在高位有什么要求或诀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