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院,都是“贪”字惹的祸(西游路,人生路)

在今天这篇开始之前,首先向您各位道个歉,上一期更新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心绪不佳,导致小白龙那期后面的括号里专题名写成了水浒众生相,实在不应该,各位见谅。

小白龙变身白龙马之后,唐僧和孙悟空就来到了一座观音院,在这里,孙悟空遇到了加入取经队伍之后的第一个妖怪。

不过这个妖怪对唐僧肉没什么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唐僧的袈裟,而且这个妖怪比较有意思,虽然是个黑熊怪,其貌不扬(话说妖怪这个“貌”也基本上没有“扬”的),但在西游路上大大小小的妖怪当中,他是最为风雅的一个。

您看原文对他住的那个山的描写:“万壑争流,千崖竞秀。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雨过天连青壁润,风来松卷翠屏张。山草发,野花开,悬崖峭嶂;薜萝生,佳木丽,峻岭平岗。不遇幽人,那寻樵子?涧边双鹤饮,石上野猿狂。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拥翠弄岚光。”

太美了,就这景致,比哪个神仙洞府也不差,而且孙悟空看到这个妖精的时候,他正和一个道士打扮的狼精和一个白衣秀士装扮的蛇精聊天。这要是一般妖怪,肯定聊的是人肉怎么做好吃,唐僧到哪儿了,是蒸是煮什么的。您再看这三位聊的:“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旁门外道。”聊的都是很高端的东西,学术性很强。您再看这位黑熊怪的谈吐:“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

解释一下,所谓母难之日,指的就是自己的生日。这个词儿从一个妖怪嘴里说出来,违和感太强了。不过看到前面这个妖怪居住的环境和他们谈论的话题,他能说出这话来一点也不新鲜。而且他还和观音院的住持金池长老是很要好的朋友,得了袈裟之后,还给金池长老写信,邀请他来参加佛衣会。您再看他这封信写的:“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是荷。先二日具。”

整部《西游记》,一般妖怪没有写信的,要找别人来吃唐僧肉,都是让自己手下的小妖带个口信儿就完了。妖精写信就两个,一个是黑水河的那个黿龙,那个也不是一般人。但是那封信跟这封一比,高下立判。这样一个妖精,要是写他憋着吃唐僧肉的话,就煞风景了,所以他给取经人带来的麻烦就是偷了袈裟。

电视剧里这一段叫做“祸起观音院”,不过要说的是,之所以引起这个祸,还真的不能全怪黑熊怪,关键在于一个“贪”字。

当然,要说贪,第一个还得说这个黑熊怪,他要不贪就不会把袈裟偷走,引不起来这一场事端。不过挺有意思,他偷袈裟还真不是蓄谋已久,他是看到观音院着火了,要来帮着救火,还是一个热心肠。结果到这儿一看,发现这个宝贝袈裟了,红眼病犯了,火也不救了,卷了袈裟跑了。可见这个妖怪虽然也修行,但毕竟是个妖怪,戒贪很难。

妖怪是这样,人又怎么样呢?这个观音院的院主金池长老,二百七十岁了,又一直在观音院修行,按说这就算得道高僧了。但是这位看到唐僧的袈裟,立刻就想据为己有,而且为了达到目的还能不择手段,杀人害命,放火烧房。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连这个院主老和尚带这帮小和尚,都是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而且是满心欢喜,实施起来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这就说明这帮和尚干这种事不是第一回了。联系到前面,唐僧他们刚刚来到观音院的时候,老和尚用来招待他们的东西:“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

您注意,这么讲究的东西,这就应该出现在王公贵族,大富之家。出现在和尚清修的寺庙里,这个不对头啊。前些日子某驰名中外的寺庙被曝出大把赚钱的事情,被骂得那叫一个惨,因为这个和僧人身份不符。可吴承恩先生在五百年前就写了这样一座寺院,不但茶具贵重,而且老和尚攒了七八百件袈裟,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这也不少钱呢?这些东西怎么置出来的呢?在那个时代,光靠像现在的一些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寺院坑蒙拐骗,应该很难。这里面绝少不了累累血债,人命肯定是有。要不然,我们一般人听说杀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吓一跳,然后且下不了决心了。这一帮本来应该慈悲为怀的和尚倒是一点都不犹豫,他们之前干过什么还不明显吗?

能让和尚做出杀人越货的勾当,其原因只能是一个字——贪。贪心战胜了佛心,战胜了慈悲,让僧人的心理扭曲,也就不配再做僧人,最后把自己玩死了,把一座寺院都玩进去了,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贪。

这场风波,和尚的贪应该是主要原因,但是唐僧师徒也不是没有责任,特别是孙悟空,一切的源头是打他这儿来的。老和尚问他们有什么宝贝,这老和尚就不地道,问这句话就没憋好屁。唐僧倒还沉得住气,孙悟空不行。猴子太爱炫耀,他这一路上没事就把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事情挂在嘴边上。到了观音院里,老和尚说自己二百七十岁了,他来句“这还是我万代孙哩”。这也是炫耀。所以老和尚问他们有什么宝贝,他肯定是沉不住气的,要是不拿出来就怪了。孙悟空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也是贪。不同的是老和尚贪利,孙悟空贪的是名。但是不管贪什么,都是惹祸的根苗。

按说这回唐僧的表现不错,沉得住气,也懂得低调,财不露白的道理。不过他懂这个,说明他的修行还欠火候。他之所以不愿意炫耀,是因为他把袈裟看得很重,就怕这个东西出什么闪失。其实袈裟这个词是梵文,意思就是“破布”。所谓袈裟,其实就是拿一块又一块破布拼起来的。把袈裟当成奢侈品,本身就已经跑偏了。唐僧呢?把这玩意看得比命还重,袈裟一丢,二话不说,直接上紧箍咒,这就是急了。再看他跟孙悟空说的这个话:“我不管你!但是有些儿伤损,我只把那话儿念动念动,你就是死了!”你就能想出他这个恶狠狠的表情。还有,孙悟空头两次没有拿回袈裟,转过天又去,天刚亮,原文写唐僧:忽翻身见窗外透白,急起叫道:“悟空,天明了,快寻袈裟去。”这个做派,哪像高僧,整个儿一财迷。

要说他跟孙悟空还是师傅管教徒弟,那么您再看看他跟其他和尚是怎么说话的?这一路上,唐僧对谁都是彬彬有礼。这回孙悟空去找袈裟,他跟和尚们说话还是挺客气,但是您听这个内容。和尚们一看孙悟空腾云驾雾走的,都说恨这个老和尚白活了二百七十年,不认识真神。唐僧跟他们说:“列位,不必恨这个,这袈裟要是找着了,那么万事皆休。要是找不着,我这个徒弟脾气不好,到时候你们的命能不能保住就难说了,真有可能一个也跑不了。”放这个话。哪有一丝的慈悲,整个儿一个黑社会老大。

这就是唐僧太看重这个袈裟了,按照佛家的教义,这些个都是身外之物,就和浮尘相仿,不应该执迷于此。但是这位唐僧就是太过于执迷了,已经丧失了自己本来的性格了,所以说唐僧或多或少地也还是没有彻底根除“贪”,他的修行也不到家。

对于黑熊怪来说,他修行不到家,给观音菩萨做了守山大神,还可以接着修行。老和尚是完了,修了二百七十年,越修越回去,活该死,而且死晚了。对于唐僧师徒来说,取经路才刚刚开始,他们的修行之路也刚刚开始,有一些个欠缺也很正常,他们的修行需要在后面的道路上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过了观音院,就是我们熟悉的高老庄了,下一段咱们聊聊猪八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