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育的逻辑起点,不是教,而是学,学的方法和动力源最重要,即学习动机和学习力,但这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
学校,目前理论上不仅没有保护好探索欲,而是在钳制和破坏,一个简单词汇即可说明:“挑战”。没有挑战就没有真理,但是我们教育是强调服从。
另一方面,对于学习力来说,一个启蒙老师加一座图书馆就够了,学校并非是一个必然存在,特别是和知识、真理、社会、人的价值和目的背道而驰的学校。真正有效的知识介质和载体,只是书本而已。学校存在的理由仅仅出于知识交付的群体效率,但是以牺牲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为代价。
而且目前学校教育形式的核心媒介,只是文字和黑板,非常明显,这种虚拟性已经落后,同时现场性还不如师徒制作坊。
我个人想法是:
1、回归学生主体、学习力主体,教师和学校仅仅成为知识助手;
2、利用数字工程实现规模和效率教学,替代学校功能,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实际正在发生的集约能力,比分布式学校效率不在一个数量级;
3、回归社会、工作现场,不要再虚假教育,增进知识的确实感、目的性、场景真实性体验,面向对象和问题。这是学风问题。
4、至于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不要在义务教育和高校,仅仅在研究院和企业内部研究所发生,国家可以补助拨款。
普通学校和高校仅仅成为一般“学习中心”,还原学校原始目的,或者工坊操作,练习目的,将启蒙简化,将选拔剥离。
天才儿童直接走研究通道。
5、而互联网数字工程学习系统,成为全社会包括成年人终身学习在内的学习辅助和支持系统,即原来学校真实概念和功能在这里实现,大规模降低学习(非教育)成本,社会成本,衍生成本(如学区房),提高学习(非教育)效率。
根本上,人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而这个可以有系统、有方法、有工具、有技术、有工程。而集约了最优秀教育专家、良性教育哲学、教育系统和方法,通过数据工程和智能方法实现的学习辅助系统和中心,将会极大解放学习(非教育)生产力,实现每个人教育提升。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交媒介似是而非的知识(泛资讯),都是无效率低效率的,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辅助系统、支持中心、颗粒度难度梯度合适和科学的系统,其整合合力,将是十乘以十的效率;人的个人发展的个性、自主性、效率、社会推动、集体进取,将得到质的提高。
所谓教育地域和阶层不公平、学生厌学、心理疾病、学区房等经济表象,从根本上消解。
解决问题需要逻辑起点,也需要社会的技术基础,互联网和数字能力已经发展这么强大了,应该有更多人关心并实质研究和实施这个工程。
图书馆存在了几千年,是最早知识圣殿,师徒制作坊存在了几千年真实有效,寺庙和僧侣阶层也存在了和宗教几乎同样久远的时代,他们一直是社会的知识中心和象牙塔,只是不是平民化。
回想一下知识以及传播(非教育)的发展过程,从文字发明以来,纸张发明是第一次巨大进步,印刷术发明是又一次飞跃,互联网媒介和网络更是一次巨量知识积聚和重新部署,而现在的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来已经正在实现一次更大飞跃。
可汗学院和全球“未来学校”探索,正在逐渐证明这一点。
从历史和未来来看,教育场景一直在改变,非常丰富,从菜市场,到孔子和柏拉图式学园,到图书馆,到僧侣知识阶层,到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长期存在的师徒作坊,到工业化时代效率要求的学校与黑板虚拟,到互联网维基百科知识图谱,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之于理解、操作、实验的意义,以及人工智能的更高颗粒度和细腻梯度难度的互动系统,个性化和模块化教学以及测评系统(含实时测评),数据化企业用人系统(技能和素养)和学习系统的直接接驳,输入输出定制系统系统,将会超越农业社会的低效和工业社会的粗糙,实现现实效率、知识更高效生产、传播、流动和社会激励。
不能工程化和集约化甚至不如最朴素图书馆的互联网教育,都是忽略了互联网数字工程的边际成本和效应的伪工程。
至于教育中的人格、情感、意志、社会性获得,这不是学校的天然任务,也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分离游离于知识场景和社会场景实践场景之外的“独立学科”,而是融汇其中。学校这种形式也只有一两百年历史在德国崛起全球流行。但是图书馆、研究院、工坊、学园一直存在源远流长,具体而有效,目的明确而方法有效,区别仅在于效率。
至于通识教育,互联网社会天然就是通识场景,只是需要更好的结构化。一个原始的图书馆(包括数字图书馆)就可以实现通识教育,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阅读能力和习惯问题,是一个知识探索自然生发的路径。
总结:
全民阅读,互联网数字工程(知识图谱语义树),学习力(含脑科学)工程效率,选拔分离,技能定制和社会接驳,就是未来“学习”(非教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