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04║《遵义日报》刊登:童心写警察 童谣颂英雄
《童子童谣》是一棵艺术的小树苗,作者和读者是厚实的土壤,媒体刊登报道和传播是温馨的阳光雨露。
——编者
第4期
《遵义日报》2021年1月17日刊登:
附
报道内容
《遵义日报》2021年1月17日
童心写警察 童谣颂英雄
——《110童谣》部分作品赏析
王宗伦
1月7日,全国首部以童谣的样式向首届中国人民警察节献礼的童谣专著《110童谣》,在桐梓县公安局举行隆重的首发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读者的一致好评。
该书分节日献礼、警民情深、金盾风采、历险真情、童心筑梦、警用装备、别样亲情等七个栏目,每首童谣各具特色,清新简短,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朗朗上口,主题思想跃然纸上。作品没有大而全地直接书写警察如何辛苦、勇敢、奉献等等,而是以儿童的视角,抓住警察工作、生活的小细节、小片段等点点滴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警察的高大形象和警民鱼水情深的和谐关系。编辑工作中采取拼音标注和彩图搭配,装帧、印刷都很精美,令人赏心悦目。
翻开《110童谣》,顿时墨香扑鼻,童真童趣,清新可爱。警察工作的辛劳,顿时都化成了微笑。
童心也就是初心,也就是红心,也就是良心。
“上边画红霞,下边画海浪。画个警徽亮闪闪,画来平安梦儿香。”《画警旗》(王宗伦),在孩童眼里,高高飘扬的警旗,是太阳刚刚露出水面的吉祥象征,上红下蓝,天水相接,亮闪闪的警徽照耀着平安梦儿——香甜、诗意、安祥、喜悦。整首童谣清新简短,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朗朗上口。“画来平安梦儿香”,是初心,是使命,是童真,也是寄托。警察守护平安的主旨思想跃然纸上。
“110,叮铃铃。你和我,心连心。警民亲,鱼水情。都说你是千斤顶,顶起平安千万斤。”《千斤顶》(孙梓文),读这首童谣,压力顿时释放。在群众眼中,警察就那支顶起平安千万斤的“千斤顶”,你不负重谁来负?“千斤顶效应”,真是人民警察的形象写照。
“哥当警察去他乡,嫂嫂在家种田忙。两颗心儿在一起,好比糍粑粘白糖。”《两颗心儿在一起》(杨思敏),读到这里,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起来。真正相爱的人,再远都甜,又软又香。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精神传承。
“花手帕,四方方,轻轻铺开装阳光。叔叔救援负重伤,住院无法晒太阳。我的阳光送叔叔,让他晒了更健康。”《送阳光》(聂炎如),这首童谣让人眼前一亮。好可爱的小姑娘,好体贴人的小细节,好清纯的思想,温暖之情顿时流遍全身。
“长江涨水淹我家,警察背我到她家。管我吃来又管住,就像我的亲妈妈。”《亲妈妈》(杨思敏),抗洪抢险的重大主题,通过儿童的视角,更加亲近温暖。像“亲妈妈”这样的人民警察,全国各地都有,通过这样的童谣,让人顿生敬意,倍感温暖。
很多儿童就是从小感受“盘盘帽”的威武而树立了“警察梦”。“小宝宝,睡觉觉,怀中抱着盘盘帽。嘴角笑容乐滋滋,做梦都在上警校。”《上警校》(潘鸿云),像这样痴迷可爱的场景,令人温暖动容,体现警察事业后继有人,给一线的人民警察增添了希望和温暖。
除了对警察的喜爱,对警察的“好助手”警犬,作者也给予高度的赞赏:“警犬不是犬,它是侦查员”,警犬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作者直接写成“侦查员”,给予了警犬很高的地位和评价,“鼻子嗅了嗅,抓住大坏蛋”,反映了警犬的灵敏机智,通过童谣《警犬》的侧面描写,把人民群众对警察的赞美之情潜藏在字里行间,值得细品。童谣《手铐》中,“这个'8’字不认人”,体现警察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把“四句话、十六字”的总要求融入到童谣作品中,耐人寻味。
童心写警察,童谣颂英雄。很多“我给警察倒杯茶”“我想变成一棵树”“元宵送给110”等等,都充满童真童趣。从儿童的视角观察人民警察,更加亲近可信,也更加高大威猛,真是“保护神”。
从收到的“警察童谣”来看,群众对交警、社区民警、消防武警、刑警等警种了解较多,描写他们的童谣作品数量比较多,质量也比较高。说明老百姓对警察的工作和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写在童谣里。“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赢得了民心,赢来了赞誉。通过警察童谣的创作和传播,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警察,认识警察的工作情况,进而激发对警察的尊敬和热爱,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起到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
媒体聚焦
指导:桐梓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主办:桐梓县文联 桐梓县文学协会
承办:《童子童谣》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