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秦书day46:感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今天跟同事去安徽革命事迹陈列馆参观时,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伟大与不易。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一些“觉醒者”,英年之际为国捐躯,他们的牺牲精神弥足而珍贵,历久而弥新。我们这个多难之邦,近代一百多年,幸亏有那么一些最可爱的人前赴后继。可以说,我们今天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们铭记他们的事迹是为了一代一代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内刻在我们民族的基因之中。
下午上课,应学生要求放了一部电影《寻梦环游记》。这部迪士尼影片改编自原著《寻梦环游记》,讲述了一位叫米格的孩子为了音乐之梦作出的种种努力。这部影片让我感动的地方不仅在于主人公追梦之心的坚定,还在于影片中关于亲情的叙述。记得米格阴差阳错误入亡灵社会,见到了他的早已去世的亲人。最让我感怀的是,埃克托(米格的曾曾祖父)讲到如果在世的家人再也记不得去世之人,而且在世的人再也不供奉他们去世的亲人,那么去世的亲人最终会永久的消失。
我为什么会特别对这点感怀呢?是因为它让我想起了我们中国一以贯之的祖先祭祀传统。电影中的亡灵节,好比是我们的清明节,都是祭祀去世亲人的节日。影片中,亡灵节这一天,只要家里供的去世之人的照片,那们他就可以来世间看看活着的人。对于那些没有在世之人供奉的亡灵,他们就只能留在那边,一直到最终消亡。电影看到这,我忽然意识到,中西方在祖先祭祀其实还是比较相似的。我们古代时候,注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怕的就是香火中断,怕的就是不能为已故之人供奉牌位,不能让他们得到阳间活人的血祭。在这点上,我们和西方有相似之处。电影看到这,我对我们之所以重视祖先祭祀有了另一番理解。
这部电影结局算是圆满结局,记得我看完英文小说的时候,感慨唏嘘了好久。原来在对待已故之人方面,我们与西方的人并没有多少差距。我们每年的清明既是对去世之人的哀悼与纪念,也是活着的人表达内心的一个契机。
今天更新就到这,明天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