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浅谈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有其历史沿革,要理解它,不能从字面上去看。不过如果从字面进行理解,素养是主题,信息是定语,界定其范围。类似的,我们听过军事素养,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医生素养,教师素养等等。所以要从字面去分析信息素养,就要对素养以及信息都进行辨析。同样,这两个概念也不简单。素养,有时说的是素质的意思,而且往往有道德意味。在选这篇文章的附属音乐的事后,用素养进行搜索,搜索到下面两个音频: 搜索素养这个词,可以看到如下的解释:素养,所谓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其实关键倒不是道德修养,而是可以进一步拆解,素养就是平素地养成。这看起来像是人的一种行为或认知习惯。素养:平日的修养。 [1]修习涵养。平素所供养。----引自百度百科素养常常与素质想提并论,有时可以通用。上述两个音频的标题,我想就可如此。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言语行为不文明的时候,就可能评论,什么素质!而如果谈到素质与素养的区别,我查到如下的辨析:素质与素养的区别1、形成时间不同:素质是先天遗传的,素养是后天得到的。2、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3、人文素养是指人具备的人文科学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内在品质。其核心就是“人文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引自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05268975.html我觉得1给出的区分有些道理,而2,3给出的例证感觉完全是反着说,看例子倒感觉素养更像是先天遗传的能力,品质,而素质则是后天的发展程度。我想后面的两个例证其实不是体现区别,而是体现素质与素养含义近似的方面。人文素质就近似人文素养。但身体素质就很能体现先天遗传特性了,素养似乎更像是后天的修养,学习获得的。在上文的扩展资料中,对于1倒是解释的更到位:人的素质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活动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所以,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这里面说的相对稳定,不知道是否相对的是素养?我想相对于素养中的知识部分确实更相对稳定一些,而素养中的意识与能力,则又是含义相似了。对素养一词有了如上辨析,我们就可以理解信息素养的一些字面含义,并与其内涵联系起来了。既然素养是平日里素来的修养,那么信息素养,就是平日里素来如何处理信息的修养。我们生命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各种信息,通过我们的五官五感。如果剥夺我们的感觉,大多数人精神上受不了。我们习惯于头脑被各种念头填满,而当我们感觉无聊,孤独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定在那种感受中很久,而是立马寻找新的信息,让自己的头脑动起来。不思不想的境界很难达到,通往这一境界的可行方案是正念。专注于某个不完全受我们自由意志影响,又不是环境中随机的刺激,譬如我们的呼吸,就是一种很好的过度方案。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我们每个人不仅成了信息的接收者,而且是信息的发送者。真正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或者通过直播,而让天下迅速知道我们眼见耳闻或者心中所想,如果他人,天下想知道的话。这样的时代,我们平日素来都要与信息打交道,要处理外界给我们发来的信息,并且做出反馈。如果我们更积极主动,甚至还会进行表达,创作,与他人交流,成为信息洪流的提供者。现在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肉身亲至,所以面对新冠疫情,我们的精神生活还是可以异常丰富----上网冲浪,浏览新闻,看自媒体文章,在微信群发表意见,听知识付费专栏,或者欣赏热门的电影,电视剧,听歌,看小说,玩游戏等等。但也有许多事情还是需要肉身的参与,譬如饮食,譬如劳作,譬如交易,所以新冠疫情对于我们的世界又影响深远,巨大。美股熔断,贸易终止,许多行业倒闭,裁员,经济衰退,面临大萧条的可能........而信息素养其实既与前者相关,也与后者密切联系。修养不只是为了给人看的,修养具有改天换地的能力,修养自身,进而可以改天换地,改变世界。
修养是为了达成目标。军事素养高,则在同样情况下,军事目标更容易达成;职业素养高,则职业表现更加;而信息素养,则影响与信息相关的一切。所以联合国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几项素质:1,基本的学习能力---读,写,算2,信息素养3,创新思维能力4,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最后,将我研究信息素养,搜索到的最重要的信息附上:年份提出者/组织信息素养的定义备注1974美国 保罗·泽可斯基(Paul Zurkowski)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包括3个方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1979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人们知道在解决问题时利用的技术和技能。该定义提出使用信息必须确认其价值和范围;第一次从意识层面认识信息素养。1987信息学专家帕特丽夏·布雷威克(Patrieia Breivik)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数据库、电子表格软件、文字处理等技能。1989美国图书馆协会(LAL)信息获取的意识;评价、判断信息能力;查找、收集、组织信息能力;信息决策和处理能力。首次提到了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的关系1990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提出信息素养人是: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具有识别潜在信息源的能力,能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能检索信息源;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能为实际应用而对信息进行组织;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现存的知识体系中的能力;能采用批判性思维,利用信息并解决问题。1990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Mike Eisenber 博士和Bob Berkowits博士不仅仅是以往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六大技能“big6技能”1991日本文部省 《信息教育指南》应包括4个内容:1、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的能力和信息的创造、传递的能力;2、对信息社会的特性和信息化对社会及人类影响的理解;3、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和信息的责任感;4、掌握信息科学基础以及信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的特性、基本操作技能。1992Burnhein, Robert 《信息素养--一种核心能力》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此定义被人引用最多,最经典;全面而简练地概括了信息素养中基本技能和思考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1992美Christina Doyle《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有能力知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用信息,并细分为十种能力。强调信息对作出合理决策的重要性;提出基于信息要求的问题求解;要求对信息的寻找、分析和利用过程进行监控;重视新旧信息的整合与综合利用;将批判性思维贯穿于问题解决过程中。1994科罗拉多州教育媒体协会信息素养学生:有能力的、独立的学习者。1994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信息服务处的布鲁斯信息素养人的七个关键特征:(1)具有独立学习能力;(2)具有完成信息过程的能力;(3)能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4)具有促进信息利用的内在化价值;(5)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6)能批判性地处理信息;(7)具有个人信息风格。1996Shapiro等人从知道怎样使用计算机查找信息,到对信息本身的性质、它的技术基础、它的社会的、文化的甚至哲学的起因和影响进行批判性思维而引伸出来的一种新的丰富的艺术。提出从社会、文化、哲学、技术基础等视角理解信息1996美国学院和学校协会南部分会的学院委员会具有确定、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的人培养目标: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的人。1997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强调有效利用信息;提出共享信息资源,发挥信息效益的思想;提出共同学习、合作交流的观点1998全美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出版物《信息力量:创建学习的伙伴》制订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2001美国大学与研究协会指导委员会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地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的信息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确定为五项:(1)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2)能够有效地检索所需信息;(3)能够正确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并且把所选择的信息融人自身的知识基础和评价系统之中;(4)作为个人或群体的一员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5)了解与信息利用相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并合理、合法地检索和利用信息----引自《用BIG6模式学习信息素养的概念》http://blog.sina.com.cn/s/blog_e6da2ff70101dk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