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样读书就够了》的思考

这是本好书,读后让我大开眼界。

化解了不少读书焦虑!

书中认为:

1,读书要让书对你负责

---其实就是自己是主体,自己对自己负责;

而不是你对书负责

---除非你要向他人推介书籍或者做的就是拆书的功夫!或者你就在做对书的学术研究工作。

2,读书,尤其是读实用类的书,不用读完,能用一点就有一点的用处!

3,培训比书籍值钱,是因为培训能够挖掘你自身的鲜活经验,或者传达培训者以及受训人的鲜活经验,有针对性,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很多时候,其实也解决不了问题。

我记得写作《明智行动的艺术》的作者,就在书中不以为然,认为邀请或者去现场听他作报告的人并不明智,因为他想说的其实都已经写在了书里。

4,这本书就是让书籍也能发挥培训类似的价值,通过RIA的方法,实现阅读与培训等效!

5,成年人的学习很难通过咬牙坚持养成习惯,必须要有用或者有趣,有用就是能够解决问题,有趣就是真的感兴趣!

这也很符合实际,成年人的生活充满压力,读书的优先级往往不高!

我看过不少研究讲阅读就是违背人性的事情,只是因为一小部分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而已!

6,对于实用类书籍,提出了前因后果,适用边界的八字心法!

其实代表着八类问题:

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

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

因(相因相生):

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

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

还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

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那是我期待的吗?

果(自食其果):

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明确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

有没有人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

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

这件事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来完成?

边(旁敲边鼓):

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

其他领域/行业/人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界(楚河汉界):

无论是不同的意见还是类似的问题,

它们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交界在哪里?

我看完这八字心法,觉得说的特别好,不仅是阅读心法,也是信息获取心法。

但这两天琢磨之下,有如下的想法:

1,世界与人都是变化的,有时需要做些冗余的事

如果现在的自己完全知道什么对自己未来最好,那一定是妄念!

很多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电影讲述了主角如何通过知识问答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而他之所以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并不是因为有题库,他将题库都背诵了下来!

2,但中短期内,功利地读书按照前因后果的心法很有用

3,而这一心法有时会走向其反面,就是闲暇时根本无书可读,也许实用类的书籍本来就不应该是闲暇时的娱乐读物!

我记得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课程中,提到过阅读目的分为三类:

1,心智提升类

2,娱乐休闲类

3,实用功利类

前因后果的心法感觉主要是针对实用功利类而言的。而在实用功利类,我们往往又特别容易被迷惑,各种速成类的文章,书籍吸引着我们,而实际上往往不是那么回事。

我总觉得像生活的意义,往往只有经历过生活才能慢慢提炼,而不是预先规划的结果。

曾经看过类似的话,游戏的目的,需要玩过这个游戏之后才知道。

这里面其实就是赵周老师提到的最后一个心法,不要附会似读书,不要自以为是,而要问:

无论是不同的意见还是类似的问题,

它们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以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