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文苑】《偷秋》作者/王云华
偷 秋
关于中秋节,我们豫南淮河两岸有一种风俗习惯叫偷秋,有些方言叫摸秋。预示一年一度的丰收情景和喜悦心情。
等圆圆的月亮升上天空,等祭拜后的月饼和水果分享过后,我们这些乡下娃娃相互预谋怎么开始偷秋。先去打探谁家的稻草最干,然后三三两两行动,草偷好后远远坐在路边,田埂或树林里包扎长长的火把。其次排好队伍一一点燃摇甩。那火星四溅,一圈圈火环,在皎洁的月光下,无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累了,就地躺在路埂草丛上,聆听秋虫鸣叫,仰望星星和月亮,谈古论今。饿了,又开始盘算谁家田里庄稼。听老人言,偷秋是好年景。要偷就偷那些勤劳,善良,老实人家的庄稼。千万别去偷那些恶人的,不然第二天会挨牛鞭,诅咒辱骂,说你糟蹋粮食。心意已决,马上行动。有扒红薯的,拔花生的,掰玉米棒的统统放在火堆上烧、烤、燎、迫不及待,不管是生是熟,是脏是净,大伙都津津有味地啃着,吃着,直到塞满肚子,个个喜笑颜开,一路欢歌。一偷就是好几家,一闹就是大半夜。
南营金大爷的庄稼年年都是我们的“猎物”,可他家粮食年年都是大丰收,年年被乡里县里评为种田能手,还得了大铣,洗脸盆等奖品。由于金大爷勤快能干,田里草锄的干净,土杂肥又上的多,他田里的红薯、花生、玉米棒就是生的大。而那些我们不敢偷的恶人庄稼就是和金大爷的比不得。平时游手好闲,田里一生草就用农药除草剂,土壤从来没松过。卵子大的红薯,花生秧拔不动,玉米棒胡子好长没结几个籽,谁要费力去偷?
前几年,我和几个伙伴务工返乡,在村头的路上遇上这位老人。他老人家挺精神,手柱拐仗,满头银发。我们远远向他老人打招呼:“金大爷,我们这群小土匪羔子又回来偷秋了。”金大爷捋一捋山羊胡子笑道: “偷吧,老鼠盗不穷,讨饭要不穷。现在用汽车拉都有。这帮土匪羔子个个生得膀大腰圆,乖乖,都混得狗模狗样成大老板了。让你们偷,你们也没有那份闲心喽。一出门就是那么多年。"说完,金大爷流出了眼泪。我们几个伙伴扶着金大爷,眼泪也情不自禁往下滴。
这年中秋节,我真想多住几天陪同儿子再次体验一回偷秋的滋味,陪同金大爷多叙叙家常。如今家家都用上了液化器,电饭锅和农机。土灶没了,牛羊也没了,那些庄稼桔杆也就失去了保存的价值。每逢秋收过后,马路上,树林里,田埂上,沟塘湖泊到处乱堆乱放,甚至直接扔在田里不收藏。阴天影响下茬耕种,晴天担心害怕火灾。政府为此也大伤脑筋,派人现场严密监督,到处拉条幅,贴标语:“谁放火,谁坐牢"。
我为之感慨;时代变了,看来偷秋的风俗也要失传。
(2018年中秋节于南疆)
作者
简介
云华,原名王云华,微信昵称,蝶恋花,九O届淮滨二高毕业,淮滨谷堆人,常年从事工程建设。本人喜欢阅读,爱好文学,但无成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喜欢农村,总想以平朴的文字记录农村的人与事。
本期编辑 李健 校对 思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