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10:保护的不仅仅是心脏!一文带您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辅酶Q10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特别是心血管以及免疫力方面,可对人体的多个器官组织发挥保护作用,而关于辅酶Q10的故事其实更加出彩。
线粒体是细胞产生能量、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并且线粒体离不开一种叫辅酶Q10的物质。1957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Frederick crane教授,先在牛心脏细胞线粒体中发现辅酶Q10的存在,同年英国Moton教授也在大鼠肝脏脂质中找到该物质,将其划分为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并命名为“泛醌”。
1958年卡尔·福克斯博确定了辅酶Q10的化学结构并实现其人工合成,福克斯因此被称为辅酶Q10研究之父并获得普利斯特利奖。1970年-1980年之间日本完善辅酶Q10的合成技术,目前已经成为辅酶Q10(尤其是还原型辅酶Q10,即泛醇,莱特维健还原型辅酶核心作用成分)主要的生产国。
1961年因果爱丁堡大学的生化学家Peter Dennis Mitchell博士提出ATP的化学渗透假说,其中包含辅酶Q10的作用,但他是因为生物体内能量转换机理的研究而获诺奖,而非坊间所传的是因为发现辅酶Q10的作用。
回到辅酶Q10本身,该物质存在于人体细胞中并在人体内总含量约为0.5至1.5毫克,以心脏为主的部位含量更高。辅酶Q10的作用在于:一是关系到ATP的产生,二是减少脂质发生的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有害游离基的破坏。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辅酶Q10存在氧化型(泛醌)和还原型(泛醇)两种状态,其中泛醇更能阻止脂质和蛋白质的过氧化,减少有害游离基对正常细胞的破坏。这是因为辅酶Q10可以将氢传递给游离基,借助抗氧化酶的作用发生反应,减少游离基对生物膜的损伤。
辅酶Q10被美FDA批准为药物,而在我国是经CFDA批准上市的药物,常用于心血管疾患、肝炎、癌症等的辅助治疗(而不是替代治疗)。长期服用某些他汀类药物会干扰体内辅酶Q10的合成,使其在体内的水平降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因而对该类药物有较大服用需求的人群,往往需要注意辅酶Q10的适量补充。
研究发现牙龈有问题的人群中,牙龈会存在辅酶Q10缺乏的情况,而辅酶Q10在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方面也被证实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至于心脏有问题的人以及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都可以补充还原型辅酶Q10之类的补剂,心力衰竭的症状以及肺部疾患症状都可在它的帮助下减轻。
辅酶Q10在体内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慢慢下降,而营养缺乏症、线粒体疾病等也都有可能导致辅酶Q10的缺乏。如果到了中老年阶段,或者说患有上述慢性疾病,可以适当进行辅酶Q10的补充,还原型辅酶Q10的吸收率是氧化型辅酶的4-8倍,因而被莱特维健成品化推向市场后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由于辅酶Q10是脂溶性的,因此随餐服用可以更好地被吸收。
平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辅酶Q10的食物,比如沙丁鱼、鲱鱼为主的深海鱼类,芝麻、开心果等豆类坚果。辅酶Q10的补充一般来说是不会带来不适的,但一般不建议未成年以及孕妇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辅酶Q10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应当将其视作我们一些慢性疾患干预或者提升机体免疫力的一种辅助措施,在服用过程中也要科学合理适量,日常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还是不能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