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百态]淮北说书人
在安徽淮北的千年古镇临涣,素有品茶的习惯与风俗,在各家茶馆里,活跃着一批淮北当地的民间说书人。
他们每天按时来到临涣镇的各家茶馆,给各位来品茶,休息,闲聊的乡亲、游客们说书,内容有古典的传记故事,现代的民间轶事,还有国家的大事政策等等。
鼓锤敲出千年社会变迁,响板惊醒万代人世英豪。这些活跃的说书人,成为千年古镇临涣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全文完!)
相关推荐
-
老茶馆里学艺
几年前我在临涣怡心茶楼,听李宝聚老师唱淮北大鼓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萌生了一个愿望:将来退休后在这里闲住几日,跟老哥哥学学这个东西. 大鼓的唱调简易,唱词亦如白话:打板和敲鼓听起来也不甚难. 我最喜欢它的 ...
-
158.历经山河人间值得
昨晚的月亮真美,弯月如勾,名符其实~ 蒋勋先生说,写东西的时候完全只是描述记录,不添加任何一点个人感情色彩和分析是最难的.听蒋勋说过后仔细观察了一下,之前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用我们的眼睛看到,心 ...
-
临涣李家泥塑的《茶馆》作品
东篱堂主老沈和诗人老梁在濉溪老街急急的走着. 我落在后面,并不急于跟上. 天上落下几点雨滴,石板条眼见得要被淋湿,我想看它湿滑反光的景象,最好能照见人影. 谁知雨不咸不淡的竟停了. 老梁这一段心情十分 ...
-
市井深处有茶香
市井深处有茶香 作者 ▏黄宇 对于穿城九里三的成都街娃儿来说,泡茶馆就如同老广吃早茶一样,是浸入骨髓般的发乎灵魂. 自小随老祖父茶园里喝茶.吃点心.听打围鼓,少年时代茶馆里挟书自娱,人到中年,虽则奔波 ...
-
古镇的魅力
我自己到临涣来喝茶,与陪着在黄山开辟天地的茶人老刘带外地客人来,压根就是两种感觉. 客人中不乏文化大咖,聚集了来自上海.南京.黄山等地的著名书画家. 我的位置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再也没有挑挑剔剔那样的 ...
-
王利雪:一杯茶的情缘
作者王利雪,安徽阜阳人,散文作家,现工作于临涣. 一杯茶的情缘 一 认识王士宏二十年,他有着诸多我所熟悉之外的陌生. 我所熟悉的是他法律工作者的身份.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文昌宫义务讲解员.茶馆讲解员的身 ...
-
学习“说书人”樊登读书讲书的秘诀,一年轻松读懂50本书
为什么有很多人不喜欢樊登? 樊登用自己前瞻性的眼光创办了"樊登读书会",将书中的有价值的"精髓"讲给大家. 帮你读书,给你讲书,让人们对知识有了更多的渴望和了解 ...
-
紫日摄影 | 用最真诚态度记录最厦门的市井百态
曾经因为喜欢记录厦门城市发展与变化,我从事了厦门(原版)老照片的收藏工作.经过七年时间,我已经从海内外将大量的厦门老照片收入囊中.由于一直沉醉其中,而几乎把摄影置之脑后.最近忽然觉悟,觉得自己不仅要追 ...
-
【经验谈】以“说书人”的身份进行阅读与写作
佛佳导语 感兴趣的朋友,请您耐心等待哦,我会抽空慢慢来谈. 上次,我提出"一篇文章只谈一个核心观点"的重要性,而今天,将从结合当下的阅读形态,来聊聊如何读书与写作的话题. 朱熹先生 ...
-
岁月拾粹之九《说书人》朱丽华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人生如梦,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有狂风暴雨,有风好日丽,有坎坷险境,有欢乐喜悦--.哪一切的一切都好像大梦醒来,模 ...
-
照相机镜头下的近代中国(三四):珍贵的广东百年前市井百态——1906—1910年间广东实拍
1.1906-1910年间,广东,6层的红砖建筑--典当行,后面有很多竹竿的地方是染纺. 2.1906-1910年间,广东,一个中国画师正在作画:他的腿也太细了吧,是不是传说中的筷子腿? 3.1906 ...
-
他是说书人口中极力赞美的民族英雄,实际上却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呼家将>作为一部经典的通俗小说,一直被人们所钟爱,对于其中描述的人物的英雄事迹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于在今天,依旧有人会将其中的人物故事讲给他们听. 那么这本书中描写的人,他的事迹是 ...
-
说书人
"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书接上回说,上回书说道... ..." 这段开场白伴随着一声惊堂木"啪"的一声开始的,这是说书人开始说书了.在磨房门口的大石碾旁边,一 ...
-
怀念平氏系列文章——说书人
"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书接上回说,上一回书说到... ..." 这段开场白是伴随着一声惊堂木"啪"的一声开始的,这是说书人开始说书了.在生产队磨房门口的大石 ...
-
红楼梦:说书人“凤求鸾”故事的主人公和王熙凤同名,有何用意?
作者:韩雪丽 (贾母) 贾母的掰谎记,是贾母少见的节日场合,说不与节日相关的事,长篇大套的讽刺才子佳人的小说,认为都是杜撰,坏人千金小姐的名声,是穷酸文人想佳人不得. (一)贾母的掰谎记 老太太自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