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食节】寒食节说《寒食帖》,从此更懂苏东坡
2021年寒食节是2021年04月03日,星期六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 节日。寒食節說完當然離不開書法,被譽為天下第三大行書的故事就此展開。
苏轼《寒食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贬谪黄州,穷愁潦倒,郁郁落寞,有感而发。
手机横过来看完整版《寒食帖》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他在各个方面都是一流的人物,因此可以说他是天才型的,也是一千年才可能出一两个的人物,无论他作词、作诗或者写书法,都是天赋型的,不是功夫型的,这是他艺术上的一个特色。
苏轼一生经历很坎坷,但是他把坎坷作为禅宗的一种修为。有人说苏东坡是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那么他的一切的艺术成就是依赖于他的一种世界观,一种豁达的潇洒心态,这是他的一种人生的境界,那么他从事艺术也是这个样子,尤其在书法上面,苏东坡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文字率真洒脱直抒胸臆,虽是信手拈来却成了千古绝唱,正如苏轼自己所说:“无意于佳乃佳尔!”也许是书法过于精美绝伦,而夺了诗名。诗稿有错,按照书法的规矩诗人做了“文救”。纵观整篇诗稿,东坡先生保持着独有的“石压蛤蟆”的扁阔风格,然而年、中、苇、纸四个长竖笔画巧妙地破了视觉上的拥挤,可谓妙手偶得。
书法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变化,由于情绪的波动,平和的行楷小字一下变得粗大开张,传递给我们的是诗人郁闷、悲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诗写完了,发泄了胸中的不快,诗人的情绪很快调整到平和,落款一行小字“右黄州寒食二首”与起首一行形成了完美的呼应。作品直追书圣王羲之,书作与《兰亭序》相媲美。
苏轼
宝宝心里委屈,但宝宝不说,宝宝写出来
黄庭坚
为你疯狂打call!
《黄州寒食诗帖》在北宋时就被誉为神作。黄庭坚看到这幅字,一改对苏东坡字体大加鞭笞的做法,在题跋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说苏东坡的诗高于李白,笔法兼具颜真卿和杨凝式之长,这几乎是可以给出的最高评价了。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馀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誉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张縯:东坡老仙三诗。先世旧所藏。伯祖永安大夫尝谒山谷於眉之青神。有携行书帖。山谷接跋其後。此诗其一也。老仙文高笔妙。粲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又发扬蹈厉之。可为绝代之珍矣。昔曾大父礼院官中秘书。与李常公择为僚。山谷母夫人。公择女弟也。山谷与永安帖自言。识先礼院於公择舅坐上。由是与永安游好。有先礼院所藏昭陵御飞白记及曾叔祖卢山府君志。名皆列山谷集。惟诸跋世不尽见。此跋尤恢奇。因详著卷後。永安为河南属邑。伯祖尝为之宰云。三晋张縯季长甫。懿文堂。
王世杰:东坡先生此帖。曾罹咸丰八(点去)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之厄。尒後。沅入日本。後遇东京空前震火之劫。详见卷後颜世清。内藤虎两跋。二次世界战争期间。东京都区大半为我盟邦空军所毁。此帖依然无恙。战事甫结。予嘱友人踪购得之。乃购回中土。并记于此。後之人当必益加珍护也。十。民国纪元四十八年元旦王世杰识于台北。
内藤虎次郎:蘇东坡黄州寒食诗。引首乾隆帝行书。雪堂馀韵四字。用仿澄心堂纸致佳者。东坡诗黄山谷跋并无名款。山谷跋後。又有董玄宰跋语。张青父清河书画舫云。东坡草书寒食诗。当属最胜。卞令之书画汇考亦已著录。阮芸台石渠随笔云。蘇轼黄州寒食诗墨迹。卷後有黄鲁直跋。为世鸿宝。戏鸿堂所刻止蘇诗黄跋。其後张縯一跋,人未之见其跋 云云。彭大司空云。縯跋所谓永安。庭坚为作仁宗皇帝御书记者也。庐山府君乃公裕弟。公邵官通直郎。知庐山县。张氏世为蜀州江原人。云。出留侯之裔。故以三晋署望也。虎按。卷中埋轮之後印。实系张氏所钤。又有天历之宝及孙退谷,納蘭容若諸人印記,可以見乾隆以前歷世迭更,珍襲之概。乾隆以後授受則詳于顏韵伯跋中矣。韵伯為顏筱夏方伯子家世貴盛。大正壬成來游江戶時携此卷遂以重價帰菊池君惺堂。癸亥九月關東地震,都下燬於火者十六七。菊池氏亦罹災先世以來收儲蕩然一空。惺堂躬犯萬死取此卷及李龍眠瀟湘卷而免於災一時傳為佳話。此卷為見存東坡名蹟第一。張董諸人已道之張文襄亦稱為海內第一。見梁莭菴題籤。莭菴者文襄門下士也。則微特芸臺謂為無上妙品。石渠隨笔評東坡武昌西山詩帖卷。云蘇蹟極多當以此与黃州寒食詩為無上妙品。可知精金美玉市有定價云亦甲子四月。內藤虎書。
予於丁巳(1917)冬尝观此卷於燕京书画展览会。时为完颜朴孙所藏。震灾以後。惺堂寄收予斋中半岁馀。昕夕把玩。益叹观止。乃磨乾隆御墨。用心太平室纯狼毫作此跋。愧不能若东坡。此卷用鸡毫弱翰而挥洒自在耳。虎又书。
颜世清:东坡寒食帖山谷跋尾。历元明清。叠经著录。咸推为蘇书第一。乾隆间归内府。曾刻入三希堂帖。咸丰庚申之变。圆名园焚。此卷劫馀。流落人间。有烧痕印。其时也。嗣为吾乡冯展云所得。馮沒復還欝華閣展雲伯羲密藏,不以示人,亦無鈐印跋尾。意园云逝十年始由樸孫完顏都䕶购得。越六年是為戊午乃由樸孙轉入寒木堂。此数十年未經着録。展转递藏之大概也。余恐后來无由知其源委用。特識於卷尾。若夫書之精妙。前人評定第一断。推古今公论。余復何言。戊午東坡生日。瓢叟顏并記。
看不清附白文
罗振玉:先师张文襄公嗜东坡书。光绪壬寅(1902)公建节武昌。客有持此卷请谒。公赏玩不置。谓平生所(点记)蘇书墨迹。以此卷及内府藏桤木诗为第一。客喜甚。言将奉献真。微露请求意。公曰。时已仲春。貂裘适可付质库。若以价相让。当留之。否则不敢受也。客大失望。因求公题识。时方向夕公乃张宴。邀端忠敏。梁文忠。马季立孝廉与予同赏之。且语众曰。如此剧迹。不可不一见。明日。物主人将此北归矣。时物主方在坐。喻公意乃然。请曰。若许加题。当迟行程一二日。公曰。山谷老人谓此书兼鲁公少师李西台之长。某意则得法于北海与鲁公。然前人所言。乌可立異矧文節为東坡老友。某安敢竊議其後。本不充主人因清坐中諸人无敢下笔者。客乃恫恫挾此卷北歸。故合卷中無公一字。文襄事功昭昭在人耳目。而持躬嚴正不可干以私。即此一事已见一斑。此事予在武昌官寺所亲見。今重觀此卷追忆往事。爰書卷後以記公之清風亮節。正當日与諸公并几展观情況宛在目前。公与忠敏文忠既先后騎箕天上季立亦委化。惟頭白门生尚在人世耳。見環寶重逢。曷勝忻慨。甲子仲夏。上虞罗振玉書于津沽寓居聱硯齋
郭枻:蘇文忠寒食帖。由颜韵伯以金六万元售於菊池惺堂。已见内藤跋於龙眠潇湘图。系团匪乱流入日本。书估菊池。亲属某以六千元收得。以六万元转售於菊池。价差甚钜。书估菊池俱大非之。几至兴讼。事在菊池购蘇帖之前。前跋误载此段。今再志。以之存其真。郭彝民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