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一点怕溺爱,严厉一点怕专制,到底怎么爱孩子?
1
有一次坐高铁,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的旁边坐着一位带小男孩的妈妈,这个小男孩看起来有6、7岁,很调皮,在座位上窜下跳。
不小心把我的饮料打翻,虽然没有泼到我身上,但饮料洒满一地,小男孩的妈妈紧张的赶紧道歉,小孩子不懂事,还请不要在意。
我摆了摆手,表示理解。
接着这位妈妈轻声细语的跟小男孩讲,宝宝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在车上安安静静的呆一会,别乱动了好么,听话,到了目的地妈妈给你买你喜欢的好多鱼。
小男孩安静了一会,又开始抑制不住的大声唱起歌来,怎么哄都不听,妈妈没辙只好说,宝宝你这样会吵到别人的,你玩一会最喜欢的手机游戏好么。
等小男孩玩累了睡着了,我跟小男孩的妈妈交流起来,我说,感觉您对小孩子很宽容哦,要是别的父母估计就是又吼又骂了。
她说,现在不都很流行叫无条件的爱,我小时候母亲对我特别严厉,看了一些文章才知道,其实这对我来说是种创伤,所以我不想我的宝宝跟我一样,不希望看到他难过,所以他有什么需求尽量满足他,也不会对他打骂,希望他能过一个充满爱的童年。
看着醒来后,又在过道里乱跑乱喊的小男孩。我不禁思索起“无条件的爱”这个词,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不陌生了吧。现在随便翻开一本育儿书籍,基本都会提到这个词的。
事事都要求孩子听自己的,不听话就会很严厉,这种爱让孩子觉得只有自己听话才能赢得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爱。
但无条件的爱就是什么都满足孩子么,这和溺爱有什么区别啊?孩子需要管教的,不能一味无条件的爱吧?
2
我记得心理学家科胡特说过一句话:一个拥有功能良好心理结构的人,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含敌意的坚决和不带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驱力需求的能力。
我想“不含敌意的坚决和不带诱惑的深情”,大概就是对无条件的爱最好的阐释。
举个例子:
为了更直观的感受无条件的爱,我们以开头的小插曲为例,看看不同父母的回应都代表着什么:
(1)沉默不语,冷眼看他闹
(2)声色俱厉的说“你这个坏孩子,都说了坐车就安安静静,再乱动就揍你”
(3)哄孩子“听话,安安静静坐着的话,下车给你买那个你很喜欢的好多鱼”
(4)坚定但不严厉地告诉他“妈妈知道你是因为开心、好奇才会到处跑动喊叫,你喜欢这样自由自在,但宝宝,这是公共场合,很多叔叔阿姨都想安静的睡觉。你想,如果在你很想睡觉的时候,妈妈突然大声的唱歌,你是什么感觉呢?我们想个既能满足自己,又不打扰别人的好办法好么?”
1是忽略,2是带着敌意的坚决,3是用深情来诱惑孩子,而4则是无条件的爱。
无论2、还是3都是带着条件的爱,一种是惩罚一种是奖励。4的做法,接纳孩子的情绪以及由情绪而产生的行为,并且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父母与孩子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而不是父母专制的要求孩子服从。
3
无条件的爱,不是什么?
1.无条件的爱不是要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和期待
就像孩子无法满足父母的所有期待一样,他们的喜好也不一定都能满足,但它们应该永远被考虑,而不是被随意忽略。要将孩子看做是拥有独特观点、拥有真实恐惧感、拥有感兴趣的事、有与众不同的推理方式的人,而不仅仅是可爱的人。
2.无条件养育不等于父母必须无欲无求
父母需要明白哪个期待是自己的,我为我的期待负责,而不是让孩子为你的期待负责。我有权利表达我的真正感受或者呈现我的期待,但孩子有权利决定他是否满足我的期待。
3.无条件的接纳孩子不等于必须同意认可他们的行为
孩子的行为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契约规范内,当他们的行为超越了这个社会规范,父母需要对其行为给予正确的反馈。我们要做的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因情绪而产生的行为,同时让他们理解这种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的感受。
4.爱是无条件的,而关系是需要条件的
人格心理学家Jeremy Nicholson认为,不同于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双方的合作。爱可以是一个人的事,但关系一定不会是一个人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忘记了条件的存在,而对关系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如父母希望孩子一切服从自己。而健康的关系,需要父母认识到自己在关系中的条件,并在不断的沟通和承诺中逐步对对方的条件有清晰的认知。
4
如何无条件的爱孩子,并且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本引起美国教育界广泛讨论的书《无条件养育》中,透彻了批判了胡萝卜加大棒的养育模式。
它的作者艾菲尔·科恩提出,不用在乎我们是否采用同样的教养方法,而是它们的行为、语言、语音、语调是否能够清楚的表明它们是重视孩子的。
他提出了3个原则:
1.无限接近无条件
真正做到无条件的爱是如此之难,但我们也应该去尽力。养成自我诘问的习惯:“如果将我对孩子的那句评价用到自己身上,或者将我对孩子的行为施加到自己身上,我会感受到无条件的爱么?”
2.试图积极关注而非评价
描述你所看到的,而非评价评价:你画的真好,我喜欢这些画!——积极关注:嘿!你给那些人物脚上画了新东西,他们有了脚趾头。
解释其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你摆好了桌子!这样我做饭就方便多了。
引导反思:你的作文写的真不错!——你是怎么想到从一开头就这样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的呢?
这些建议避免传给孩子有条件认可的信息,避免让他们感觉,所有这些称赞是因为达到了你的标准,没有辜负你的期望。同时让你做到认可、鼓励和关注孩子的需要。
3.给予孩子更多做决定的机会
不仅是给予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自由,更重要的是父母必须积极主动的支持孩子做选择的能力,帮助他们感觉到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丰富他们的自主感,与他们共同思考如何协商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
面对孩子,除了用权威镇压或者让步、妥协之外,我们应该有第三种方法:并肩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