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该怎样进行春季养生呢?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是清气上升的时节,民间常言道:清明时节雨纷纷,在这期间冷暖交替比以往更明显,稍不留神就会风寒,那么清明将至该怎样进行春季养生呢,饮食生活习惯需要注意什么?
一、清明节期间的中医饮食习惯
(1)清明节前后饮食以清淡为主
清明时节前后应多吃水果蔬菜和白粥。如果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后,需要一些助消化的食物来进行调节,其中陈皮、马蹄、薏米、冬瓜、猪骨头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道汤可以起到理气、化痰、祛湿、健脾、助消化的作用。
对于过敏性疾病患者,在这个节气里,尤其要注意节制,少吃湿热上火之物,因为从中医学角度,有过敏体质者大多与湿气有关,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少吃刺激、肥腻之物。
(2)清明须平肝气养肝阴要忌食发物
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这就是俗话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主肝,清明时节,人们的情绪、作息容易发生肝火上扬、伤肝阴的情况,所以,清明期间不可对肝脏进补,不宜食用发物,应平肝气、养肝阴、去风热。
清明时节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讲就是指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