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编辑文章

春夜的梦,如燕尾不经意掠过一池碧波,轻轻巧巧的一颤,过后了无痕。

拖着微薄而简单的行囊,去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是我坐的列车中途的某一站。车厢里,人满为患,令人觉得可幸的,是某种古怪的静谧,仿佛连呼吸都被过滤掉的。仿佛谁向空气中投了几粒樟脑丸,或者洗涤剂,一切透露着不合时宜,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安宁。

是某种一不小心堕入时光的罅隙,就此化作宇宙里的一粒轻描淡写的埃尘,没有重量,没有体积,没有力气,只是一个点,随时都可能消失无影踪的一个点的静寂感觉。

无数同我一般面孔模糊的点组成了一个拥有同样动态指向的面,滚滚地,受人操控,受某种规律约束在一起,受某种制度裹挟着往同一个目标呼哧呼哧奔涌而去。

然而这样的点与点又是如此不相融的。一个集体,却随时会分崩离析,人去楼空,这种场景,总令人觉着背后起鸡皮疙瘩的怪异。

我从从容容地盹着了,似许多其他人一样。一样的姿态,一样的双手交叠在胸前,一样的微耷拉着脑袋,一样的,假寐,并不真的多么睡意昏沉,天经地义,只是因为他人也在睡着,只是因为,除此之外,似乎也不该有其它更好的行为和举动。

我自然不会期待这一列火车上,会发生“东方快车谋杀案”或者高行健戏剧里的波折跌宕的戏码。

统统都是幻像,真实的是人生。而人生本也是一场幻象。这思想的泥沼,然而每个人都只能身不由己地向里面沉溺着,并竭力拉扯住另一个人,抱拥着,一起沉沦,一起淹没,一起筋疲力尽,所谓一生一世的幸福。

过了半晌,感到有人用指尖戳了戳自己的背,我恍惚地转身,是一个全然陌生的消瘦男人,一双眼,像雪将融未融的湖面,一半是皑皑,有雾影般的朦胧,一半是水纹,被洗涤过的清凉,也许还有老树影的沧桑。

他亦不说话,我也权当作他是无意,并不曾觉察他的好心提醒,也并不曾注意,列车到站,人潮汹涌,人去楼空,只我一人呆呆地杵着,不曾醒转,仿佛跌入了今夕何夕的武陵人的旧梦里。

待回神,车厢里,唯有我一人,不,还有坐在后排角落的另一个年轻的男孩子。车是不能停了,要命地想起自己身无分文,这可笑又可耻的人生如戏。而眼前这个人,如果好心,应是能够排忧解难的,不是知己,甚是知己。

刹那间,居然在心里对他单方面生出了同病相怜,患难真情,生死与共的情谊。我靠得更近,才发现,这是有过几面之缘的相识,只是,名字,已经记不清晰。

我问他,这趟车的终点是哪里,云南,苏州,还是哪一个我叫不出名字的地方。他说,是江西。他要去见一个老友,他们会在车站碰面,然后畅游三日。唯有我是空落落的一个人,和我没有关系的,我生生地被隔绝来了,如果这是一道排列组合题,我是最先被排除在外的那一项。

他似乎也看透了我的悲哀,抚慰性的口气道,如果不介意,我们可以一起。我何尝不觉得是广大到漠然,熟极而流到彼此应该心有灵犀不必虚与委蛇的客气,但这般情势又怎容我知情解意呢?

我只好唯唯诺诺,半推半就地应着。仿佛自己真是无路可去的一个人,好不容易见了一条船,能够有惊无险地跨上岸去,再也不能过分挑剔,否则后果自负。

到达目的地,下着飒飒潺潺的雨,浑身透着合乎情理的凉,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君应怜我我怜卿,此恨有谁知。露台边,开得灼灼的,宽厚挺拔,而油绿深沉的,是芭蕉的叶子,那样硕大,那样蓬勃,那样骇人,好像为着生存,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如此不顾一切地,拼了命地,承接着雨露。

我走在后边,隔着一段距离,也许毕竟顾及着亲亲疏疏的道理,也许只是不熟悉,所以不愿放肆地亲近。总之,现实有一千种样子,他做了什么,他自己不知道,《圣经》里说得。所以人们需要被救赎,然而那上帝是否便是自己的上帝,这是值得深思的谜题。也许只有俄狄浦斯,或者苏格拉底才能弄得分明。因为我们是凡人,所以我们是凡人。

他们往前走着,我沉默地像一座没有嘴巴没有鼻子没有耳朵没有气味的瓷器。心里觉着哀伤,仿佛自己的前程徒然地被绑在这样两个不相干的人身上,关他们什么事,然而我又不得不这样随着他们的步履走着,我仿佛隔着百代的光阴,心心相印地懂得了何为白香山的“天涯沦落人”,何为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何为文天祥的“身世浮沉雨打萍”。

他们是重的,板上钉钉的,天雷滚滚的哀伤与惶恐,我的只不过是平凡到过目即忘的失落与惊惑,然而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其实都无差别。

仿佛张爱玲说过的话,众人喜欢虚假的,戏剧化的悲哀,然而一旦近身,便忙不迭作惶恐惊疑回避状:“唉,这人瘦来,真可怕!”真可怕。

因为在梦里,自己仿佛是不能走回头路的,所以才显得如此可怜兮兮。也正因为在梦里,所以我能够醒转,安然无恙,这是我的一点合该窃喜的地方,但是人生这场布局深沉,恢宏而辽阔的大梦,又不是想醒就能醒的,所以山河万里,一直深深浅浅行路,喜怒哀乐都藏着,自己明白即可,各人走在各自的小梦里,去组成世道沧桑这场磅礴的大梦,然而每个人都是注定被淹没,被遗忘,被止住了声气的,一样的亦假亦真,一样的寂寞,一样的蹉跎。

众生蹉跎。

(0)

相关推荐

  • 有些光阴,就是用来被辜负的

    有些光阴,就是用来被辜负的 15 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养了很多年的狗狗丢了. 梦里很难过,醒来心慌得厉害.看了看表,三点半. 再也没睡. 窗帘是遮光的,以往五点半醒来屋子还是暗暗的.拉开窗帘才看见大 ...

  • 梦里常出现的地方

    我大中午的趴在床上睡着了,梦见办完事情,程江回家了,我留在岔路口,遥望云海苍茫的天边一座若隐若现的古老城堡. 村子里的人说,只有一条路通往那里,一来一回要两三天.我明天一早就要上班干活,不过还是特别想 ...

  • 大唐李道子八句授秘歌横推一世,流芳百代,奥妙何在?

    称之为"秘"就是需要保持秘而不宣的核心要诀,由于珍贵而绝不能轻传.今天虽然此歌诀原文可以轻易得到,但是其内涵中仍有"秘".这个"秘"就是当训 ...

  • 轻松读史之大唐(174):什么样的女子,能够成为百代楷模?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74) 贞观九年(635年)太上皇李渊去世,李世民更多的是一种礼节上的哀悼.而次年另外一位至亲人物--长孙皇后的离世,则给他带来深切的悲痛. 这个长孙皇后可不简单. 虽 ...

  • 唐五代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词,出自李白,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世人皆知李白的诗歌独步诗坛,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也曾作过词,还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这首词名为<忆秦娥>,全文如下: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

  • 百代之师范宽

    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生于五代末,北宋著名画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雪山萧寺图团扇 因为性情宽厚豁达,不拘成礼,嗜酒好求道,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 ...

  • 孔子墓中出土了一件“隶书名品”,被书法界奉为“百代楷模”

    原创三余书社2020-09-10 16:57:49 中国书法史历经3000多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和学书范式. 这种学书范式基本以唐朝作为分水岭,唐人以前普遍以隶书为入门之基,而唐 ...

  • 姜子牙十句经典名言,堪称百代帝王师

    图 /来源:网络 1.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出自<六韬·武韬·发启第十三>.[译文]圣人将要有所动作时,必定先有愚钝的表情. 2.凡兵之道,莫过乎一. 出自<六韬·文韬·兵道第十二& ...

  • 清晨阅读丨百代之师范宽

    欢迎阅读书画联盟内容记得关注我们噢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生于五代末,北宋著名画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雪山萧寺图团扇因为性情宽厚豁达,不拘成礼,嗜酒好 ...

  • 他为百代宗师,其山水一点不逊色于花鸟画,众人喜好让他打脸!

    都说吴昌硕先生花鸟画出色可是好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山水画也不赖,只不过看起来比较冷淡,仅水墨,老百姓甚至商人们不喜欢,看起来不喜庆,我们都知道花鸟画设有漂亮的颜色,很亮眼,所以深得人们喜欢. 虽然他被称为 ...

  • “百代词曲之祖” ——李白《菩萨蛮》《亿秦娥》赏析

    肖旭/文 文人词是在民间的基础上吸取和应用于它们的成就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文人词产生的时期大约是初唐晚期,那时民间词已广泛流传.但目前所见到的早期文人词为数很少,仅唐玄宗的<好时光>,相传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