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孤寂的魂灵
孤寂的魂灵
李文龙||北京
不知人世间究竟有没有魂灵,传说每年清明节期间,逝者的魂灵都要与家人相见,大概以托梦的形式居多。逝者与生前一样,还是那么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关注着自己的家人。而所有的生者在这个传统的节日,也都是在默默地思念和祈福着已故的亲人。冥冥之中,仿佛在天堂游荡的亲人的魂灵都回到了人间,大家久别重逢,格外高兴,坐在一起倾诉衷肠,畅谈别离之情,相互问候,甚为激动和欣喜。
在中国农村,亲人去世之后遗体或骨灰一般都送往家族墓地埋葬,只有被安葬在故乡土地里才算是入土为安。而在外地的游子去世后回来安葬,则叫作魂归故里。如今,城市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亲人故去后,只是把骨灰寄存在殡仪馆或埋葬在互不相识的群体公墓之中。人们习惯的把这些流落异乡的魂灵,称之为孤寂的魂灵。而我给大家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孤寂魂灵故事。
四十二年了,这个孤寂的魂灵一直游荡在塞外草原,她就像古代守卫边陲的卫士,累了、困了,然后久久长眠在北国的疆土上。虽然历经风雨冰霜的洗礼,仍然日夜默默的坚守在异乡的土地。她仿佛一直在凝视着这里的一切,尤其是深深地惦记着她的爱女和伴侣。她为亲人祈祷祝福,愿他们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当年,她从遥远的大东北辗转来到这里,为响应祖国发出的“屯垦戌边”的号令,来到了内蒙古,努力实现心中的理想。在这个光荣的岗位上,她与成千上万的兵团战士一样,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她在这里开始了美丽的人生。不仅找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爱情。那就是与她的姨妈在异乡团聚,时刻享受到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亲切呵护。这些,不仅体现在无微不至的生活关怀上,还表现在鼓励支持她积极努力的工作支持方面。在这座让她终生都不离不弃的城市里,她度过了自己的金色年华,迎来了自己小家庭的诞生。是敬爱的姨妈帮她寻找了一位善良忠厚的如意郎君,令她在后来的生活中始终有人关照、有人惦记。她的另一半工作在政府机关,就像亲爱的兄长,曾给了她许多的爱情甜蜜,从此,她饱尝了人生从未有过的幸福与温暖。结婚之后,没有住房,她与爱人只好暂时租住在一间靠近厂区的农民家里。遇到她上夜班,爱人就不休息,专门去接送她。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风雨雷电,还是大雪纷飞,始终坚持接送不变。她享受到了一个已婚女人需要的特殊爱护与精心照顾。虽然没有了亲生母亲,但姨妈就像亲妈,爱人就像亲哥哥。丝毫看不出她与正常的别的女人有什么区别。尤其是她工作上有了什么烦心事,爱人总会及时地帮助开导与劝慰,使之很快就烟消云散,马上恢复了快乐的心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什么时候都是把微笑挂在脸上,看不出有半点忧虑与悲伤,更显不出有什么孤独与寂寞。
随着时间的流逝,等来了单位分房的好消息。那是一个带院子的一间半新房,虽然是面积不大的平房,却收拾的井井有条。他们把前面大房间作为卧室兼客厅,后面半间为厨房兼餐厅。虽是小居室,小平房,却依然显得阔敞明亮,充满喜庆和灿烂阳光。多么幸福的新居呀!当年为了有一个住房他们望眼欲穿,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自己的这块栖身之地,有吃有住有工作,可谓足矣了。因为这里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宁静港湾,也是一个不企求多么大的地方,只要能抵挡风雨就行了。他们精心设计,聘请工人师傅来家帮助制作了木床、衣柜、沙发、茶几,还在院子里挖了菜窖,以满足冬季储存蔬菜水果的需要。并且栽植了一棵象征生命意义的挺拔的白杨树。就这样,一个崭新的家庭开始运作了。每年春夏的晚上,他们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星辰,夫妻两人品茶,聊天,听音乐,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秋冬季节来临,就坐在温暖的小屋里,看电视,阅读书刊,或者继续忙活自己的一些亟待处理的工作,快乐与温馨笼罩在整个房间。
婚后第二年末,爱情的结晶诞生了。他们有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血脉相传的基因,使这个女孩子智商惊人,凡是大人教过的东西小家伙都过目不忘。仅仅六个月年龄就知道了很多同龄孩子根本不懂的东西。可以说记忆力超群,令家人和外人都十分喜爱。在这个小院落、小平房里,每天都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幸福写在了全家人的脸上。当时,工厂正在开展“努力创造高产,以优异成绩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的活动,为了不影响工作,实现高产目标,向三十年大庆献厚礼,她在家仅仅休息了几天,放弃了正常的产假,毅然决然地奔向车间,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繁重的车间生产劳动之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家人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幸福的家庭在一夜之间竟然发生了惊人的变故。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周日,她与爱人说,自己肚子里有个小东西,不疼不痒的,不知怎么回事。计划去医院让医生给看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吧。爱人要陪她去,她却执意不肯,说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去那么多人干什么。于是自己骑上自行车就走了。谁知她这一走,竟成了与爱人的永别。已经中午了,她还未回来。午饭已做好,爱人等她回来就餐。正在此时,与她同在一个工厂的姨妈的孩子急匆匆前来家中告知,表姐出事了,正在医院抢救!爱人赶忙出发,赶到医院时,只见她躺在一个简易病床上,正在接受医生的治疗。姨妈也早已赶来。据悉,她上午看完病之后就骑自行车回家,不幸半路上突然昏倒了。幸亏遇到一个熟人,急忙给她姨妈打电话找车给送到医院。据医生诊治,她得的是子宫外孕急症,虽经医生全力抢救,但终因失血过多,最后还是不治身亡。爱人听后,感觉就像一个晴天霹雳,差点把自己击倒。家人顿时哭成泪人。但任凭哭天喊地,她撒手西去,什么也不知道了。
她 ,是一个苦命的女人,自己刚刚满三岁母亲就不幸病故了。年轻的父亲又给找了一个继母,之后,连续生下了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为了给父母分忧解难,十九岁时她就主动要求到了离家遥远的黑龙江,把每月那点微薄的津贴都积攒起来舍不得花,然后一起寄给父母贴补家用。而正处于青春芳华时的她,却从来不为自己添置一件像样的新衣。在内蒙古工作生活的姨妈十分关心疼爱她,想方设法把她从东北调到了身边,虽然工作仍然劳累辛苦,但毕竟这边有很多的亲人。而且姨妈给她物色了合适的对象,帮她成家立业。用她自己的话说,感觉自己真是时来运转,从此,真正体验到了人世间的美好。她在内蒙古工业团工作期间,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是一名积极向上的优秀青年。然而,命运却对她不公。她在内蒙古仅仅生活工作了短暂的五年时间,就突然匆匆离去。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意料到的。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瞬间,她一切都显得是那么仓促与匆忙,甚至没有来得及与亲人告别,没有再看一眼自己最亲爱的女儿,没有给家人留下一句遗言。之后,她那化作灰烬的身躯装进骨灰盒,始终静卧在与自己生死相依的边陲城市,那孤寂的魂灵一直游荡在边疆大漠草原。后来姨妈突患疾病也过早地逝去,只剩下亲爱的女儿与伴侣。每逢清明节,家人都惦记着来看她,给她祈福,与她诉说,祝她在天堂一切安好。
家人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一九七九年四月三十日。那是个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的午夜时分。在省医院三楼外科病房的走廊里,临时支起一个简易病床,众多的医生正在抢救一位年轻的生命。因为突然停电,有的医生举着手电筒照明,有的医生熟练的用手术刀进行剖腹探查。大家忙得满头大汗,竭尽全力与生命赛跑,但终因患者病情危重,失血过多,抢救无效,生命戛然而止。她是一位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兵团女战士;是一位善良慈祥、疼爱女儿的年轻母亲;也是一位为人豁达、通情达理的贤惠妻子。但愿她在天堂不再孤寂,因为她的姨妈等一些亲人也到了那里,祝愿他们相互关照体贴,在另一个世界里不再有生活的艰辛与忧愁烦恼。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李文龙,北京籍河北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政府机关公务员,现已退休。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会员。爱好文字,经常撰稿。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所写稿件散见于部分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