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3

​《上下五千年》188

项梁很生气,可项羽满不在乎地说:“念书识字有什么用处?学会了,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剑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要学,就要学打大仗的本领。”项梁听他的口气不小,就把祖传的兵书拿出来,给他学。

项羽一听就懂,可是略略懂得个大意,又不肯深入钻下去了。项梁本是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因为跟人结了冤仇,避到会稽郡吴中来。吴中的年青人见他能文能武,都很佩服他,把他当老大哥看待。项梁也教他们学兵法,练本领。

这回儿,他们听到陈胜起义,觉得是个好机会,就杀了会稽郡守,占领了会稽郡。不到几天,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因为这支队伍里大都是当地的青年,所以称为“子弟兵”。

项梁、项羽带着八千子弟兵渡过江,很快打下了广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接着又渡过淮河,继续进军。一路上又有各地方的起义队伍来投奔项梁,和他们联合起来。

第二年,有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由刘邦带领,来投靠项梁。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魏晋〕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文学现象

策: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书)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策略)

时:

时矫首而遐观(时常)

善万物之得时(大好时光)

寓形宇内复几时(时候,时间)

非:

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

富贵非吾愿(不是)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 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5)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泛指。

(9)(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10)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

(11)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12)问(征夫)以前路

古义:行人;今义:指出征的人

(13)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14)(景)翳翳以将入

古义:阳光。今义:景色

5、虚词的用法

(1)、以

A、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使、让。) B、舟遥遥以轻飏(表修饰。“而”)

C、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D、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表目的。)

E、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顺承。然后) F、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

G、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而”) H、问征夫以前路(拿)

(2)而

A、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B、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C、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D、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3)之

A、悟以往之不谏(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到往)

C、悦亲戚之情话(取独) D、善万物之得时(取消句子独立性)

判断句

(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富贵非吾愿

宾语前置

(1)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乐夫天命复奚疑(“疑奚”)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介词,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耕植不足以自给(省略介词宾语,耕植不足以“之”自给)

(5)足以为酒(省略介词宾语,足以“之”为酒)

(6)景翳翳将入(省略宾语,景翳翳将入山)

(7)云无心以出岫(省略介词,云无心以出于岫)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介宾后置句

(1)农人告余以春及(即“以春及告余”)介词结构后置

(2)将有事于西畴(即“于西畴有事)介词结构后置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即“于武昌丧”)介宾结构后置

(4)问征夫以前路(即“以前路问征夫”)介宾结构后置 。

离骚

屈原 [先秦]

第二章《反思》之《屈原不屈》

(5)失败后自我反思。

14.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

14.

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

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

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注释:

14.

高:指帽高。

陆离:修长而美好的样子。

芳:指芬芳之物。

惟:通“唯”,只有。

游目:纵目瞭望。

往观:前去观望。

缤纷:极言多。

章:明显。

民生:人生。

常:恒常之法。

犹:尚且。

惩:惧怕。

评价: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

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所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 逸《楚辞章句》),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且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

《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 “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liàng]悢不得辞。

[东汉]无名氏《携手上河梁》

古诗《携手上河梁》,《文选》中题为《李少卿与苏武诗》,其实是伪托李陵名下而已。我们可将它作为一首送友远别的诗来读。

上引是开头四句,写出了两个细节:一对即将分手的朋友手携着手走上桥梁,徘徊在路旁,惆怅地相对而视,说不出话来。

凭着这一组细节的描绘,那种满含悲伤,依依不舍的情态全然展现,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这对友人以往情谊的深笃。这种艺术效果可谓“言简意丰”。

别诗三首

作者:佚名

[其一]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3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其二]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其三]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liang4悢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唐]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以赠物表送别情,乃人间常事,古已有之。因此,在送别离情诗中也常有通过写赠物来表意的,妙在诗人们常能借题发挥,以小见大,等于将抽象的情思借物而形象化了。

比如《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ye4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贻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与之相同,颇耐人寻味。这诗先夸“宝剑直千金”,乃平生所贵之物,但不惜赠送友人,说明他们的友情比这宝剑更贵重。

送朱大入秦

唐代:孟浩然

游人武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十三  覃

千对百,两对三。地北对天南。佛堂对仙洞,道院对禅庵。山泼黛,水浮蓝。雪岭对云潭。凤飞方翙翙,虎视已眈眈。窗下书生时讽咏,筵前酒客日耽酣。白草满郊,秋日牧征人之马;绿桑盈亩,春时供农妇之蚕。

【注释】

翙hui4翙:鸟羽飞动之声。《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眈眈:贪婪而凶狠地注视。《易》:“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千对百,两对三,地北对天南。

佛堂1对仙洞2,道院3对禅庵4。

注:1佛堂:(1).佛所住的堂殿。《毗pi2奈耶杂事》卷二六“即以右足踏其香殿”唐义浄注:“西方名佛所住堂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台、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颜,故但唤其所住之殿,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之意也。” (2).指供奉佛像的堂殿、堂屋。清陈维崧《江城子·鲍让侯载酒泛舟小泊城南诸寺纪所见》词:“蓦遇娇红澹dan4粉佛堂边。恰似湿云倚一朵,扶不定,竹栏前。”

2仙洞:(1).仙人的洞府。后蜀阎选《浣溪沙》词:“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宋无名氏《贺新郎·庆生日子纳妇》词:“想蓬莱、仙洞又献,长生真籙。”

(2).借称道观。唐白居易《春题华阳观》诗:“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原注:“观即华阳公主故宅。”

3道院:道士居住的地方。五代王周《道院》诗:“白日人稀到,帘垂道院深。”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你们寻所道院,趁早安歇罢。”冯至《蝉与晚祷》:“在他仅有的两间大的小屋内,将屋门关闭,把自己禁锢起来,好像道院中的苦行者。”

4禅庵:禅房;佛寺。唐温庭筠《赠越僧岳云》诗:“禅庵过微雪,乡寺隔寒烟。”宋王禹偁《牡丹》诗:“仙娥喧道院,魔女逼禪庵。”

山泼黛1,水浮蓝2,雪岭3对云潭4。

注:1泼黛:谓一片墨绿。唐顾况《华山西岗游赠隐玄叟》诗:“羣峯鬱初霽,泼黛若鬟沐。”宋黄庭坚《诉衷情》词:“山泼黛,水挼蓝。” 2浮蓝:一片蓝色之意。个人认为与“挼蓝”意义相近。

挼ruo2(音若,二声)蓝:浸揉蓝草作染料。诗词中用以借指湛蓝色。唐白居易《春池上戏赠李郎中》诗:“直似挼蓝新汁色,与君南宅染罗裙。”宋周邦彦《蝶恋花·柳》词:“浅浅挼蓝轻蜡透,过尽冰霜,便与春争秀。”元张养浩《普天乐》曲:“水挼蓝,山横黛,水光山色,掩映书斋。”清陈维崧《浣溪沙·癸丑东溪雨中修禊》词:“春水挼蓝接远汀,晚山愁黛矗银屏。”

3雪岭:(1).积雪的山岭。唐卢纶《从军行》:“雪岭无人跡,冰河足雁声。”唐慧净《杂言》诗:“沙河雪岭迷朝径,巨海鸿崖乱夜津。”

(2).佛教圣地或僧侣住地。唐鲍溶《怀惠明禅师》诗:“雪岭无人又问来,十年夏腊平安否?”

(3).即今四川岷山。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叶葱奇疏注:“雪岭,即指此雪山,即今岷山。”借指四川境内。唐杜甫《对雨》诗:“雪岭防秋急,绳桥战胜迟。”仇兆鳌注:“鹤曰:'《九域志》:雪岭距威州二百六十里。威即维州。’《高适传》:'适出西山,三城置戍,论东西两川,当合为一,即雪岭也。’”

(4).比喻巨浪。宋周密《武林旧事·观潮》:“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綫,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4云潭:温泉潭。上有蒸气如云,故称。《文选·鲍照·苦热行》:“汤泉发云潭,焦烟起石圻qⅰ2。”李善注:“王歆xⅰn1之《始兴记》曰:'云水源泉,涌溜如沸汤,有细赤鱼出游,莫有获之者。’焦烟,盖热气也。《南越志》曰:'兴宁县有热水山焉,其下有焦石,敲蒸之热,恒数四丈。’”

凤飞方翙翙1,虎视已眈眈2。

注:1翙翙(音会):(1).鸟飞声。《诗·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翙翙其羽。”郑玄笺:“翙翙,羽声也。”宋叶适《鹿鸣宴诗》:“朝阳羽翙翙,春梧緑蕤蕤。” (2).多;众多。汉袁康《越绝书·请籴di2内传》:“申胥为人臣也,辨其君何必翙翙乎?”张宗祥校注:“翙翙,多也……此指胥言之多。”清钱谦益《萧公神道碑》:“王多吉士,翙翙雍雍。”

2眈眈:形容眼睛注视。

窗下书生时讽咏,筵前酒客日耽酣1。

注:1醺(音薰)酣(音憨):(1).酣醉貌。唐杜牧《郡斋独酌》诗:“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宋范仲淹《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应刘。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元高文秀《遇上皇》第四折:“呀!微臣最小胆,则待逐日醺酣。” (2).谓天气温暖困人。宋黄庭坚《诉衷情》词:“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白草满郊 秋日收征人之马;绿桑盈亩 春时供农妇之蚕。

杨紫卿季鸾题广西柳侯庙联云:

才与福难兼,贾傅以来,文字潮儋同万里;

地因人始重,河东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

注释】杨季鸾题柳州柳侯祠。才与福难兼:这里指柳宗元一生虽很有文才,但“福气”并不好,遭到贬谪,仕途坎坷。贾傅:西汉文学家贾谊,曾任长沙王、梁王太傅。潮儋:潮州和儋州,韩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苏轼在宋哲宗亲政、新党上台后被贬于儋州(今海南岛)。同万里:贾、韩、苏、柳四人都有才学,但政治命运相同,都被贬谪到万里以外为官,万里是夸张说法。河东:柳宗元的出生地,今山西省永济县。永柳:永州(今湖南零陵)和柳州,柳宗元由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唐顺宗时(805年)因参加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唐宪宗时(815年)被起用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此。各千秋:河东、永州和柳州也因柳宗元的传诵而芳世千秋。

主客分明,词采匀正,合作也。

杨又有题柳州刘司户祠联云:

古犹登第厚颜,安知今之必异;

鸟尚衔枝封树,可以人而不如。

按,《联选》称司户以勤民野死,有鸟衔枝,蚁负土,顷刻而坟成,故对幅及之。

又,某氏题东坡祠联云:

奈宋衰运何,倘竟能恢厥壮猷,真成元祐匡时相;

非长公志也,不得已出其余绪,犹是文章大作家。

语调特抑扬有致。

又张文襄题黄州赤壁苏文忠祠联云:

五年间谪宦栖迟,试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那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尚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是我公游戏文章。

《联选》云:“时文襄由两粤调鄂,隐然以东坡自命,游戏文章云云,圆谎亦妙。”

郑延平王成功庙在台湾彰化县东门外,王像奕奕有神,左祠明宁靖王,右祠监国郑克臧,本名开山王庙,沈文肃奏改今名。宁静王名朱衍桂,字天球,太祖九世孙。国亡后,依成功海外,居竹沪垦田自给。郑氏纳土,自缢死。

文肃题监国祠联云:

夫死妇亦死;

君亡明即亡。

饶有深意。

又,唐景崧延平祠联云:

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驱异族出境,语国中有志者再鼓雄风。

语气轮囷,驱异族云云,尤具新思想。

按,日本割台湾,百姓起拒之,唐被推为总统,较由秀才封王者更只绝千古,惜其首尾不及十日,为短命的总统。然开先中国,唐亦人杰也哉!与唐作同一雄横者,一为吴挚甫程学启祠联云:

坚城垂拔,壮士先摧,当时若失左右手;

百战论功,一言决策,如公可谓文武才。

按,联系代李文忠作,故有左右手之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