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走笔』王玉川/奶 奶 的 小 脚

奶 奶 的 小 脚

十九岁的奶奶是裹着一双纤细的小脚嫁给了爷爷。那一年是1930年,第二年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我家在冀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奶奶说她是坐着花轿,几挂鞭炮炸响着喜庆,从邻村嫁到爷爷的家中。

当时,有不少与奶奶年龄相仿的姑娘或是媳妇,挪动着纤细的小脚伸直了颈项,透过人们的肩隙注视了奶奶的小脚,然后热衷地评判了一番:“看,多好看的脚呦,多好看的绣花鞋呦。”绣花鞋自然好看,因为奶奶自小心灵手巧,给自己做嫁鞋能不用心、能不细心吗?可她们不知奶奶宛若三寸金莲又似荷叶上欲滴的露水样的小脚,着实让奶奶吃尽了偌大的苦头!奶奶的娘要给四岁的奶奶裹脚,钻心般的疼痛让奶奶暴戾地反抗,而她的娘以更暴戾的耐心与恫吓坚持着:“死丫头,不裹脚,大脚片子哪个男人要你?!”泪水如冰溜子“哗哗”的流过奶奶的小脸,痛楚从脚尖穿胸直至牙缝,终于奶奶在心里千万次地咒骂着她的娘,接受了她的娘坚持的革命行动。两只脚的神经扭曲了,肌筋扭曲了,骨头扭曲了,奶奶觉得心也扭曲了。捱过了个把月,扭曲的痛楚渐渐削弱以致消亡,三寸金莲诞生了!奶奶的娘脸上堆满笑,奶奶的泪往心里流。

寒来暑往的月光地里,奶奶与小翠(比奶奶小三岁)她们玩捉迷藏,小翠她们即便轻松地快步走,奶奶即使狠着命地追也总赶不上,奶奶便骂小翠:“死小翠!死小翠你故意气我,是不?”小翠是以死相逼,让小翠娘望而却步的。小翠跑起来,两只大脚片子风火轮地转。

爷爷怎么当的兵奶奶没给我说过。我八九岁时,晚饭后一家人在院子里纳凉,我躺在父亲用谷秸秆编织的草苫上,奶奶为我摇扇驱蚊。奶奶给我讲,爷爷当兵时很不听话,因为经常偷偷回家(开小差)而违反部队纪律。部队领导多次批评教育,爷爷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思悔改,即使多次关禁闭也无济于事。在父亲不到五岁的那年深秋,爷爷又开小差回了家。几天后,部队来了人,把爷爷押回部队。按照规定便挨了枪子儿。部队捎回话让家里把人拉回。奶奶噙着泪花,央二爷和大堂叔用小板车把脑瓜里有粒枪子儿的爷爷拉了回来。爷爷自然不是烈士,奶奶自然也不是烈属。圆坟的那天,乌云在高空翻卷,树叶子随着冷风“刷刷”地落着,有几片打在灵幡上,白色的幡条散落在墓地的周边,随风扭曲翻滚着。奶奶跪爬在爷爷的坟前,双手抠着新鲜的泥土,哭天抢地的一遍遍喊着:“老天爷呀……我的天哪……你怎么这么糊涂唉……丢下俺们孤儿寡母可怎么活呀……。”爹爹用孝帽的边沿擦着不断流出的鼻涕,紧拽着他娘的手臂哭叫着:“娘,你起来呀……娘,你起来呀。”奶奶的一只鞋子已脱落,鞋里有半截子黄土,小脚上的白线袜沾满了土和烂草梗子,尖笋样的小脚戳出一个个尖笋样的土洞,像黝黑的眼眶兀然瞪着这惨白的世界。

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奶奶用她尖笋样的小脚独自抚养父亲成长――挑柴担水,拉车推土;踏着晨霜晚露行走在田垄沟渠,菜地田畴;丈量日月,丈量晨昏,丈量春夏秋冬。奶奶的小脚吟唱着早出晚归的歌谣,奶奶的小脚呼唤着屋顶袅袅升腾的炊烟,奶奶的小脚给予玉米、高粱、谷子、棉花成长的力量,奶奶的小脚给予爹爹米饭的清香、上学路上的依伴、风雨中的遮挡……。爹爹学习勤奋,考入了安国师范。毕业工作后,迎娶母亲进了家门。

奶奶一年中的空闲时间里始终要做大量的针线活儿、手工活儿,然后带着这些生活用品,用她的小脚每年往返五六次,送给我俩姑奶奶家生活的平安(俩姑奶奶都是49岁时患肝病去世),让俩姑爷爷能够分别带着他们的五个儿女吃上饱饭,穿上完整的衣衫而活下来。奶奶以八十六高龄安详辞世,在灵床前五个表叔,五个表姑哭得痛彻心扉,“娘啊……!娘啊……!娘啊……!”一声声不住地呼唤。我知道,那是因为在表叔、表姑他们幼年时期,我奶奶担起了他们的娘的责任!多少年,农村正月里唱大戏的时候,有两个表姑有机会轮番接奶奶住她们婆家,尽“女儿”的孝心;近七十岁的奶奶依然从容地迈动她的小脚,享受戏曲带给她的温暖和熨帖。我想这可能是她苦尽甘来最幸福的时光。

奶奶一生勤劳不辍,和母亲的关系也极好,协助母亲织布,养鸡养鸭,喂猪放羊,经营我们这个七口之家(我们兄妹四人),这使得在外地教书的父亲内心非常安定。秋风乍起,晨曦中迷雾依稀,奶奶便起了床,操起竹筢子,到村南的小河畔搂树叶。“哗――哗――哗――”的声音,那是奶奶的小脚吟唱的最充实最浑厚的晨曲,也是她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歌谣;一堆堆聚拢的落叶,那是奶奶的小脚书写的最精美的生活作品,也是她赠与儿孙们最珍贵的礼物、最厚实的希望。母亲把十三岁的我叫起炕,“去,接你奶奶去”。于是,我带几只塑料口袋,推起板车,打着哈欠走向村南的小河畔。我和奶奶用口袋把树叶装好,码在板车上,而后扶奶奶坐上板车。我已经能从容地拉动板车,并欣喜于这种孝敬奶奶的方式。街坊邻居抱着干柴或端着猪食和奶奶祥和地打招呼时,我分明看到了奶奶带着灰尘和汗水的脸上溢满了甜甜的幸福。

在奶奶八十三岁的那年夏天,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给奶奶洗脚剪指甲。温润的水反射着太阳的光芒,浸润着奶奶尖笋样的小脚,洁白的小脚被水温存地熨帖地抚慰着。我认真地观察着,抚摸着一根一根已经变形的脚趾,脚趾的周边已经茧化,畸形的四根脚趾极力扭曲着呈扁平样被压在脚掌下,原来,奶奶的一生都是在踩着自己的脚趾行走呵!我问奶奶疼不疼,奶奶说不疼。

倏然,我似乎看见了那千百年的习俗怎样摧残过奶奶的身心,而这痛楚又坚定了奶奶在八十多年的风雨中一直保持着坚忍的生活品格和抗争命运的高贵品性!我的泪缓缓地流,一滴滴落在温润的水中,落在奶奶尖笋样的小脚上。我用剃刀轻轻地剔除四根脚趾上厚而长的趾甲,它们像弯月像镰刀,那是几十年的坚韧与磨练、沧桑和风雨!

八十六岁的奶奶安详辞世。出殡那天,父亲特意请了戏班为奶奶送殡。我跪在灵床的一侧,抚摸奶奶小脚上穿着的精美的绣花寿鞋(那是母亲为奶奶亲手缝制的),从脚尖到脚跟,从脚跟到脚尖,一遍又一遍。看着奶奶安详的面容,我心里喃喃地说:奶奶,您歇息吧,您的脚也歇息吧。

——作者 王玉川

个人简介:王玉川,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中级教师,现于博野县兴华小学。1990年7月保定师专数学系毕业,从教近三十年。曾任中学教研组长,校教导主任、教研主任。自幼爱好读书和写作,业余时间进行创作,2016年起在《保定广播电视报》和《保定晚报》上发表二十多篇诗歌、散文。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王玉川

技术编辑:邓伟娜  郭瑞霞  庞里地

文字编辑:孔淑茵  王淑英  贺景娣  程秀然  任翠霞

征稿
尘世走笔

尘世走笔,记录丰富情感,喜怒忧思悲恐惊;刻画四季变化,春种秋收夏长冬藏。勾勒南北西东,乐山乐水乐人生。一支秀笔写尽生命之重,时光之轻。

投稿须知:

1、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杂文、书画等作品均可。小说、散文、评论类每篇千字左右为宜,最长不超3000字;诗歌每次投3至5首,最长不超60行;书画类每次投5至10幅,附文字说明或创作心得。

2.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来投。作品要求原创,不存在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3.作品严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质量上乘。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不予采用,来稿不退。

4.来稿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发表,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来稿如一周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5.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尘世走笔”加“作品名称”格式。

(0)

相关推荐

  • 王玉川点穴

    王玉川点穴

  • 【山西】王士敏丨散文/奶奶从怀庆府走来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王士敏:山西垣曲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东方散文>.<散文福地>编委.运城市书法.摄影家协会会员,垣曲县作家协会主席,垣曲县舜文化研究 ...

  • 颜建国:寒衣吟——怀念我那小脚的奶奶

    [东原新语] 乡路弯弯 四十年前步行一周一次 三十年前骑车半年一次 如今坐车一年一次 心未远 身己离 梦中常有你 我不是回来祭拜祖先 心里牵挂的 唯有小脚的奶奶 她是我幼年的雨伞和烛光 遮护和照亮我这 ...

  • ​​刘朝霞 | 我家的老石磨

    我家的老石磨 刘朝霞 我家有一盘石磨,是在我家建了窑洞后买的,听奶奶说":爷爷买那盘石磨时,是我家日子最困难时,是爷爷勒紧裤腰带从牙缝挤的钱买的.每当看见或提起石磨时,奶奶满眼的泪水,一脸的 ...

  • 怀念细满满

    怀念细满满 作者:吕湘华 细满满吕奇林因病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时间,每次回老家,父母均会讲起细满满,言语中有惋惜.有不舍.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在我们老家,对人的称呼中,细与满均是表示小的意思,比如细 ...

  • 我的奶奶叫若秋

    2015年7月5日,一个裹着小脚的女子走了.下午4点,阳光依然普照,清风依然吹拂.这个女子,像一片落地的树叶,走得悄无声息. 这个一辈子活在一个"王门韩氏"符号里的女子,她走后我才 ...

  • 『尘世走笔』王玉川/纺花影 机杼声

    纺花影 机杼声 王玉川 多少个清晨或傍晚,从屋檐滑落的雨滴打在老家院中的那颗枣树叶上,纺车转动的"嘤嘤"声,抖动的灯影伴着那只棕红的杼梭在经线和纬线的密林中穿行,发出"嘎 ...

  • 『尘世走笔』王玉川丨诗歌:回眸流年

    回 眸 流 年 阅读"38年的集体回忆(1980-2018)有感 作者:王玉川 三十八年 一页页轻轻翻过 一步步缓缓走过 那时十二岁的少年 不知道岁月蹉跎 不知道人生几何 不懂得夕阳西下 不 ...

  • 『尘世走笔』王玉川丨老 屋

    ◆ ◆ ◆ 老    屋 文 | 王玉川 爹说,老屋比他小八岁,和你大堂叔同岁:七十整.哥说,也和大堂叔一样,鬓发花白,满脸沟壑.哥又说,也和大堂叔那样,在傍黑天.雨雪天的时候"呼呼&quo ...

  • 『尘世走笔』王基民/正月初七送大家诗词七首

    柳岸别君心碎, 梦里伴伊依睡. 珠泪吻云追, 落雪裹梅为爱. 情坠,情坠, 往事已经难再. 如梦令 王基民 桃红妖树靓,杨柳又新妆. 布谷随风唱,农家育稻忙. 桃花 王基民 银光如尺素,海角共蝉娟. ...

  • 『尘世走笔』王淑英/生死二月二

    生死二月二   王淑英 五十多年前那个二月初二,雪下了一尺厚.冻住了新媳妇们回娘家的路,也冻硬了婆婆们的心. 一大早,大姑提心吊胆地做熟了一大家子的饭,她婆婆阴沉着脸说:"老大家的,今天二月 ...

  • 『尘世走笔』王淑英丨老话说得好

    老话说得好                                    作者:王淑英 娘说话时总爱恰当地带上一些老话,这些老话大都是祖祖辈辈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 ...

  • 『尘世走笔』王淑英丨偶感辑录

    偶  感  辑  录 (一)舌 头 和 牙 齿 "舌为柔和终不损,齿因坚硬必遭伤".牙齿虽然坚硬,但经常生病,一生坎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从有到无.吃硬东西时硌掉了, ...

  • 『尘世走笔』王树淼丨我家洗衣工具的变化

    我家洗衣工具的变化  如果爱迪生来到21世纪,他意想不到地是洗衣工具的发明.发展和兴盛.他除了惊叹科技发展之快外,他也一定会感叹科技.洗衣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事物发生 ...

  • 『尘世走笔』王淑英丨花开花落(一)

    花开花落 1 近些年回到老家,总听到一个莫名的声音:没了,没了,都没了--那声音,颤颤的,像来自一个悲哀的老者.我害怕,四下去找,声音好像是从脚下的土里拱出来的,好像是从虫子们的翅膀上扇出来的,又好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