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听:王鹏 | 停止评判,你的能量就提升了!

陪伴你的365天,今天是第810天

每晚伴你入眠
主播 | 王 鹏
遇见善业创始人 · 心灵成长导师
▾  每日放松片刻  ▾

评判,阻止了你注意到自己内在正在发生什么。

当你评判的时候,你就将你的注意力从你自己那里转移到别人身上去了。

通过关注外在,你阻止了自己注意到自己的内在正在发生什么。

01
评判别人是一种力量的丧失 
评判别人是一种企图改变世界,或者重新安排它以让它得到你认同的方法。
它是能量的大出血,或者说是一种力量的丧失。
你将力量给了那些你所评判的人和情境,他们占据了你的思想和注意力。
他们让你入迷,就像一部占据了你注意力的电影一样。
当你评判别人的时候,你就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你的目标和你的愿望,还有更重要的,你忘记了你的感受。
02
评判是内心你导演的一场电影 
评判别人的冲动,就像是一张你已经看过了,但是还是吸引你的电影的电影票一样。
当你在那冲动下行动时,你就进了电影院。
在这部电影里,你比别人优越,你拥有权力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
事实上,你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乎他们所想和所感觉到的,你对于他们的挣扎或者成就根本就不感兴趣。
他们的过去和未来对你来说不重要,你也不将他们看成是在地球学校里的同事,同伴,甚至不将他们看成是独立的个体。
你只看见那些令你反感的,令你不舒服的地方。
03
评判的冲动背后是内在的痛苦 

当你以为别人都活得都幸福滋润,只有自己过得总是一团糟时,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评判的冲动是由内在的痛苦所滋生的。它不只是心里的冲动。
在评判的冲动背后是一个物理的痛苦,这痛苦体验起来极为难受。
所以你往往不去体验它,而是在冲动的驱使下采取行动和评判。
你的注意力放在那些你不喜欢的行为上,那些让你不悦的衣服,一个太高或太柔的声音,你给别人贴标签。
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对别人和某个情境的评判的冲动背后是身体的痛苦。
当他们去注视别人的时候或者对别人发火的时候,他们将自己的不适隐藏起来了。
触发他们能够感觉到那个不适,对它变得熟悉,并挑战它,否则他们会一直强迫性的对别人和环境挑刺。
04
感受评判时的痛苦 
回忆当你评判过而且现在也在评判的一个人。
你当时是怎么看他或者她的?现在呢?
扫描一下你的能量系统,你都有哪些物理感受,它们都在你身体的什么部分?
允许自己去感受你在评判别人的时候想要掩藏的痛苦。对自己要温柔一点。
当一个人同意改变自己以适应你的标准的时候,你所获得的放松只是暂时的。
去改变世界和别人的需要——评判的需要——并不是源自外在的世界的。
它是内在失衡的产物。在这个失衡纠正过来以前,那个需要会一直存在。
沉浸于一种强迫症,就像是吃止痛片。你今天吃了多少片?昨天吃了多少片?
去年吃了多少片?如果每次你评判别人都看做是吃了一片止痛药,你已经吃了多少瓶了呢?
如果你将那么多的痛苦都压抑了,那么你现在该有多痛苦啊?
真正的问题不是那个痛苦,而是什么导致了它。
在发现那起因之前,痛苦的永久消除是不可能的,而强迫症也会一直持续。
治疗症状是无法治愈它的起因的。
从这种破坏性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是意识到你的痛苦,以及它在哪里发生,也就是你的能量系统以何种方式在哪些部位处理能量。
当你还在吃止痛片的时候,要意识到你身体的痛苦是很难的。
所以首先要停止吃止痛片。尤其是评判这个止痛片。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你根本不用等到最后一片药效都退去的时候。
当你停止强迫性的去评判,你马上就会感受到是什么隐形痛苦制造了这种强迫症。
阻止这个冲动意味着停止你所做的(评判),而去感受你所感觉的。
如何你没有感觉到任何东西,那么要有耐心。
痛苦就在那了,如果你去评判的冲动还在的话,如果你还是不断的在你的周围和别人身上看见令你讨厌的东西的话,你就会知道那痛苦还在。
05
对自己有耐心一点,一步一步的来 
如果你感觉到不舒服,并且开始评判,那么对自己有耐心一点,一步一步的来。
放松下来,进入身体里面的感觉。
对你来讲,这个领域可能是新的,但是自你一出生以来,它就一直存在了。
你的强迫性评判是一株一直在那里生长的植物。
阻止这个评判的冲动就像是在这片地域里除草。
对你的内在体验——包括你身体的痛苦——变得有意识,就是将这株植物连根拔除的第一步。
06
当你评判别人的时候你也在评判你自己 
你企图通过评判别人来逃避受到评判的痛苦。
这种复杂的方式就是为了不去看那些你自身无法发赞赏的品质。
想到你自己也有这种让你感觉到痛苦或者羞辱,你甚至无法想象它是真的。
你对这些品质很关注,当你看到别人身上有这个品质的时候,你马上就认出它们,你就会对那个人发火,不悦,恐惧或者失望。
这就是评判的真正源头。
如果你真的不具备那些让你如此鄙视的品质的话,你对他们就不会有情绪反应。
你就只会以它们本来面目去看到这些欺骗,贪婪,欲望,不敏感和其他的不足,并且自然反应。
你不会去信任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你也不会在一个不敏感的人那里期盼敏感。
你会毫不费力的去做这些事情。
你对某些特定品质的强烈情绪反应就是一个信号。
当你收到信号时——也就是当你评判时——你就知道你在别人那里看到你还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现的品质。
07
越是排斥,它们就越变本加厉
如果你没有看出你与那个你强烈评判的人有同样的品质,你就会在看到它们的时候变得愤怒,失望和鄙视。
你对它们越是排斥,它们就越变本加厉。
同时,你也对别人身上这种同样品质变得更加评判。
那些让你不快的人会不断的出现在你生活中或者不断的回到你的生活里。
你会不断的评判它们,直到最后你认识到,自己对别人不满,就是你对自己的强烈评判。
然后你就会改变自己的这些品质。

08
成为一个敏感的而不是评判的人 
你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可能性,那就是你对别人的强烈的评判就是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或者想做的事的强烈评判?
如果你可以接受的话,你将会有一个惊喜。
你将会开始同情别人而不是斥责他们。你将会成为一个敏感的而不是批评的人。
在你感受到自己的痛苦之前,你是无法理解别人的痛苦的,当你充分意识到你自己的痛苦时,你也能够意识到他人的痛苦了。
评判别人就像是将你的注意力聚焦到很窄,并将它从你需要看到的事物上移开,因为你不想要去看它。
你更愿意用它来照亮那些不令人痛苦的图像——也就是你感知的别人的不足,宇宙的不公。
除此之外的其他东西就隐藏在黑暗中,这其中包括带给你这个感知的痛苦根源。
评判阻止了你向自己和他人表达自己,它是走向柔软的障碍。
评判就像是对他人或者宇宙的持续进攻,但是你真正在对抗的是自己的痛苦体验。
评判阻止了亲密以及亲密关系中的感情。它是对恐惧的防卫,它是不足感。
评判是对你最想要的东西——亲密和接受的抢先攻击,你在自己遭受拒绝之前首先发难。
每一个评判都是恐惧以及对恐惧的痛苦体验的宣泄。
当你不断的评判的时候,你释放出去的是一条能量的河流,你本可以用这些能量来完成对自己生活的富于意义和满足性的构建。
在你能治愈那些制造了你的评判的痛苦之前,你对他人,自己,以及宇宙的评判是不会停止的。
而这需要你对痛苦的觉察。

祝你夜梦吉祥!

文章来源:身心灵(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自我重生

    发布时间:2020-10-26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简单的两句话,曾一度引起太多人共鸣,道出无数人的心声. 经历人生坎坷和挫折后,依然保持赤字之心 ,积极乐观,自信坦荡.这份胸怀,试问几人能 ...

  • 当你停止评判别人,你的能量就提升了!

    做好事,存好心,说好话,生活更美好 评判,阻止了你注意到自己内在正在发生什么. 当你评判的时候,你就将你的注意力从你自己转移到别人身上去了. 通过关注外在,你阻止了自己注意到自己的内在正在发生什么. ...

  • 爱从用心倾听开始|听友心得

    儿子今年10岁,上三年级.我今年3月份开始听老师直播,听线上课. 儿子在我床上放着他最喜欢的奥特曼的歌,身体在比划奥特曼的动作,儿子一边比划,一边和我说奥特曼的故事,说奥特曼是他的偶像. 我躺在床上, ...

  • 致家长:用心倾听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湖南完形教育 中国完形教育,专注于个人内在成长.家庭教育.心理咨询17年,透过迪扬生命智慧教育系统协助每一个学员形成内在完整的可持续成长的心智模式,挖掘幸福潜能.改善关系品质.走出生命困境! 5篇原创 ...

  • 学会停止评判

    学会停止评判

  • 学员分享|用心倾听沙盘里的故事

    ▼ 自从接触沙盘以来,就觉得它很对我的胃口,它生动丰富的呈现方式比语言更直观更感性更有活力和张力,你内心无法言说的经历和痛楚它都可以为你默默呈现,化沉重为轻松,简直有"四两拨千斤&quo ...

  • [音乐与舞蹈精粹] 用心倾听“雪落下的声音”

    去年播出的电视剧<延禧攻略>曾风靡华人世界,由于正作词,陆虎作曲并演唱的剧中的片尾曲.插曲<雪落下的声音>,也因其深情而哀怨的歌声而被听众喜爱,曾获得2019爱奇艺尖叫之夜年度 ...

  • 让你的婚姻远离手机 学会用心倾听!

    手机是新科技的产物,它的出现真的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享受各种便利的生活方式之外,手机也是很多婚姻与家庭的"杀手". 手机中隐藏了太多的秘密,如果夫妻互相之间都挖掘出来,足够毁灭地 ...

  • 当90岁品牌做电商|周大福如何用心倾听&服务?

    周大福创立于1929年,以产品设计.质量与价值闻名,以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珠宝集团为愿景,在90+年的发展进程中,一直都是全国家喻户晓的珠宝品牌.创立至今,周大福凭借差异化策略在不同顾客群的市场稳步发 ...

  • 泪奔!用心倾听,这是一名癌症患者家属写给北京世纪坛医院李雁教授的故事

    献给北京世纪坛医院 尊敬的李雁教授,和可爱的医者们. 我成长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像温室里的花朵,不知疾苦,却又最能感知疾苦.生活于我来说,似乎永如棉花糖一样柔软甜美,又如彩虹般一样绚烂多姿. 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