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的“颗粒感”到底是一种什么感?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科代表我是岩茶教室整个TEAM里唯一一个茶学专业的,但是我在喝茶这件事上,确确实实落后了Y老师好几个段位。

这绝对不能怪我上学时不认真,毕竟“茶学”这门专业,在隔壁理工科的童鞋眼里和玄学没有什么区别,就比如岩茶国标里的”岩韵“这个词,到目前为止也都没有一个官方的定量解释。

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管是请教Y老师还是资深的学术派专家,得到的大概率都是一个万能钥匙“多喝!”

这个答案会在我所观察到Y老师的日常里反复出现:

“Y老师,什么是岩韵?”

“多喝!”

“Y老师怎么区别水仙和肉桂?”

“多喝!”

“Y老师什么叫反青?”

“多喝!”

这个看起来有点套路嫌疑的回答,是不是让你回忆起了高三时候的题海战术?在这里顺便提醒一下过几天马上就要高考的学弟学妹们,如果你没有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没有做好一辈子在科学和玄学的边缘来回试探的准备,填支援的时候,还是考虑一下隔壁的其他专业吧。

之所以这么“丧”的劝退学弟学妹,就是因为最近我又接触到了一个玄学概念,就是岩茶的颗粒感,这个比岩韵还“坑爹”。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词充分体现了中文和岩茶的“坑大精深”。

首先这是一个中性词,它并不直接的表达一泡茶的好坏,甚至于在不同场合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

我给你们举几个栗子。

“哇这泡茶,茶汤有颗粒感,非常有劲,山场好工艺正,这才是我们老茶客该喝的茶嘛!”

“这泡茶最完美的品饮期是在半年以后,那时候火已经压不住香了,但是那种火刺刺的颗粒感又还在,简直完美!”

“这两泡茶啊,都是好茶,香气上不相上下,如果非要分个输赢,我选A,因为B的汤水里还是带着一点颗粒感,没有A的细滑……”

你有没有很崩溃呢?

不过换个角度,这些让你崩溃的事物不也正是让你觉得好玩的动力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世上的事物可归纳为“能立即理解”和“无法立即理解”两大类,前者只要接触后即了然于心,后者往往需要多次交会,才能点滴领会。

如果这世界都是能够立即理解的时候,那得多无趣呀。

其实“颗粒感”这类词,大概就和霸道啊、浓凶煞可以归为一类,属于江湖派的评茶术语,它和“岩韵”这一类有资历和有官方认证的“玄学”词汇不同,即找不到类似梁章钜、袁枚这样的文化名人背书,也没有官方说法科学论证,出现最多的场合就是地下斗茶赛,和各种茶人之间交流中出现。

科代表今天不是负责下定义的,纯粹当个搬运工,把遇到过“颗粒感”的说法做个小小总结,当然也当个“抛砖引玉”的引子,任何想法和观点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注意!以下发言无任何指向性结论,都是有限世面里的小小记录。我们也简单的分为两种,“能立即理解”和“无法立即理解”。

能立即理解的直观表现:

01

这一种颗粒感与品种、工艺直接带来的味觉、触觉有关。

据Y老师这样一类的老司机私下讨论说,这类的体验其实不算完全意义的“颗粒感”,但它能直观在舌面上感受到,也成为能快速被市场理解的“颗粒感”。

其中明显表现的就是工艺中做青和焙火带来的舌面麻涩感,不同的是做青带来的涩,像一口咬下的橘子皮,然后瞬间占据口腔的麻感和涩感,明显的刺激感成为了“不苦不涩不是茶”的持方,也让这样的茶有了易识别的特征。

在这种驱动力下也成为市场上一款简单粗暴的茶品,好不好我们不下结论,市场说了算,但是是茶风格的一种。

单单就只品种来看,像肉桂品种特征的辛辣感带来颗粒感的直观感受会比水仙明显,但并不是说水仙没有,而是它们性格的表现方式会让“颗粒感”有不同状态。

焙火带来的更多是火功存在下对茶的加持力,一个表现是火功还没退去的茶,茶是带火点的。

我曾经喝过一种大火一次焙成的足火新茶,那种火功在口腔里的刺激,基本上就相当于喝了一瓶花椒口味的雪碧,那种欲罢不能的刺激感应该就是这个火属性颗粒发挥到了极致的表现了吧。

另一个表现是茶本身就有颗粒感,焙火带来的面火会加大对颗粒感的感知,正如麻辣烫中“烫”其实是用来放大麻和辣的道理一样。

无法立即理解的茶汤内容

02

而有一些的颗粒感,科代表这个年龄还没发完全笑话,比如Y老师最爱的山场论。

这么多年来,岩茶教室算是爬山场写山场最勤快的自媒体,也被认为是“山场论”的死忠粉。Y老师经常和我说,当你走的山场足够多了以后,你会发现,山场论为什么在武夷岩茶这个品牌里特别突出,其实背后的依据还是科学而不是玄学。

▲慧苑附近的风化岩石,这些容易被风化的丹霞地貌被认为是岩韵的物质基础之一。

每个小山场的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空气湿度、光照条件等等下都有细微差别,这些细微差别的排列组合再加上工艺的变量就能组合出无穷无尽的花样。

在这些茶汤中,找你想要的那些答案,本身也变成了一个福尔摩斯一般的侦探游戏了,比一般的XX杀之类的游戏不知道好玩多少倍。

有的时候,当你听到颗粒感的时候,他其实是想表达岩骨带来品饮上的糯沙感觉,但在这个层面下我们依旧能找到一些关于“颗粒感”的理论依据,也就是岩岩不同带来的颗粒感也会不同。

▲ 即使同为大坑口不同山场之间的土壤也有肉眼可见的差异

日晒较多的岗上带来的直接麻涩是显粗的颗粒感,像是舌面上的鸡皮疙瘩,肉眼可见,而水汽较多的坑涧带来的润物细无声会是细腻的颗粒感,这种感知又会与汤水本身的细腻混淆,讲起来就显得不容易理解。

比如这几年牛肉的工艺,有的采用嫩采保水做法的牛肉合起来特别的浓凶煞,甚至也有了那么一点点颗粒感的感受,但是是那种细腻的颗粒感。但是你却很少听到有人形容一泡慧苑坑的茶有颗粒感。

以上就是关于颗粒感小小的说法归纳,究竟怎么理解,总而言之还是要多喝。

至于哪些是正解哪些是误读,就都交给后面茶桌上的讨论吧,先享受当下的茶,当然也希望科代表后续还有更多的“知道”,用此文做个“颗粒感”认知的小标记。

最后和大家分享三款“颗粒感”的代表,有的是舌面上的鸡皮疙瘩,有的是舌面上的踢踏舞,当然,还有一种舌面的反应比较微妙,不是我搞歧视,但凡你年纪老化一点或者平时口味重一点,都不容易感受到那种“星光闪耀”的颗粒感,“星光”化成心里的板蓝根,格外治愈。

至于哪个匹配哪个,我们私聊!

1.

 舌面上的鸡皮疙瘩:

刘官寨肉桂↓↓

产品规格:8.5g*6泡/罐

 单罐体验价:800元/罐

 2.

颗粒感的马头老丛↓↓

产品规格:8.3g*6泡/罐

 单罐分享价:598元/罐

3.

 微妙的枫树窠雀舌↓↓

 产品规格: 8.5g*6泡/罐

 单罐分享价: 800元/罐

4.

 舌面上的星光

北斗峰向天梅↓↓

 产品规格: 8.3g*6泡/罐

 单罐分享价: 678元/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