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运用举隅》长沙讲课(一)
【讲者简介】
马新童,男,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教授,马新童中医传承工作室、马新童中医研究院创建人。对历代各家中医经典著作进行了广泛研究,熟谙《伤寒杂病论》现存各版本和历代各家注本,尤其多年潜心研究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深得其精诣,主要研究方向:中医经典的系统研究与临床应用。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天人地合参,神气形同调,病脉证并治”的独特学术思想体系,强调“临证观象”、“中观正见”,擅长结合现代疾病特点灵活运用古方,尤其通涩和三法治疗心脑疾病、体质状态调整方、调神开心汤、肿瘤系列方等有独特之处。
世界中医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教授,北京市中医药文史研究会学术一部主任,中医协会皮科分会理事,深圳颐仁中医基金会首席顾问,深圳经方协会名誉会长,山东威海市文登区首席中医健康顾问。特邀在博爱堂、葆德堂、孔医堂以及威海市文登区限号出诊。
《经方运用举隅》长沙讲课(一)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我们自古以来,从有文字记载的《黄帝内经》开始到现在2000多年了,中医的来源到底是什么?中医有三皇五帝之说,有十巫之说等等来源。那么中医的根儿是什么呢?就是中医的思维方式方法,与其他的学科,或者说其他的方面不一样。经过我们反复的实践,我个人提炼出了三句话:
“天人地合参,神气形同调,病脉证并治。”
中医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法呢?中医的思维方法就是以“象”思维为主的意象思维、意象医学———简单的说,它是讲明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要想把中医学好——中医是属于道的范围,属于法的范围,属于术的范围——从道的范围来讲,它是天人地合参的;从法的层面来讲,它是神气形同调的;从术的层面来讲,是病脉证并治的。我们中医讲的“病”和西医讲的“病”完全是两码事,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我们的“病”逐步发生了很大的偏移,要想把它讲清楚,必须我们按照传统思维方式来讲,必须按照“象数理炁”四个层面才能说清楚。而现在为什么院校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因为它主要讲“理”和“炁”的层面,而把“象”“ 术”的层面完全丢掉。而我们讲“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我们既要讲“阴阳”,还要讲“术数”, 才能把中医的许多东西说清楚。我们古贤说,“主宰者理也,流行者气也,对待者数也”, “象”没有进行概括,个人不揣浅薄,写了两个字:“显藏者象也”,象有显的,也有藏象,所以说我们有一个啥?藏(cang第二声)象理论,有些人念藏(zang第四声)象理论,都可以。我们在神气形同调的时候,我们叫做会神机、调气化,复形质。这些术语古人都知道,而我们现在全部丢失掉了。我们要想把中医真正的振兴起来,首先要回到古人的思维方法去,如果说没有进入到古人心法部分,那么我们现在学的好多东西是一麟半爪不成体系,被别人耻笑我们的中医是不科学什么的。中医不光是科学,还有哲学、人文、天文地理、阴阳术数……全部包括。我们中国华夏民族的文明来源——当我们回溯的时候——绕不开河图和洛书。昨天我们有几位老师已经讲了用天元的方法,就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方法来进行推演。今天我用“五”和“六”在一块——六个地支,地支六,一分为二,十二地支——怎么放在图里面,给大家做个小小的演示。
昨天有些老师讲了,“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肠辛肺,壬膀(胱)癸肾”,这个没有问题。手厥阴心包和手少阳三焦到哪里去了?是吧!存在这么一个问题,昨天我们有的老师把它放在相火这个层面,少阳相火没有争议,厥阴心包古人是有争议的,争议在哪里呢?其实也没有争议,就是说命门之火是根于肾寄于胆,那么胆与心包是什么样的关系?——相表里的关系,这里呢,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一间之隔,就是隔壁邻居的关系。所以说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当我们横着看的时候——昨天有些老师把它全部讲了,在这里我不作进一步的阐释。那么看里面,我们先看肝胆,心小肠,中间脾胃,那面是肺、大肠,下面是膀(胱)肾,没有问题,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异。现在我把“六”加进去了,什么叫把六加进去了?昨天老师讲那个图很形象,我看了以后哎呀太好了,ppt做的非常形象,我这个比较抽象一些。那么,如果从天道的角度去看的时候,其实天的数是五,地的数是六——地六来承天,天五来主地,其用交互也,就是说天用的是地的数,地用的是天的数。男人用的女人的数,女人用的男人的数,男七女八,但是其数相反,所以男子是啥?以八为节律,女子以七为节律,这就是天地的节律——什么叫节律,(就是)规律——我们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很好地去进行推演。那么我们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这四季,这很好理解,对吧,我跟大家讲“四季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从“五季说”说变成了“四季说”—— 刚开始是“五季说”不是“四季说”, 以后被推演成现在的春夏秋冬这么个四季。如果说我把它分为六之后就有了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和太阳之分,而《伤寒杂病论》主要用了六,它这种方法主要用了六来进行推演,里面有五,五的东西主要在《金匮要略》里面。所以说我提出一个想法,就是说“医学不过五六之学”,你把五的模型和六的模型搞会了,中医的全部套套子全部灌到里面去,包括经络药物,全部可以放到里面去。到后面我把这个图讲完的时候,我们紧接着讲今天内容“阴旦演绎和阳旦演绎”的时候,大家会看得非常清楚,药物完全可以放到里面去。
那我们看一下我们现在的三焦放在哪里呢?你看,刚好是中间这个,这个有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大家看看——从上面看我,和从下面看我,可以看到相同的东西,也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就是说五和六之间会有差异,差异性就是观测的角度不一样而已,一个在地下观测,一个在天上观测,观测角度不一样,两个角度同时看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一个全面立体的一个人。所以说古人怎么说的?——“人秉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而成,立于地而悬命于天,命之曰人”。所以说,外感病我们古人叫 “气立”的病,内脏病叫什么?——“神机”病变,神机病。神机用五来推演,就是昨天的那个方法,外感病是六的法式,六也可以推演到里面,里面也可以推演到外面去,所以说这两个进得去出得来,五和六同时结合的时候就非常的完美,所以说中医非常完美,结构非常完美。那么说,马老师,你怎么把三焦、脾,太阴和少阳放到一块儿了?大家知道,昨天老师讲的,甲什么?——甲胆,己呢?除了这个,还有更复杂的运算过程,叫“甲己化土”,中间的就是土了,“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丁壬化木,丙辛化金,戊癸化火”,这些所有合化成了“木火水金土”五行。“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本是什么?本就是图啊,好多人说本就是阴阳,光有阴阳,若没有五行在里面,它就很难推演,五行一立的时候,再一分为二的时候,古人怎么说的?——“先天气化形,后天行寓气”——所以“流行者气也”讲的是洛书,“对待者数也”讲的是河图,所以说先天讲什么?先天讲对待,后天讲流行,推演的时候要用后天的洛书来推演。这个图我画出来了,大家回去后可以竖着看,有精炁神,下面是精,中间是炁,也念biao,就是上面一个无下面四点底那个字,这个字也念biao,精炁神,竖着看。横着看,肝是藏血的,那个是肺主气的,气和血,中间这个位置津液,气血津液一以贯之,横着看,竖着看,左看右看,不同角度看,中医太完美了!非常完美!所有东西取象类比,用一个字,把它全部写入这个图,我把这个图叫中医的法式图,所有东西你尽管往里面套,中医就是这种意象医学,进行推演的医学。因为今天的主要内容不是这个,我临时加了这些内容,因为我看到了好多老师在讲这个部分,我很兴奋啊。怎么推演的?这里面有很多过程,比较复杂。比如说命门的火来生太阴的脾土,叫做“真火生真土”,心火生胃土,叫做“君火生凡土”,古人用“真”和“凡”来讲真土还是凡土。那么,从河图来看的时候,中间那个五,如果说一二三四五——“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如果说没有五就不会成形的,六就成水的形了,光是一是水的气,还没有成形。所以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河图、洛书,河图里面是讲的完全。把中医里边的所有的理论,全部用图的形式解读了一下。要想解读中医,如果不用图像的方法来解释,确实很难。文字象,文字在传抄当中会出现纰漏,会出现错误,但是这个法式图中间不会出现问题的,因为它是整个完整的法式。
(待续)
整理 | 李彦超
校对 | 谭杰、谭妍妍
编辑 | 关瑞花
审核 | 关瑞花
马新童中医工作室
请提前一周预约!祝您早日康复!